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果你是一个手机发烧友,而且还特别喜欢玩安卓系统,不知道会不会为选购一部安卓手机而非常纠结。
历数一下今年几大主流Android手机品牌旗舰机的发机频率,你会发现几乎每个月都有旗舰机发布。按理说各厂商发布了这么多手机,消费者应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才对。但对于一个喜欢玩手机,手里资金却不足的人来说,这却成了一件非常纠结的事情。
原因主要有两个
1)各大品牌的手机在配置上缺乏可比性;
或许是来自于用户的压力,或者是系统本身的缺陷,安卓的世界中大家还是特别喜欢比拼配置。以前很多人都会发现处理器双核、四核、八核,可现在我们发现就连千元机也会用八核处理器了。目前发展到这个阶段,一个品牌的主力机,配置做到最高应该是最基础的,这一点就连锤子都默认了。
而当大家的配置都相差无几,也就没什么好比的了。
如果你不是手机发烧友,玩手机的程度并不高,其实千元机的配置就已经足够用了。再比拼的话,配置的好坏就只是数值的高低而已。
2)官方宣传的都非常好;
在手机发布会上,我们会发现每个厂商的boss们都会把自家的产品夸的天花乱坠,他们在形容自家手机的用词上毫不吝啬。
当然这种方式更多的是为了宣传,我在想他们是否口是心非。即便知道犯了一些错误,但也只有等下一代手机发布的时候才会承认,之前哪里做的不好。毕竟谁也不会打自己的脸。
虽然我一直觉得厂商的夸张用词有些不实,也很讨厌这种做法,但不得不承认这种做法对消费者来说确实是有效果的。
今天打开各家的官网,尽管可以详细了解一个手机的参数,但不管参数如何官方都会告诉你效果非常好。对于数码产品不是特别了解的人来说,依靠官方的介绍很难有明确的判断。
究竟该如何选择一部手机呢?
既然每一家都说自己非常好,那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对配置的关注越来越淡化也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可以把精力放在其他一些方面的软性因素上。某厂商提出的让我们忘记参数的说法也是有道理的。
其实对手机厂商而言,配置只是其他供应商产品的组合,好坏更多的是从成本的角度考量。回过头看一些软性因素或许才是对手机更关键的考量。
1)手机的外观设计
当我给别人看某款手机的外观时很多人都会说这不就是iPhone吗?不知道是不是国内的手机厂商有意为之还是已经在设计上没什么创意了,很多品牌的旗舰手机确实跟iPhone很像。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对手机的外观一并看待,细节上还是有很多不同的,而衡量外观的好坏关键也就是在这细节上。
外观设计的最终效果跟硬件做工有很大关系,同样的外观如果做工和材质不好的话那也会影响最终出来的效果,质感和手感。
2)手机系统
从底层讲,主流的手机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ios,一种是安卓。但是托国内各大厂商的福,每个硬件厂商基于安卓原生系统的基础之上都做了自家的rom,所以我们才能有这么多不同的体验。
说到ios,独树一帜,尽管iPhone从来都不是配置最高的,但是凭借着品牌的吸引力和很好的做工,还是成为了很多人买手机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