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
2024学年高二上期中联考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位于海南岛西部的昌江黎族自治县,地处五指山余脉西北侧,背山面海,是海南岛最炎热干燥的地带,干燥指数(可能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比值)为1.3,是我国唯一可以看到热带沙漠的地区。《道光广东通志·琼州府》记载:“见天日处浮沙没膝,色白如银,跬步如履炮烙,往来必须夜行。”
材料二:图1为海南及周边略图,海南岛沙漠景观图。图2为海南岛年等日照时数及干燥度图。图3为海南岛风频图。
(1)从气候的角度,分析昌江黎族自治县干燥度指数高的原因。(6分)
(2)从热力的角度,分析材料一中“跬步如履炮烙”的原因。(4分)
(3)结合材料,分析海南岛热带沙漠地表物质来源。(6分)
本题以昌江为背景材料,以昌江黎族自治县干燥度指数高的原因,昌江“跬步如履炮烙”的原因,海南岛热带沙漠地表物质来源为切入点,考查了区域地理、热力环流等相关知识及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1)从气候的角度,分析昌江黎族自治县干燥度指数高的原因。(6分)
答案:
地处盛行风背风坡,降水较少;(2分)焚风效应增温;(2分)气温高,蒸发强;日照时数长,(2分)干燥度高。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本属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冬季盛行东北季风(与中国大陆常见的西北风略有不同,主要跟地转偏向力有关),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及东南季风。但是,无论是夏季风还是冬季风,对于海南岛西部而言,都因地形原因而降水稀少,偏向干旱:中部山地地形,导致西部为东南风的背风坡;西南季风受中南半岛山脉阻挡抬升后形成下沉气流,而北部湾等海域较狭小,焚风效应显著;冬季东北季风,受岛内地形阻挡,亦是如此。
【继续滑动查看】
具体来说,那就是昌江黎族自治县地处海南岛西部,位于盛行风背风坡,焚风效应的影响,降水较少,且气温偏高。再加上,本身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气温高,蒸发旺盛。此外,终年日照时数较长(一方面是干旱气候影响下,晴天日数多;另一方面是纬度较低,昼长变化小),故而干燥度高。
(2)从热力的角度,分析材料一中“跬步如履炮烙”的原因。(4分)
答案: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多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砂石比热小,白天升温快。(任答二点得4分)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对于府志的说法,我们首先要读懂文言文——大意是漫野都是沙粒(厚度)摸过了膝盖,颜色较白,走路就像经受“炮烙”的刑法,一般只能夜间往来。“炮烙”是古代一种酷刑,大致就是用火炭“烧烤”人。其中,“跬步如履炮烙”的原因无外乎晴日猛烈和砂石比热容小而已。
【继续滑动查看】
首先,昌江等地纬度低,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其次,气候偏干旱(原因见上题),多晴朗天气,云层薄,大气削弱作用弱,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更多。最后,当地多“浮沙”(即砂石),其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地面较为烫人(联想夏日户外裸露的大石头,中午坐上去“烫屁股”)。
(3)结合材料,分析海南岛热带沙漠地表物质来源。(6分)
答案:
河流从中上游挟带来的泥沙;(2分)近岸海水上涌潮带来的泥沙;(2分)地表岩石风化成沙。(2分)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昌江地处五指山余脉西北侧,背山面海,且有河流(昌化江)流经。其热带沙漠地表物质来源,肯定与山、海、河等有关(具体成因则离不开流水搬运、风力堆积等)。比如说,沙漠靠近河流,河流从中上游挟带来的泥沙(裸露河漫滩,经风的带动)。沙漠在海岸线附近分布较多,滨海沙滩也是沙漠物质主要来源之一(如海水上涌潮带来的泥沙)。
【继续滑动查看】
此外,当地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较强,且有地表岩石风化形成沙粒(不是主要的物质来源)。
昌江(因昌化江而得名。昌化江,亦称“昌江”,海南岛第二大河,最终注入北部湾),是海南省海南岛西部的省直辖行政单位(即不经地级行政单位代管或管辖),西北濒临北部湾。昌江黎族自治县的总面积是161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23.55万。2023年,昌江县的地区生产总值(GDP)是162.84亿元。隋大业三年(607年),析置昌化县。民国三年(1914年),易名为昌江县。1987年,改作昌江黎族自治县。
图片及部分搜索资料均来源网络(侵删)
文字 | 利之王
编校 | 利之王
审核 | 利之王
地理蹊
地理爱好者的家园
欢迎关注 | 分享
您的支持就是小蹊的动力
转载需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