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极客基地
第一时间发现全球最新鲜有趣的奇趣酷玩、智能硬件、潮流数码、前沿科技、极客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程序员小灰  ·  这款AI编程工具,将会取代Cursor! ·  昨天  
OSC开源社区  ·  《7天精通DeepSeek实操手册》 ·  4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趣图:初五迎财神,初六送穷鬼 ·  4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o3-mini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极客基地

她是第一个拿到中国绿卡的歪果仁,曾因造原子弹冲击诺奖,但她甘愿放下一切来到中国放牛!

极客基地  · 公众号  · 程序员  · 2017-06-18 21:16

正文

有这么一个美国老太太,

她在中国生活了60年,

是美国最痛恨的一个女人,

凭借放牛她拿到了中国第一张绿卡,

当你问她最崇拜谁,

她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

“毛泽东”


就是美国核物力学家

「琼·辛顿

(1921.10.20——2010.6.8)



1921年10月,

琼·辛顿出生于美国芝加哥一个不平凡的家庭,

她是小说《牛虻》作者伏尼契的孙女,

她的祖父是大数学家 乔治·布尔

热血与理性的两相结合,

给她不平凡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她从小接受着良好的教育,

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艺,

直到她的母亲告诉她,

“要做一个造福人类的人”

她才开始思考长大之后要做什么。

在她的理科天赋展露无遗后,

她励志成为一名物理学家。



琼·辛顿就读于威斯康辛大学,

在拿到物理学硕士之后,

她师从诺奖得主 「费米

当美国“曼哈顿计划”开启时,

费米成为了核弹计划的负责人,

年仅23岁的她被选为助手,

参与到了这项当时最前沿的研究中。



直到1945年,

两朵巨大的蘑菇云,

在日本的上空升起,

15万日本民众瞬间化为了焦土,

琼·辛顿 震惊了。



“这不是蘑菇云,

这是日本人的骨头和血肉”

在信仰遭到打击的她,

选择到芝加哥攻读博士,

可她很快发现,连奖学金,

都是美国军方提供的。



就在她为信念苦苦挣扎时,

远在中国的哥哥「韩丁 (威廉·辛顿),

正对这个国家赞不绝口。

当时她的男朋友「阳早

作为联合国难民救济总署奶牛专家,

只为了亲眼看毛泽东改变世界,

便毅然卖掉了美国的农场,

来到中国延安生活。



她被身边最亲近的人,

在心中烙上了中国印,

后来来她又读到了《西行漫记》一书,

深深的被毛泽东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一个正焕发着理想色彩的国家,

她决定去那里看看。

在离开前,她已经是物理界的先驱,

极有可能成为诺奖得主,

所有的亲友都来劝阻她。、,

可她还是决定抛下美国的一切,

”这是一个梦想的破灭,

和另一个信仰的开始!“


1948年,她终于来到了中国,

宋庆龄亲自接待了她,

在北平解放后她来到了「阳早 所在的延安。

在这里不分高低贵贱,

老百姓改革热情高涨,

她就像到了没有到过的家,

仿佛找到了内心的归宿。


那时阳早负责延安仅有的30头奶牛,

那是所有延安党员的营养来源,

她自然也就成为了「阳早 的助手,

从此她也有了一个中文名字:「寒春



婚后的夫妇俩,

心甘情愿去越来越艰苦的地方,

帮助当地人改良牛羊,

被人们亲切的称为 ”美国老乡“


就在他们在中国努力养奶牛时,

寒春却被美国描绘成逃跑的间谍。

美方判定「寒春 这样一个,

掌握大量机密的和物理学家,

突然离奇的来到中国,

原因就是要帮中国人研究核武器。


可她却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扑在提升奶牛产量上,

断然拒绝了西安一所大学的邀请。

对此她只有一句话,

”共产主义不需要原子弹,

需要每个人喝上牛奶!“



「寒春 、「阳早 在中国,

一待就是几十年,

三个孩子都是在中国出生,

在家中和孩子们都说中文,

带着他们在偏远农场生活,

就这样,他们深深的扎根在了中国大地。

在中国最贫穷最疯狂的时期,

她作为外国人全部都经历过,


大跃进时期,

组织要求用5只鸭子孵化出5万只,

她深知这是不可能事,

却拼命的工作,

最后成功孵化出了数以万计。



文革时期,

他们被调去北京搞翻译,

因为外国专家有”特殊化待遇“

他们被关进专家楼软禁,

她一次次申请返回农场,

却一次次石城大海,

最后她提笔写下大字报

”必须和百姓一样!“

得到了毛「泽东 批示”不许两样“

终是回到了农场。



因为是优秀技术人员,

阳早可以领到好的香烟,

他就把中华全部散给同事,

自己拿着烟斗抽旱烟。

寒春将牛奶产量不断提升,

得到了组织奖励,

奖金却分文不要。


从美国到中国, 从延安到北京,

寒春将他的科研精神和信仰,

全都用在了养殖领域,

她学的是核物理,

却不断的找机械资料,

按照书本知识反复研究,

改良了一大批优质农器具。


1974年,

「寒春 、「阳早 带领中国考察团,

前往阔别已久的美国考察,

她给大家留下的最大印象,

就是”这个老太太太抠了!”



考察期间,

大家全被她带去华侨家蹭饭,

全部在华侨家打地铺睡觉,

省下的经费都拿去买了奶牛养殖设备。


工资不高的她还自掏腰包,

购买国内外先进设备,

源源不断地送到农场里。

「寒春 说:”钱是国家给的,

花在牛身上,应该的。“



人性化养牛的理念,

是由「寒春 提出来的,

她试图让人们理解牛的感受,

为此他设计的饲养场,

是非常”牛“性化的,

怎样方便牛就怎样来。


正是因为她细致的理念,

她先后获得工业部科技进步奖、

农业部国际合作奖、

上海白玉兰荣誉奖。


「寒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