首届超算互联网峰会暨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上线仪式在天津顺利举办,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文章介绍了国家超算互联网的建设目标、仪式上的活动、出席嘉宾的发言以及国家超算互联网的建设现状、进展情况和未来规划。
国家超算互联网旨在通过连接全国众多超算中心,构建一体化超算算力网络和服务平台,实现算力资源的统筹调度,有效支撑原始科学创新、重大工程突破、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目标。
峰会包括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上线仪式、超算领域前沿技术和应用的突破与成果呈现、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平台搭建、新型超算服务模式和应用社区前景的探讨等活动。
近年来,我国算力设施建设已取得显著成绩,但面对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社会对算力提出更高要求。国家超算互联网的建设已经取得一些进展,包括成立国家超算互联网联合体、已有超过200家服务商入驻等。
国家超算互联网计划在各算力中心之间形成高效数据传输网络,并构建全国一体的算力调度网络和面向应用的生态协作网络。未来,国家超算互联网将依托一体化的算力调度、数据传输、生态协作体系,实现市场化、互联网化、标准化的先进计算服务环境。
4月11日,首届超算互联网峰会暨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上线仪式在天津顺利举办,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
国家超算互联网可将全国众多超算中心连接起来,构建一体化超算算力网络和服务平台。其建设旨在
紧密连接供需方,通过市场化的运营和服务体系,实现算力资源统筹调度,有效支撑原始科学创新、重大工程突破、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目标达成
,成为支撑数字中国建设的“高速路”。
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
会议集中呈现超算领域前沿技术和应用的突破与成果,积极搭建开放共赢的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平台,深度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超算服务模式和应用社区前景,最终携手共促国家超算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
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上线仪式
工信部高新司领导,中国科学院院士、超算互联网总体专家组组长钱德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超算互联网总体专家组副组长、CCF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管海兵,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振南等多位部门负责人、院士、专家出席了此次上线仪式,并围绕算力可持续发展、算力产业与数字经济等主题发表致辞与主题报告。
工信部高新司相关领导表示,
国家超算互联网的正式上线将
有助于缓解目前算力供需矛盾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数字中国建设、数字经济发展等提供坚实支撑。
钱德沛院士表示,要以人工智能为契机,带动计算领域硬件、算法、应用、系统协同创新。
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的正式上线,将进一步推动算力服务赋能千行百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算力设施建设已取得显著成绩,但面对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社会对算力提出更高要求,算力中心亟需突破现有单体运营模式。为破解上述难题,2023年4月17日,科技部高新司在天津启动部署国家超算互联网,提出到2025年底形成技术先进、模式创新、服务优质、生态完善的总体布局。同时,由22家单位发起组成了国家超算互联网联合体,
截至2024年3月底已有128家成员单位加入联合体。
国家超算互联网计划在各算力中心之间形成高效数据传输网络,并构建全国一体的算力调度网络和面向应用的生态协作网络。如今,已启动一年的超算互联网工作进展如何?
2023年4月17日,科技部高新司在天津启动部署国家超算互联网
在建设过程中,国家超算互联网依托一体化的算力调度、数据传输、生态协作体系,实现算力供给、软件开发、数据交易、模型服务等产业链相关各方的紧密链接,构建市场化、互联网化、标准化的先进计算服务环境。
目前已有超过200家应用、数据、模型等服务商入驻国家超算互联网,并提供超过3200款商品。这些商品覆盖科学计算、工业仿真、AI模型训练等前沿数字化创新领域,可满足全社会对先进计算服务的需求。
为进一步吸引各类服务商入驻,会上正式发布了
“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支持赋能计划”
,以带动计算技术、算力应用向更高水平发展。
会上还为
国家超算互联网联合体
新成员举行了授牌仪式,在国家超算互联网的建设中,联合体成员一直发挥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联合体成员已达128家,涉及国家超算、区域算力中心、超算研制机构、算力运营、网络运营、应用软件、技术服务等算力各领域。
除国家超算互联网上线仪式外,峰会期间还举办了“工业与前沿计算”、“智能计算”、“科学计算”等主题论坛。众多与会嘉宾,围绕算力产业当前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讨论,以思想碰撞凝聚行业共识。
《超算互联网白皮书》的正式发布,为国家超算互联网的后续发展、建设提供指导手册。
白皮书是由国家超算互联网联合体编写,梳理当前我国超算基础设施与服务环境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超算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与重要特征,描绘超算互联网的目标愿景与生态价值链,明确超算互联网应当具备的关键能力;
描述国内外超算基础设施互联共享的发展现状,梳理超算网格、超算服务化、超算互联网的发展脉络;
提出超算互联网的参考模型,梳理各层级功能特征与关键技术问题,明确制订超算互联网标准规范体系的要求;
提出超算互联网的参考运营架构,明确超算互联网应具备的运行机制;
展望超算互联网创新的使用模式及丰富的应用场景;
最后,从技术攻关、应用示范、标准制订、人才培养、数据共享等方面提出行业发展倡议。
来源:北京日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由数据要素社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