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奥中级会计职称
第一时间掌握中级考试动态、考点、方法,轻松过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马靖昊说会计  ·  DeepSeek+小红书,这才是未来5年财务 ... ·  昨天  
马靖昊说会计  ·  火眼金睛:资产端财务造假识别的预警指标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东奥中级会计职称

2020工资新规定:会计月薪不到这个数、单位不发工资条,违法

东奥中级会计职称  · 公众号  · 财务  · 2020-11-08 17:11

正文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都有着诸多挑战;

关于工资这块,各地也紧急出台了最低工资标准,大家要特别关注这个问题,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01
各地最新工资标准出炉
不按工资标准=违法,各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湖南、辽宁省又出新规定,目前上海2480元领跑,具体看下详细。

早在2019年,央视财经新闻就通知了部分省份的最低工资标准:

重庆,从1月1日起,第一档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800元,第二档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700元,分别比原标准提高了300元。

上海,从4月1日起,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420元调整到2480元,增加6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21元调整到22元,增加1元。

陕西,从5月1日起,一类工资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800元/月,二类工资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700元/月,三类工资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600元/月,分别比原标准提高了120元。

北京,从7月1日起,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120元调整到2200元,增加8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4元,与原标准持平。

湖南,从10月1日起,四类月最低工资标准档次调整为:1700元、1540元、1380元、1220元,分别比原标准提高了90元至120元不等。

辽宁,从11月1日起,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810元,二档为1610元,三档为1480元,四档为1300元,分别比原标准提高了180元或190元。

贵州,从12月1日起,一类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790元,二类区为1670元,三类区为1570元,分别比原标准提高了100元或110元。

一、什么是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支付的最低金额的劳动报酬。

注意! 最低工资标准不包括这些 : 加班加点的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

二、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怎么 办?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一)延长工作时间工资;
(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三)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也就是说,你的工资在剔除上述各项后,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可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也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02
不给员工提供“工资条”属于违法行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18年8月31日通过,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新通过的税法不仅提高了个税起征点,还对工资条上的一些展示项目做出了明确要求。

一、2020年起,工资条必须包含这些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8版)第十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并向纳税人提供其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

对企业中的普通职工而言,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都算做个人所得。

依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也就是说, 单位发工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后,不向员工提供类似“工资条”的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属于违法行为!

二、单位不发工资条,违法

单位到底该不该给员工发工资条?

根据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 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依据这一款规定,企业不发工资条违法。

三、工资条包含诸多劳动权益,关键时刻可做证据

小小一张工资条,包含了诸多劳动权益。

工资条不仅能反映员工每月工资总额,还能判断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企业有没有在工资中扣除员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个人所得税。

同时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是以一定的工资起点为标准,工资条也能显示单位是否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时间发放工资,这些都在工资条中能够得到体现。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工资条可以作为劳动仲裁的重要证据。



03
工资条学会七看一保存!

什么是工资条?工资条,实际上是指法律规定的个人工资清单。

工资条不仅是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书面凭证,也让劳动者个人可以及时了解其各项收入、社保、福利情况的,在劳动纠纷中还可作为确定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证据。

怎么处理工资条?“七看一保存”:

1、拿到工资条,首先要看是否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时间发放。
用工单位应当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资,如遇法定休假节日或休息日,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不得推迟支付工资;直接发放工资的,应提前支付工资。拖欠工资的,应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2、看工资总额和分项是否正确
工资条拿到手后,得看上面的数字是否按劳动合同签订的数额足值发放。用工单位不可以用实物代替货币工资。

除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个人缴纳费用、住房公积金和个人所得税,其他项目非特殊情况不得扣除。单位也不得随意调整约定好的分项工资。

3、看是否符合最低标准
最低工资不包括加班工资,特殊工作环境、特殊条件下的津贴,也不包括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和各种非货币的收入。

4、看五险一金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几项费用是否已经从用人单位扣除进到自己的个人账户?是否按当地标准进行缴纳?

5、看个税
现行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为5000元。拿到工资条后,还得看用人单位是否按照国家规定的方式代扣个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