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成为蔡文胜发现的那本秘笈。
但他很快选择远离了股票。2000年3月开始,互联网泡沫破灭席卷全球,股票市场哀鸿遍野,蔡文胜抽身很早,但他心有余悸,到2007年前都没有再碰过股票。
与张朝阳、李彦宏这些海归精英的入场方式不同,地摊少年蔡文胜选择了获利更快、更接地气的项目:域名。
他的法宝是快。
某天他看到新闻:名为business.com的域名卖出750万美元天价,第二天,他就把两万块甩在了柜台上,换回一台联想天禧电脑,开始鼓捣域名生意——成为天使投资人后,蔡文胜分析过南北方人创业的区别:
北方人还在思考,南方人已经去行动试错了。
蔡文胜付出了试错成本:那是2000年,有价值的域名早就被注册完了,他新注册的1000多个域名,一个都没卖出去。220元一个的成本,全都打了水漂。
他开始研究域名注册的门道。比如租用美国服务器,用类似[email protected]的简单阿拉伯数字先抢注,成功后再修改信息,加快提交速度。
最重要的是,他抓住了域名生意每年需要续费的漏洞——
他可以抢注那些因为没来得及第一时间续费而流出来的域名,再高价卖掉。
2001年5月,他卖出第一个域名,买家忘记续费,只能花1.2万买回这个教训。此后3年,蔡文胜每年的域名生意收入不少于百万,爱奇艺qiyi.com、土豆网tudou.com、创新工场chuangxin.com、暴风影音baofeng.com 等域名,都曾是他的囊中之物。
最贵的一个域名,他卖出过120万美金的高价。
他成功了,“全中国真正从买卖域名里赚到钱的人不超过100个,我应该是最棒的。”
不过,这门商业逻辑正确的生意,听起来总有那么一点道德不正确。
蔡文胜有过一次义气之举:他把成功抢注的域名FM365.com 免费还给了联想。联想最初报价超过百万,但受邀去北京谈判时,蔡伟生被联想一位副总打动,决定免费返还。
那次,他在联想数位高管的陪同下,参观了这家明星公司。
那是他进入北京互联网江湖的起点,随后,他的人脉圈子也渗入到了北京。
事后看来,FM365.com 这笔未成的生意,带给蔡文胜的价值远超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