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赛迪顾问
分享我的思维,创造你的世界。“赛迪顾问”助您全方位解读产经热点,科学制定战略决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秋冬呼吸感穿搭FitCheck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超燃!德国艺术家用数字化技术,将中国京剧虚拟 ... ·  2 天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去班味”一绝,这家“赛博华佗”用神器拯救无 ... ·  2 天前  
品牌星球BrandStar  ·  伊利春节营销出圈:抽象和玩梗是神来之笔吗?| ... ·  3 天前  
品牌星球BrandStar  ·  伊利春节营销出圈:抽象和玩梗是神来之笔吗?| ... ·  3 天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白菜价买大牌轻奢围巾!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赛迪顾问

先进制造2024|中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加速跑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喷涌”而出(先进制造观察第8期)

赛迪顾问  · 公众号  ·  · 2024-12-06 16:20

正文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作 者

医药健康产业研究中心

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简介


01

概念界定




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界定

高端医疗器械 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它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


高端医疗器械产业 涉及生物医学、电子机械、材料、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将生物技术、医学成像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等多种前沿技术融合,是一个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领先、产品附加值高等特点,主要包括医疗设备、体外诊断、高值耗材三大领域。


02

产业链全景图




图1: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链全景图



03

中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历程回顾


04

中国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分类


从统计层面来看,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医疗器械(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主要包括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医疗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康复辅具制造;眼镜制造;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中,医疗器械(生物医学工程)属于生物经济产业,主要包括先进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植介入生物医用材料及设备制造、其他生物医用材料及用品制造、生物医学工程信息技术服务、生物医学工程相关服务。

从监管层面来看, 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规定,本研究的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分为有源手术器械、无源手术器械、神经和心血管手术器械、骨科手术器械、放射治疗器械、医用成像器械、医用诊察和监护器械、呼吸、麻醉和急救器械、物理治疗器械、输血透析和体外循环器械、有源植入器械、无源植入器械、患者承载器械、眼科器械、口腔科器械、妇产科辅助生殖和避孕器械、医用康复器械、中医器械、医用软件、临床检验器械等20个细分品类。


产业现状与趋势


01

产业规模及预测


近年来,以大健康为核心的产业浪潮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兴起,中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实现了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跨越,250余种世界新、中国造的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产业初步呈现全面创新突破势头。2023年,中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规模超过9000亿元,同比增长12.3%,保持高速增长。未来,在创新政策、技术突破、资本支持等多重因素推动下,中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27年将突破1.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0.8%,发展空间广阔。




图2:2023-2027年中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及预测






重点领域

高端医疗设备是中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 具体来看,2023年中国高端医疗设备产业规模达到5892.3亿元,占整体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规模的61.5%;高值耗材产业规模1919.7亿元,占比达到20.0%;体外诊断产业规模1764亿元,占比为18.5%。



区域分布

东部引领,中西部奋力追赶。 中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整体呈现东强西弱态势,东部地区聚集了全国54.1%的产业资源,中部地区聚集了全国25.1%的产业资源,西部地区聚集了全国15.7%的产业资源。湖南、湖北、四川等中西部地区奋力追赶,争先打造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新高地。


02

产业驱动因素




政策层面

从国家层面来看, 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迎来更多机遇。例如,《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强调PET/MR由甲类调整为乙类,CT、磁共振调出管理品目,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松绑;《“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重点发展诊断检验装备、治疗装备、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等领域。


从地方层面来看, 高端医疗器械产业产业区域竞争愈烈。例如,广东省聚焦高端医疗器械前沿开拓,着重发力智能康复装备、高性能医用传感器与微系统以及微创外科手术器械等领域;浙江省更为重视高端医疗器械源头创新,重点发展精准诊疗器械、高端数字医学影像设备和植介入器材等方向;江苏省着重聚焦高端医疗器械核心技术突破,重点发力体外诊断设备、医用机器人、高端植介入器材等方向,全力推动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表1:“十四五”时期地方层面高端医疗器械产业主要政策





经济层面

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加速提升。 随着民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松绑,医疗服务、创新器械产品需求与日俱增,推动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快速扩容。随着“颜值时代”的到来,追求美丽和展示美丽的效应使得医疗美容的需求与日俱增,医美行业步入黄金时期。近年来国内相关部门频频发布医疗美容行业相关政策,为医疗美容市场进一步发展明确方向并提供动力支持。从价值链来看,医美器械具有较高技术壁垒,行业集中度较高,利润也较高,一些代表性原料及设备公司的毛利率可达50%-90%,净利率可达25%-60%。未来,受市场增长牵引,中国医美器械行业将进入加速发展期。



社会层面

医疗资源扩容,医疗保障水平持续提高。 一方面,中国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带动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增长。2022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2岁,比2013年提高1.63岁。2023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5.4%,较2014年上升5.3%。人口老龄化带来医疗、药品、器械的需求增长,将成为未来整个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大背景。另一方面,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推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近年来,中国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持续提升,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形成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2023年,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7万个,总诊疗量达95.6亿人次,卫生技术人员1247万人,医疗服务效率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总量居世界第一。



技术层面

科技革命加速产业融合,创新产品不断涌现。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展开,多领域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也不断影响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近年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物医药行业相互融合,AI中医诊断、AI影像诊断、智能康复器械、手术机器人成为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新热点。此外,量子传感技术崭露头角,其超高灵敏度可检测出极其微弱的生物信号,如早期疾病细胞的微弱电磁变化,助力疾病超早期精准诊断;生物芯片集成化程度持续提高,能在微小面积上同时进行海量生物分子检测与分析,大幅提升检测效率与精准度,推动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和精准医疗发展迈向新高度。


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现状


01

医疗设备


医疗设备主要涵盖治疗设备类、诊断设备类和辅助设备类三大领域。从产业规模来看,2023年中国医疗设备产业规模达到5892.3亿元,占整体医疗器械产业的61.5%。其中,2023年中国诊断设备产业规模达到2734.1亿元,占整体医疗设备的比重为46.4%,主要产品包括DR影像设备、超声影像设备等;治疗设备产业规模为2762.9亿元,占整体医疗设备的比重为42.2%,主要产品包括激光治疗设备、放射治疗设备、康复器械等;辅助设备产业规模为746.3亿元,占整体医疗设备的比重为11.4%,主要产品包括消毒灭菌设备、血库设备、制冷设备等。




图3:2023年中国医疗设备细分产业规模





行业重大事件

2023年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加速推动医疗机器人的创新应用,手术机器人、辅助机器人等领域成为最新热门研发方向,相关产品呈“爆发式”问世。


2024年11月, 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AI辅助诊断首次被列入价格构成,大幅降低了患者使用AI辅助诊断的成本。为了支持相对成熟的人工智能辅助技术进入临床应用,又防止额外增加患者负担,国家医保局分析人工智能潜在的应用场景,在放射检查、超声检查、康复类项目中设立“人工智能辅助”扩展项。


02

高值耗材


高值耗材主要包括血管介入耗材、骨科植入耗材、口腔植入耗材、眼科耗材、神经外科耗材等领域。从产业规模来看,2023年中国高值耗材产业规模达到1919.7亿元,占整体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的20.0%。其中,2023年中国血管介入耗材产业规模为639.3亿元,占整体高值耗材的比重为33.3%,主要产品包括心血管介入类、脑血管介入类、外围血管介入类等;骨科植入耗材产业规模达到481.8亿元,占整体高值耗材的比重为25.1%,主要产品包括创伤类植入物、脊柱类植入物等;口腔植入耗材产业规模为234.2亿元,占整体高值耗材的比重为12.2%,主要产品包括正畸材料、种植体材料等;眼科耗材产业规模为193.9亿元,占整体高值耗材的比重为10.1%,主要产品包括人工晶状体、硬性角膜接触镜等。




图4:2023年中国高值耗材细分产业规模





行业重大事件

2024年6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会议强调,国家和省级集采办公室将严格监督中选结果的落实,确保中选产品优先进入医疗机构使用。国家医保局还将建立线上反馈机制,收集中选产品供应、质量等问题的反馈,指导地方及时处置。这意味着,未来中选企业的产品质量、供应状况等将直接影响后续集采中选率。


03

体外诊断


体外诊断按照技术发展历程主要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和分子诊断。从产业规模来看,2023年中国体外诊断产业规模达到1764.0亿元,占整体医疗器械产业的18.5%。其中,2023年中国免疫诊断产业规模为550.1亿元,占整体体外诊断的比重为31.2%,主要产品包括免疫诊断试剂、免疫诊断耗材等;分子诊断产业规模为323.7亿元,占整体体外诊断的比重为18.4%,主要产品包括分子诊断试剂、分子诊断耗材等;生化诊断产业规模达到242.8亿元,占整体体外诊断的比重为13.8%,主要产品包括生化诊断试剂、生化诊断耗材等。




图5:2023年中国体外诊断细分产业规模





行业重大事件

2023年3月, 圣湘生物发布了GenePrecision2000全自动核酸提取及荧光PCR分析系统,这是圣湘生物最新上市的一款集样本原始管上机、核酸提取以及核酸扩增检测等过程的全自动核酸检测分析系统。


2023年8月, 华大智造与NGeneBio签署合作备忘录。华大基因PTseq呼吸道感染病原微生物靶向高通量基因检测上市。


2024年10月, 安徽省医保局牵头的体外诊断试剂的省际联盟集采工作持续推进,10月15日启动产品信息维护工作。27省(区、兵团)医疗保障局组成采购联盟,涉及肿瘤标志物16项,甲状腺功能检测试剂9项。和2023年相比,此次集采联盟省份增加了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山东省退出。集采范围再次扩大,覆盖的市场总量全面提高。


技术及产品创新


01

技术创新




关键技术

手术导航技术深刻改变传统治疗方式。在骨科、神经外科、血管介入领域,中国已有多款手术导航系统获批上市,部分产品的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3D打印技术优势显著。相比传统耗材制备工艺,3D打印技术具有精确度高、成本低、易成型的特点,在研发生产和临床应用中有独特优势。


先进医学成像技术向三维化、功能化、低剂量、便携化方向发展。三维成像、功能成像等先进成像技术能够更清晰、完整地、动态地显示诊断部位的信息,代表了新技术发展趋势。



图6:中国高端医疗器械技术演进




02

产品创新




创新医疗器械

在《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程序》《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叠加影响下,中国医疗器械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由2018年的20款增长至2023年的61款,复合增长率为25%。


从细分领域来看,医疗设备占比最高增长最快。



图7:2018-2023年中国市场批准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数量变化





图8:2018-2023年中国市场批准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数量领域分布




发展建议


01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建议一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支持企业与上游医用原材料制造商合作开展技术攻关,优先解决上游原材料的自主研发问题,尤其是医用金属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体外诊断试剂原材料。



建议二

推动产学研医深度融合。 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依托高端医疗器械龙头企业,面向市场需求,积极探索“企业出题、科研机构答题”的新模式,鼓励发展定制研发业务。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平台,打造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


02

积极提升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建议一

支持企业“走出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