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以多层次、多平台、多主题的春节晚会节目为老百姓提供丰富多元的视听盛宴。同时,已开展一年半的“双治理”工作成效显著,让大屏看春晚更简单、更快捷。精彩纷呈的节目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台网同频共振中推动着春节从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走向世界这个大舞台。
辞旧岁,贺新春,庆团圆,话未来。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以众多优质的春节晚会节目为纽带,情感交融,言笑晏晏,华夏儿女与世界人民共同欢庆新春佳节。以文化人,更能凝聚人心;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精彩纷呈的春节晚会节目成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视听艺术与新兴技术,中国人民、海外华人与世界友人的文化桥梁,文化自觉在炎黄子孙胸怀激荡,中华文化自信与文化魅力在世界各地回响。
多层次、多平台、多主题的春节晚会节目,共谱新春华彩乐章。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网络视听年度盛典、各省春晚、戏曲春晚、乡村新春会等春节晚会节目奏响新春大合唱,欢天喜地话团圆。除夕夜,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在北京设置主会场,在重庆、西藏拉萨、江苏无锡、湖北武汉设置4个分会场,与全球华人共庆新春佳节。
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宣部文艺局指导的《和合之家·2025中国网络视听盛典》,以“和合之家”为主题,依次展开序幕“和美·时代新篇”以及“和韵”“和鸣”“和创”“和睦”“和兴”五大篇章,全面展现网络视听行业在共创共享、创新融合发展的旺盛生命力,生动描绘国家新变化、人民新风貌、社会新气象。北京台、上海台、江苏台、湖北台等各地省级媒体也纷纷献上“蛇年春晚”,充分展现多元地域风情与文化特色。
众多类型节目、不同艺术表达,共襄文化盛宴。
歌舞、相声、小品、戏曲、杂技、武术、魔术等不同类型节目相得益彰,轮番登场,以优质内容烘托深厚文化底蕴与时代风采。总台春晚的歌曲类创意节目《玉盘》,如诗经般回环往复、一咏三叹,用清澈的童声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稚嫩遐想与现代探月工程交相辉映,以屈原《问月》的极致浪漫叩问古今,畅达苍穹。小品《借伞》巧妙串联京剧、粤剧、川剧、越剧等剧种,以不同艺术形式呈现《白蛇传》“断桥借伞”的经典情节,当赵雅芝、叶童这一“国民级CP”亮相小品最后一幕,观众的回忆DNA被撬动,杭州西湖也再度迎来旅游热潮。《京津冀过大年 2025天津相声春晚》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为契机,汇聚众多知名相声界艺术家,通过相声、歌曲、脱口秀等艺术形式,营造浓郁的春节文化氛围。
在万家团圆的节日氛围中,各台春晚齐显神通,为晚会节目注入强烈的时代感、艺术感与亲民性,唤起观众对年味与文化自信的深切共鸣。
满足人民群众层次丰富的精神需求,增强老百姓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总台春晚通过一曲《孤勇者》让观众仿佛回到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辉煌时刻,当张雨霏等10位奥运冠军现身春晚舞台,伴随着奥运会赛事紧张激烈的背景音和熟悉的旋律,奥运健儿们坚持不懈、追逐梦想的体育竞技精神,深深激励着每一位观众。总台《和美乡村新春会》以农民为主角,共设“欢天喜地丰收年、乡风文明和美年、向新而行奋斗年”三篇章,以游园会市集为开场,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和年俗节庆文化,展现乡村振兴丰硕成果与新时代农民新风貌。总台少儿春晚《跃动嘉年华》将潮酷运动与国潮文化相融合,展现少年强,抒发少年志,彰显体育精神与文化自信,体现国粹传承与创新。辽宁春晚充满温情、笑料十足,以突出的语言类节目,展现辽沈人民的风趣幽默和质朴情感。
新样态宣发,让优质节目精准触达。
总台春晚首次开启“春晚体验官”项目,邀请各行各业可爱可敬、辛勤奋斗的普通人,近距离体验春晚的台前幕后,如被网友誉为“人民理发师”的晓华成为了春晚“特邀发型师”。今年总台春晚还首次推出视障版和听障版的无障碍转播,让视障和听障人士也能共享喜庆红火的年味。彩排还特别邀请了“无声骑士”外卖员等残障人士代表观摩,收集他们的体验反馈,持续优化转播效果。“让爱无碍”,全国超4500万视听障碍人士通过无障碍转播,欣赏春晚、共度除夕。
春节,作为家国情怀的文化象征,汇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文化记忆。2025年的春节晚会节目深耕传统文化,融合时代精神,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
中式美学传递东方意蕴。
总台春晚开场节目《迎福》,以传统文化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融合蝴蝶元素,携手植物染、青神竹编、螺钿、成都漆艺、羌绣、英山缠花等十三项非遗技艺,展现“水润万物,五韵纷呈”之美,助力非遗与传统文化插上换新的羽翼,被更多人看见。河南春晚《十二花神之花开永时》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种花为载体,将花、扇、茶、甲骨文等古典意象重新演绎,营造中式审美,探讨哲学智慧。《2025江苏卫视ai荔枝春晚》联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馆等,创新打造歌舞《俑“乐”新春》,让文物活起来,焕发青春活力。
主题晚会传承戏曲芳华。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浙江卫视、湖南卫视等中央和省级媒体平台打造戏剧晚会,将传统戏曲与现代文化科技交融共生,博得满堂喝彩,振奋新春精气神。其中,总台戏曲晚会开机播出总收视率达1.38%,高于去年增幅11%,收视份额高于去年增幅17%,在全国同时段晚会类节目收视排名第一。浙江卫视“越韵中国年——2025越剧春节晚会”以越剧、越歌为主线,集合浙江绍剧、皮影戏等地方剧种和传统非遗,广泛运用人工智能等新型科技,传统文化与时代气息紧密融合,让古老的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2025年各台春晚将文化节目与科技创新融合表达,为百姓造福,为群众共享,让新春旋律搭乘技术成果的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
科技赋能艺术表达。
总台春晚《秧BOT》运用AI驱动全身运动控制技术以及360°全景深度感知技术,幽默呈现赛博机器人与人共舞,出彩又出圈,让“杭州六小龙”之一的宇树科技成为话题头条。湖南戏曲春晚秉承“文化+科技”的创作理念,以虚拟AR+CG特效融合长沙城的地标场景和青年戏曲人的英姿飒爽,推出《贵妃Disco》等曲目,呈现长沙的文化魅力与青春活力。《2025年川渝春节联欢晚会》的《拾光》节目,通过XR技术营造非遗空间,展现蜀绣、羌绣等传统文化元素在数字艺术空间的全新表达。
新技术促进融媒传播。
总台春晚8K超高清直播,通过覆盖超100城1500块大屏的“百城千屏”传播矩阵,亮相全国核心商圈、市民广场、交通枢纽地标大屏,让“文化年夜饭”引领节庆宣传、提升城市形象、创新消费场景、拉动产业创新,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总台连续第三年推出“竖屏看春晚”,运用图像识别与AI跟踪等先进技术,丰富竖屏春晚的视觉体验,并通过“8K+三维菁彩声”技术提升收视体验,切实提高群众的文化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