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疫情可能影响短期就业,带动新经济灵活用工、HR SAAS等发展
武汉疫情可能拖累餐饮旅游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短期就业,参照非典时期,政府有望出台补贴、税收减免等多种措施稳定就业;
疫情促进线下末端配送、线上社交链接增强,到家经济/电商直播等新经济业态有望受到提振,利好相关岗位灵活用工渗透率提升;
疫情对常规招聘、培训会议也造成直接影响,倒逼就业服务方式创新,为在线招聘/远程办公/HR SAAS等企业级服务供应商提供市场推广契机。
我国应对公共危机能力、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升级,疫情的短期负面影响有望迅速修复,也有望加速就业结构/用工形式/用人观念等方面的优化提升,建议关注国内灵活用工龙头科锐国际。
疫情可能对餐饮旅游等劳动密集型传统服务业就业造成影响
餐饮旅游、批发零售、影视传媒等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性行业受重大疫情影响,面临停业停产和紧缩经营,可能会使灵活就业者和跨地区流动就业者丧失就业机会。
据北京西城区劳动与社会保障部2003年4月检测数据,被调查的5.7万外来务工人员中,有8000余人离京返乡,且相对集中在社会服务岗位。
在非典疫情较严重的广东、北京、天津等地,政府相继出台对部分行业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税收减免等政策,并开展小范围/有组织的劳动力调剂、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街道社区卫生保洁消毒服务队、开办网上招聘活动和远程培训课程等,有助稳定就业。
疫情促进末端配送、线上社交链接增强,利好新经济业态下的灵活用工
据《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服务提供者已达7500万人。
该领域的用工特点是岗位中低端/人员流动性高/批量招聘需求紧急,代表用工企业包括抖音/美团/滴滴/京东等,代表岗位包括骑手/司机/主播/客服等。
灵活用工通过众包、外包等就业形式,实现精确匹配、弹性管理、敏捷适应环境变化。
据京东,2020年除夕至正月初三,全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长540%;
据叮咚买菜,平台除夕订单量同期增长超300%,除夕至初六订单量预期达400万单。
疫情有望带动到家经济/社交平台/电商直播等新经济领域用人需求提升,加速灵活用工在相关岗位的渗透。
疫情倒逼就业服务方式创新,有助促进在线招聘/远程办公/HR SAAS发展
重大疫情对常规招聘、培训会议造成直接影响,也倒逼多地公共就业服务方式创新。
在非典期间,为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部建立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沿用至今;
上海则开通专业人员招聘网,为全国首家由政府出资为用人单位和专业人员提供招聘/求职服务的网站。
此次武汉疫情致员工返岗时间普遍推迟,字节跳动旗下办公套件“飞书”、苏宁协同办公平台“苏宁豆芽”、阿里钉钉、企业微信等陆续宣布上线远程办公、音频会议等服务,企业在线上考勤/排班管理/招聘培训等方面亦有望衍生各类HR SAAS产品需求。
疫情有望为相关供应商市场推广提供良好契机。
风险提示:
疫情持续扩散、疫情结束后就业市场恢复进展低于预期、对板
块上市公司业绩造成较
大负面影响。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