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最近在各个平台上,有没有见到关于「中文互联网是否加速崩塌」的讨论?
可能你会感觉有点莫名其妙,因为这个事情本身短暂且抽象——
事情是这样的,上周公众号里有篇文章刷了屏,或许你也在微信群里或者朋友圈里见过。
作者用百度,试着搜索「马云」这个关键词,唯一的限定条件是 1998-2005 年这个移动互联网尚未兴起的时间。
虽然彼时的互联网远没有今天这般普及,但想来关于淘宝马云的报导还是有的。
结果答案是,百度有且只有 1 条信息,而且其真正的发文日期,还是 2021 年。
与搜索引擎无关,必应也好,谷歌也罢,在一定年份前的搜索表现都差强人意;
与搜索内容也无关,明星网红、社会人物,在上个时代的互联网上,能找到的少之又少。
于是作者很悲观的得出了一个结论——
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前的中文互联网内容,正在逐渐消失,中文互联网正在迅速崩塌。
如果只是这样的一篇文章,可能只有我这种上了年纪的老网民会很感慨,总有新人换旧人,有些记忆可能真的消失了。
但抽象的地方在于,不知道是不是作者言语太过激进或悲观,文章很快就被 404 了。
现在再去百度搜索,只能看到零星几篇转载的备份,无疑给「中文互联网是否加速崩溃」这个话题涂抹了一层黑色幽默。
巧的是关于「中文互联网是否加速崩溃」,最近还有一件正在发生的事,让我们有请今天的主角:知乎。
最早以前的互联网上流传着这么两句话——
全民话题,天涯制造;日日李毅吧,天天笑哈哈。
一个天涯论坛,一个百度贴吧,代表的是曾经中文互联网的大航海时代。
遗憾的是,虽然前者神贴已经被搬运到了各个平台,但时至今日仍然自救困难;
后者则因为 2019 年所谓的系统升级,把以前的帖子强行隐藏而一蹶不振。
同生态位的取代者,也就是知乎了,毫无疑问知乎也是中文互联网上逃不过的一份子。
估计只有最早一批的老粉知道,咱们就是从知乎跳来公众号的。
当时从网页端到 App,每天刷一刷,答案往往有趣、有料、涨知识,虽然这几年最为人诟病的抖机灵已然泛滥。
但说实话,知乎上的很多内容,无论是百度、必应还是谷歌,在中文搜索时,权重都非常大。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知乎的回答或专栏文章,往往会排在搜索结果的前列,这在移动互联网恨不得永远圈地自治的当下,非常难得。
其中的逻辑并不难想,搜索引擎作为旧时代的流量入口,如果把内容开放给搜索引擎,就意味着某种程度的「让利」。
虽然增加了内容曝光,却在移动互联网这个新时代的背景下,损失了更为重要的用户习惯。
直白点说,这么做得不偿失。
所以现在的很多平台,对于搜索引擎而言都是流量黑洞,搜不到也好,引流到 App 也罢,孤岛化的平台,并不想对着搜索引擎这个互联网准基建项目开放。
所以——
2007 年的淘宝,用一句「百度搜索没有带来直接的交易量」,直接屏蔽了百度的收录;
2014 年的公众号,拒绝搜狗外的任何搜索引擎抓取;
2021 年的抖音、2023 年的小红书,禁止搜索引擎爬虫;
......
只有知乎,以及一些论坛时代、门户时代的网站,保留了对搜索引擎友好态度。
那今天的知乎呢?
就在开头那篇《中文互联网正在加速崩塌》发文的同时,知乎有了一个新动作:强制登录。
或许有小伙伴会说,知乎不是早就强制登录了嘛?
不一样,以前的知乎只是像现在的京东那般跳出登录弹窗,但实际上网页内容已经传过来了。
只需要一个强制登录、关闭弹窗的油猴脚本就可以搞定。
而这次知乎的强制登录,是在不登录的情况下,拒绝传输完整数据。
当然,理论上说,这并不会影响搜索引擎抓取知乎帖子,只是影响了用户体验。
但没想到的是,以后在必应和谷歌搜索上,你再也找不到知乎的新帖了。
我拿知乎热榜的头条信息搜索,并用「site」限定知乎这个网站,避免触发其他其他网站上的帖子。
可以看到必应上的是 23 年的老帖。
谷歌虽然抓到了正确的链接,但从标题到内容皆没有任何信息。
也就是说,当咱们不这么极端,拿着关键词去搜索时,是找不到任何知乎入口的。
测了一圈,在主流的搜索引擎里,唯有百度可以搜到,虽然点进去就是强制登录。
查了知乎的 robots 文件才知道,知乎正式和必应、谷歌分手,剩下的唯有百度的爬虫。
以及新增的搜狗爬虫。
除这两个搜索引擎外,一律禁止爬取。
虽然 robots 协议是个君子协议,爬不爬取决于你担不担心被知乎律师函警告。
但加上强制登录的举措,很难不让人想到,知乎这波动作是有针对性的。
无论是想强制捆绑用户登录,拉一拉用户数;还是想把网站里的数据,和 AI 厂商合作;
如果你平常用的搜索引擎不是百度或搜狗,那以后真的就搜不到知乎了。
只能说,互联网正在被进一步割裂为孤岛。
中文互联网是否加速崩溃,说实话这个话题太大,无论怎么讨论都是片面的。
但和 20 年前的互联网相比,讨论环境是否更加开放了?资源获取是否更加容易了?互联网信息获取效率到底是高了还是低了?
......
把这些问题摘出来,其实很容易让人悲观,进而陷入到一种情绪陷阱。
我记得之前分享批量下载器的时候,有小伙伴问,这种东西不都随时能看,到底有什么用?
如果有一天当互联网不再起到长久保留的作用,那咱们的备份就是唯一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