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学经济家
北京大象蓝典科技有限公司策划 结构性宏观+组织行为学,微信公号“学经济家”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学经济家

8000家下属实体,这一条就足够死几回了-20210316231353

学经济家  · 微博  ·  · 2021-03-16 23:13

正文

2021-03-16 23:13

8000家下属实体,这一条就足够死几回了
雷曼集团投行子公司(LBI)的悲剧故事

1、超级巨无霸
在破产前夕,雷曼是美国第四大投行,拥有6490亿美元资产和44亿美元的营收。雷曼具有庞大复杂的全球业务网络,至2008年,其旗下的有限责任公司、合伙公司、SPV等法律实体共8000家,遍布全球40个国家。大多数客户并不关心他们是在跟雷曼的哪个子公司做交易,因为雷曼母公司(LBHI)全权担保所有子公司债务(图1)。

2、高效与精明
这么多子公司的好处有三个。一是每一家子公司都是有限责任——理论上讲客户无权向其他雷曼的子公司或雷曼母公司追索超出雷曼股权份额的部分。当然,雷曼的全权担保承诺令风险隔离效果大打折扣。二是监管套利,例如repo105可以在英国被认为视同销售,而在美国不可以。三是监管分割,例如对broker-dealer的监管只影响雷曼的broker-dealer子公司,而不会影响到集团的其他子公司或母公司。

3、雷曼的投行子LBI
LBI是雷曼的全资broker-dealer子公司,受SEC和FINRA监管。LBI负责雷曼集团全部的美国国内的证券交易与清算,还负责与海外的雷曼子公司——如英国的LBIE——之间的交易。LBI完全控股两家持有部分高风险资产的子公司——雷曼商业票据公司(LCPI)和雷曼特殊融资公司(LBSF)。前者主要购买各种住宅、商业地产抵押贷款和企业债,并从雷曼母公司借钱来fund这些头寸。后者则是雷曼的OTC衍生品交易商。在2008年夏天,雷曼一度想把LCPI和LBSF转移至LBI之外,但没有成功。

4、雪崩
LBI依赖repo来finance其日常做市。但2008年夏天,尽管LBI自身业务没有任何显著恶化,其雷曼母公司情况的恶化开始影响其融资。LBI渐渐发现无抵押乃至抵押融资都变得越来越困难,清算行和交易对手也开始要求更多的抵押品和更高的haircut。LBI的融资困境具有巨大的雪崩效应。一位雷曼管理层表示“9月15日LBI的repo book将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一旦LBI违约超1亿美元,则LBI的子公司LBSF的swap对手方就将清算全部头寸,引发灾难性雪崩效应”。

5、死亡螺旋
雷曼破产报告认为LBI的最后时光伴随着恐怖的死亡螺旋:融资难——客户逃——交易fail——增抵押——融资更难。
(1)融资难。以三方repo为例,08年5月至9月19日(彼时尽管LBHI破产但LBI还在苦苦挣扎),triparty repo量从800亿下降至6.5亿(图2)。
(2)客户逃。对冲基金大量逃离LBI,客户的free credit(类似于银行的准备金)由5月末的40亿下降至8月末的20亿(图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