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行业的发展,早期的大部分经济型酒店和部分中档酒店都面临着翻新改造节点,那么符合哪些情况的酒店适合进行品类升级和翻新?成本领先的情况下,又需要借助哪些新技术进行高效改造?
在对话
《存量时代,老旧经济型&中档酒店如何算好翻新改造的账?》
中,
主持嘉宾次方点评&标点峰值总裁丁晓宇,对话嘉宾格林酒店集团副总裁励虹 、苏州睿宏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仕国、41期投资导师蔡华霖、55期投资导师张健健、66期投资导师张德惠,进行了深入探讨。
《存量时代,老旧经济型&中档酒店如何算好翻新改造的账?》
励虹:
在翻新改造前,应先评估酒店是否值得改造。如果确定改造,关键在于
准确计算成本
和
预测回本时间
。目前在格林酒店集团旗下的经济型和中端酒店中,需要翻新的老酒店还是比较多的。
在我们内部翻新过程中,按照测算模式,轻改大约需要半年时间。而做大改可能不太适合投资模型,会重新考虑区域选择。
大多数改造项目会将经济型酒店升级为中端或商务经济型,而目前,改造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材料或技术问题,而是
原有物业的问题
,尤其是老旧酒店常见的漏水和渗水问题。
王仕国:
我认为翻新改造的关键是统筹规划,确保改造不影响酒店运营,实现边营业边改造。
供应链在酒店降本增效方面的作用可以分为三个点:
一是通过产品方案满足客户预算预期。
不同装修有不同档次,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去做详细的方案。
二是缩短工期
,控制在一个月或者半个月;
三是不耽误酒店的运营。
通过大量产品研发和工厂端的品类组合,比如使用装配式快装新材料,可以降低装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后期的维护问题,最终帮助投资人减少投入、缩短工期并提高回报。
蔡华霖:
对于部分陈旧设施的老店,大规模的改造投资可能并不划算。如果设施已经过于老化,可以选择直接重建。在进行改造时,应重点考虑设施的耐用性和长期价值,能沿用就沿用,不能用就重做。最后在选择改造项目时,地理位置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张健健:
在现有酒店还能盈利时,尽量避免重改,可以先在日常经营维修上做好,消耗酒店的剩余价值,然后再去做定位选择。在改造过程中,无论是轻改还是重改,最大的问题往往在于基础工程。因此对于酒店项目的基础工程,应理性分析收益并合理规划升级。
张德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