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格隆汇新股
格隆汇旗下公众号。IPO那点事(ID:ipopress),为您提供全球市场最深度、最全面的IPO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国那些事儿  ·  伦敦房价猛涨,我们放弃了伦敦mini小窝,换 ... ·  2 天前  
英国大家谈  ·  葡萄牙移民,不要太离谱! ·  2 天前  
英国报姐  ·  让我放弃lulu的瑜伽服,不止是便宜……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格隆汇新股

美联钢结构冲刺港股上市,专注做预制建筑,业绩有所下滑

格隆汇新股  · 公众号  ·  · 2025-02-19 17:58

正文

作者 :发哥说新股
来源 :格隆汇IPO研究院


近期,港股迎来一家预制金属建筑公司递表。


格隆汇新股获悉,2月14日,美联钢结构建筑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美联钢结构”)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股上市,保荐人是申万宏源香港。


美联钢结构于1999年成立,总部位于上海,此次申请港股上市之前,公司已经多次在资本市场上做出过尝试。


2014年4月28日,公司曾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上交所主板的上市申请。


2023年11月7日,公司向上海监管局呈交就拟于北交所上市的上市前辅导备案申请。


此外,公司曾于2022年12月27日在新三板挂牌,但因业务发展和战略规划需要,2024年11月29日申请终止新三板挂牌。


招股书称,鉴于香港作为国际市场的门户,更适合提升公司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国际投资者,因此计划在香港上市。


截至2025年2月4日,陈博彦和陈嘉琪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约75.3%的股份,是公司的实控人。



01

专注于预制金属建筑解决方案,收入有所下滑


美联钢结构是一家专注于预制金属建筑解决方案的企业,为各行业的建筑项目提供优质产品和安全高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预制金属建筑解决方案是公司的核心业务,2024年占公司收入的比重为83.3%,主要是预制钢结构建筑的分包,涵盖设计、制造、安装和质保,为工业项目提供定制化综合解决方案。


除核心预制金属建筑解决方案外,公司还有部分专业工程总包、工业环保装备业务。


按业务类别划分的收入明细,来源:招股书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1-9月(报告期),美联钢结构的收入分别为19.03亿元、14.53亿元、8.85亿元;2023年收入大幅下降,主要因2022年完成了一些大型预制金属建筑项目的建筑工程。


报告期内,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8770.6万元、6213.2万元、4660.9万元。


主要财务数据,来源:招股书

截至2025年2月4日,公司有82个在手项目,未确认收入总额约为10.77亿元。


报告期内,美联钢结构的毛利率分别为12.7%、14.8%和14.9%。从预制钢结构建筑项目成本来看,中国的成本主要集中在材料和安装上。


2023年,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75.2%,安装成本占19.0%。这两项是影响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其主要原因包括钢材单价高、行业预制化程度高和生产流程标准化,这减少了定制和现场调整的需求。相比之下,人工和其他成本占比较低。


钢卷是主要原材料,其价格受全球和本地供求、竞争和政策等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大多不可控。2019年至2023年,中厚钢板价格波动显著。2021年,其价格因国内需求强劲和全球供应链限制上涨37.5%,达到每吨5449.7元。


2022年和2023年,随着供应链恢复和需求放缓,价格分别下降13.2%和10.4%。未来,预计价格将趋于稳定,受环保法规和能源成本上升影响,2024年至2028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9%。


美联钢结构的客户涵盖各行各业,包括汽车、机械、电子、制药、化工、建材、饮食和电子商务物流。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77.7%、64.6%和53.5%;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64.8%、43.1%和31.2%。公司大部分收入依赖少数主要客户,因此其财务表现对这些客户的需求波动较为敏感。


各报告期内,应收账款及票据余额分别为3.47亿元、4.52亿元和4.31亿元,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分别为63天、114天和156天,应收账款回收周期不断拉长。



02

行业短期受益于渗透率提升,长期与地产基建的景气度息息相关


在全球环境挑战加剧的背景下,环境、社会及管治(ESG)原则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框架,其中绿色建筑尤为重要,而预制钢结构建筑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关键方式。


建筑可根据建筑方法大致分为两种:传统建筑和预制建筑。传统建筑主要通过现场施工建成,极度依赖人力劳动,导致施工时间较长。


相比之下,预制建筑则是由在受控场外环境中生产并运送至工地进行安装的预制构件组装而成。


预制建筑可根据所使用的不同材料类型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种类别:预制钢结构、预制混凝土和其他(例如木结构)。


相对而言,预制钢结构建筑在工业设施中具有显著优势,能满足承重和大跨度需求,布局灵活,便于设备安排和生产优化,施工速度快,维护和扩建方便,长期成本低。因此,它是工业建筑中最具经济效益、省时且环保的选择。


目前,中国预制钢结构建筑仍处于发展初期。2023年,中国渗透率为13.9%,而美国约为50%,日本为40%。未来几年,随着政策支持和劳动力增长,中国渗透率有望稳步提升。


过去五年,预制建筑的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4463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66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3%。未来,随着国家和地方政策的进一步推动,市场预计从2024年的6032亿元增长到2028年的79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1%。


其中,预期预制钢结构建筑市场的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人民币4897亿元进一步上升至2028年的人民币6341亿元。


按2023年收入计,美联钢结构在中国预制钢结构建筑市场的工业领域中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4.4%。


中国预制建筑市场规模(按收入划分),来源:招股书

总体而言,预制钢结构建筑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关键方式,符合政策的导向,目前行业渗透率相对海外较低,未来有一定的机遇。不过从长远来看,预制钢结构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与国内地产及基建的前景息息相关;公司也在拓展海外市场,未来,美联钢结构能否扭转收入下行的局面,还需要持续跟踪。

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 美联钢结构 ”获取招股书 ~

热门文章




* 北大学霸28岁创业,为阿里、宝马服务,闯关IPO
* A股各板块IPO排队名单出炉!北交所成热门之选
* 背靠7000亿巨头,手握AI大模型,山东软件公司弃A赴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