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
武汉大学,广告学
GPA:
3.69 / 4.0
TOEFL:
105
GRE:
326
我真正下定决心出国是因为大一时参加的一个讲座,当时我在武大英语街俱乐部任职,时常负责组织一些讲座活动。这个讲座是当时和棕榈的工作人员接触后共同举办的一个
关于出国留学的讲座
,也是因为这个讲座,让我对留学有了一个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并从那时开始着手做一些申请的准备等。
说实话我在俱乐部任职期间组织过很多讲座,但我觉得当时
棕榈在武大办的这个讲座
是我听过的这么多讲座里
干货最多
的一个。讲座的主持人是棕榈市场部的总监 M 姐,她邀请了三位
武大的学姐
来共同分享留学准备等内容。
这些学姐都申到了非常好的学校,其中一个申到了
MIT 的奖学金项目
,另一个则是杜克人文社科的学姐,还有一个是商科的学姐,不同专业的都有覆盖。
在这场讲座中,学姐们分享了出国留学需要做哪些准备,托福和 GRE 以及交换实习等一个时间线应该是怎样的,到了申请季文书选校又应该怎么考虑衡量等,整个讲座
给我这个大一小白做了一个全方位的科普,
对于当时准备出国的我来说是非常受用的。
同时这个讲座让我感觉很棒的一点是
没有那么浓的宣传性质,全程都在分享干货
,除了在一开始有给我们发棕榈的宣传资料单外,整个过程 M 姐都没有特意去宣传棕榈,只是偶尔串串场,给人的
整体观感非常好
。
正因为体验很好所以
在讲座结束之后我就有去向 M 姐咨询
,因为 M 姐读的是 NYU 的 marketing ,我也打算申这个专业,所以我就问了她关于学校选择等问题。
她给我推荐了三个项目:
一个是
西北大学的 IMC,这也成为了我现在申请的冲刺梦校,
另一个是 Texas Austin,她有明确告诉我这个学校的广告学非常好,但综排不太高且地理位置不太好,最后一个就是她就读的 NYU ,但因为 NYU 会更偏传媒一点,而我自己比较偏向商科,所以后来我就没有选。
虽然咨询的时间不长,但能感觉到 M 姐非常专业,提出的这些建议也很实用,所以不管是从讲座本身还是讲座之后的咨询来讲,都让
我在大一时就对棕榈留下了很不错的印象
。
说实话我之前一直是想要 DIY 的,
参加了这个讲座之后我的想法有了一点点动摇,
开始考虑要不要找机构帮我,但因为我大二忙着修学分大三又去实习交流,找机构的事就一直搁置了。
直到交流回来之后,我也还在 DIY 和找机构之间徘徊,后来我
去网上看了一些别人申请的文书,感觉要求蛮严格的,水平很高我觉得自己驾驭不了。
同时又考虑到还要实习和准备 GRE 等,事情太多兼顾不过来,而且我也觉得
想要冲刺梦校还是需要导师来帮我
。
所以鉴于之前大一时建立的好感,我又重新去咨询了棕榈。
我与棕榈的接触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开始我是
在北京约了面谈
,当时棕榈的一个学姐 sales 有跟我大致介绍一下服务情况,然后跟我提到了
种子计划
这个项目,告诉我可以在申请季之前做一个提早规划等,我也对这个计划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但我觉得我在选择机构上还是比较谨慎的,所以我并没有在面谈完了之后就立刻签约,我又进行了第二阶段的接触,就是
向 M 姐咨询
,因为之前负责讲座的缘故跟她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关系,所以我就亲自向她问了一些棕榈的情况。
其实我对于选择机构最担心的一个点就是,有些机构为了帮你成功拿到 offer 会给你申一些比较保底的项目,我把我这个担忧告诉了 M 姐,她就跟我说在申请时
棕榈的导师都是非常尊重同学意见的
,只要我能在一些硬件软件上达标,绝对会帮助我去申好的学校甚至冲刺梦校。
根据我现在申请提交的选校情况也能证明
,M 姐说的也不是空话,
棕榈的的确确是按照我的选校意愿来申请的
,导师只会在我的想法上给我提一些小建议。不仅如此, M 姐还跟我说,如果我
对导师不满意的话可以随时提出要求,甚至更换导师等。
现在看来我是
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需求的,因为我对棕榈为我安排的主导师非常满意。
所以正是因为前期一个好感的累积,再加上之后与 sales 以及 M 姐的沟通,她们展示出来的
专业度和服务态度让我一步步对棕榈产生信任
,所以我就提前签约了种子计划。
我在
签约完没几天就和我的主导师建立了联系
,当时她看了我的情况后首先就
让我赶紧再去找一个实习
,
因为当时我只有一个很水的寒假实习,而对于申 marketing ,实习经历是非常关键的,所以
她就告诉我一定要再去找一份好一点的暑假实习。
于是我便开始疯狂投简历,我的
中英文简历都是主导师帮我修改的,
她在修改之前我本来觉得我的简历做的还可以,但她修改完之后我才知道自己做得有多烂。
后来因为那段时间太忙,实习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我自己就很着急,导师就安慰我别急,并且立马
给我推荐了好几个棕榈内推的实习机会
,最后我也拿到了硅谷一家公司(base Beijing)的 marketing 实习岗位的 offer。
但在拿到这个 offer 的前一天我答应了去之前投递的腾讯媒体运营的的实习岗位,所以我就不得不放弃这个硅谷公司的机会。其实对于申请来说,硅谷这个职位是更有利于我的申请的,腾讯这个更偏传媒一点,但我已经做出了选择,所以也没有办法。
(学员与主导师的邮件交流截图)
我投递腾讯这个岗位的简历也是我的主导师帮我修改的,
她为了让我成功拿到实习 offer,还给我做了
面试辅导
。比如她有告诉我
要先去网上搜一下别人的面试经验,然后要对面试职位进行一个全方位的了解,最后在正式面试之前她给我做了一个
模拟面试
,让我提前
感受一下面试的氛围和形式
等,同时
根据我回答的流畅度以及解答的专业度,再来进行指导。
因为我种子阶段和申请季的主导师是同一个人,所以相对其他同学来说我的申请季开始得比较早,基本上
从 4 月份开始我就在准备推荐信了,5 月份就开始写文书了
,我觉得早一点准备的话到了后期就不会特别赶,应对一些事情时间也比较充裕,更加游刃有余。
我在选校上是英美混申的,因为综合来说美国的一些好的学校选了之后,剩下的可供选择的综排或知名度就不是那么好了,
如果申一些英国学校的话,我就还可以选一些知名度和实力都还不错的学校,
比如我选的帝国理工和伦敦政经,不管是在综排知名度以及国内外的认可度都很不错。
西北大学 IMC 这个项目毫无疑问是我的 dream school,我
目前所有的申请进程都是依据它的一个标准来准备的
,会选这个项目不仅因为 M 姐的推荐,还因为有一个去了西北大学读新闻的武大学姐也给我推荐了这个项目。
我当时去选这些学校项目是在确定了西北这个项目后,我有去网上看申了这个项目的人还申了哪些学校,然后再去这些学校官网上看这些项目适不适合我,从中去筛选。
虽然我自己当时在网上看了很久感觉经验很足了,但通过后来与导师的沟通就发现我在这方面还是有一些欠缺的,比如我自己当时还决定选杜克 MMS 这个项目,但
导师告诉我这个项目是比较偏管理的,与 marketing 没有太大的关系,
所以就又排除了,所以在一些专业细节上还是需要有导师的把关。
我觉得到目前为止
导师对我最大的帮助
就是让我十分清楚
我现在这个阶段以及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同时应该做到什么程度
我才能去申请我想去的学校。
(学员与主导师的聊天记录截图)
其实在之前我没打算再去找暑期实习,我自己感觉这样去申请已经足够了,但导师就一直告诉我完全不够,还要再去找才行。包括
她也有提醒我在做实习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去做项目,做一些能够写进文书里的东西,
这些都是我之前所忽略了的。
我觉得我的主导师特别好的一点就是
非常能理解我的需求
,比如有时候我会跟她说我很想申什么项目,导师就会说那我们一起努力,就去申这个;或者说我有时不想这么赶,跟导师说我觉得有点累,她也会跟我说没关系,我们可以往后延迟一点,就是
她始终都会以我的想法和感受为优先
。
但相反的,
在她自己负责的范畴内,她绝不会降低她的效率或做事的节奏水平等。
就有时候我看着她这么高效这么努力,无形之中我也会受她影响。比如改文书的时候,因为导师她在德国,我在国内,尽管存在着时差的问题她依然能够很快把修改好的稿子回传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