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今年春节档期最有趣的电影,韩寒的《乘风破浪》绝对算是一个。故事发生在1998年,那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更特殊的是,地点就在韩寒的家乡——上海金山区东北部的亭林镇。
为了拍出心目中九十年代的小镇风光,韩寒与他的团队“以每天三到四个的速度,几乎用脚把上海周边的四十多个小镇丈量一遍。”
最后,这部电影在六个小镇拍摄,最终拼起了一个电影里的“亭林镇”。金山亭林、金山张堰、泖港老街……这些相隔百里的小镇组成了电影中他们生活的地方。
1982年9月23日,韩寒出生在亭林镇,小学时就读于亭林中心小学。后来他为家乡写了一首亭林镇镇歌,“我们生是亭林镇的老百姓 / 死是亭林镇的小精灵。”
回到家乡拍电影,对于韩寒来说,也许能够把那些没有体会够的美好情感再好好重温一次。
亭林自古就是浦南重镇,交通枢纽,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有读书堆、松雪碑、楞严塔、仙人洞、墨池、八角井、览翠楼、剔牙松,称为“亭林八景”。
民国期间亭林还与朱家角、泗泾、枫泾齐名,合称为朱、泗、枫、亭四大重镇。
▲松隐禅寺
亭林镇的景点还有松隐禅寺,是金山区最大的佛教圣地。寺内的华严塔,是浦南现存唯一古塔。
▲华严塔
寺门口是华严塔桥,建于清朝,在华严塔边得名,因在塔南,也曾被称为塔阳桥,是金山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华严塔桥
▲“江南第一松”
镇上有座古松园,园内有一棵罗汉松,被称为“江南第一松”,
树龄已有650余年。相传是元末文学家、书法家杨维祯所植,因为杨维祯号“铁崖”。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名士,就将这棵树叫做铁崖松。
位于上海郊区的金山,保留了不少古镇,其中最知名的是枫泾古镇。张堰古镇也有千年历史,但知道的人并不多。
《乘风破浪》中的很多车戏是在张堰拍的,比如其中一个选景点就是在张泾河边 。
▲张泾河
张堰古称留溪、张溪,晋商时期就已形成商市,曾被誉为“浦南首镇”,拥有良好的水系绿化生态资源,一派田园古镇风光。
▲月亮湾
看见这样的电影院,是不是勾起了童年的回忆?几十年前,这样的小电影院可是主要的娱乐场所。
▲南社纪念馆
南社纪念馆是国内首个全面陈列南社历史人物事迹的纪念馆,里面讲述了许多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参与社会革命及各种文化活动的史实。
▲张堰公园
张堰虽是一个小镇,却有着精致的公园,这是以前地主人家的私家花园,里面遍布
精致的亭台楼阁,假山水池,名木古树。
影片中邓超和彭于晏“父子相见”的场景是在松江的
泖港老街上拍摄的。这条静谧的老街,勾起观众不尽的岁月沧桑。
泖港镇位于黄浦江南岸,是千年松江的十一大古镇之一。泖港四面环水,流经此地的谷泖河道长年淤塞,变成万亩泖田,被称为“泖田问秋”,是松江二十四景之一。
泖港,旧时叫做“氽来庙”,氽
(tǔn)
是水上漂来的意思。关于氽来庙的来历,
据说是在康熙二十八年秋,地面突然有响声而裂开二尺多长口子,成为水沟,此后沟中有一佛像氽在水里。乡民们觉得惊奇,就筑庙供像祭祀。这座庙就被称作“氽来庙”。
这是泖港镇上一条被岁月尘封的百年老街——中大街,昔日这里车水马龙,商贾往来,如今已是繁华不再。
泖港老饭店也是颇具历史,中大街往东还有座教堂,厚重的历史感,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唤醒你往事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