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研究相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具体如下: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项目“家族企业国际化与创新:基于制度-文化的比较研究”(批准号:71810107002,2019.01-2023.12)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家族企业二代涉入与国际创业”(项目批准号:71672196,2017.01-2020.12)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控制权结构、家族创业与企业价值”(项目批准号:71172167,2012.1.1—2015.12.31)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家族涉入、创业导向与家族企业创业成长”(项目批准号:70872118,2009.01-2011.12)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私营企业家族取向与治理行为研究”(批准号:70472026,2005.01-2007.12)
部分家族企业
研究成果
如下:
[1] 李新春、贺小刚、邹立凯,2020:家族企业研究:理论进展与未来展望,《管理世界》第11期:207-228
[2] 祝振铎、李新春、叶文平,2018:“扶上马、送一程”: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战略变革与父爱主义,《管理世界》第11期:65-79.
[3] 李新春、张鹏翔、叶文平,2016:家族企业跨代资源整合与组合创业,《管理科学学报》第19卷第11期:1-17.
[4] 何轩、宋丽红、朱沆、李新春,2014:家族为何意欲放手?——制度环境感知、政治地位与中国家族企业主的传承意愿,《管理世界》第2期:90-101.
[5] 贺小刚、李新春、连燕玲,2011:家族成员的权力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对家族上市公司的研究,《管理科学学报》第5期:86-94.
[6] 李新春、何轩、陈文婷,2008:战略创业与家族企业创业精神的传承——基于百年老字号李锦记的案例研究,《管理世界》第10期:127-140.
[7] 王宣喻、李新春、陈凌,2006:资本合作与信任拓展:一个跨越家族的创业故事,《管理世界》第8期:113-125.
[8] 苏琦、李新春,2004:内部治理、外部环境与中国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管理世界》第10期:97-106.
[9] 李新春,2003:经理人市场失灵与家族企业治理,《管理世界》第4期:87-95.
[10] 李新春,2002:信任、忠诚与家族主义困境,《管理世界》第6期:87-93,113.
组合创业通常指创业者同时创立、拥有、管理和控制几家公司。
组合创业理论为家族企业二代继承研究提供了指引:二代作为家族企业新进入者,在面对合法性不足的情况下,一个可能的创业战略不是在父辈创业的传统领域继续经营(守业),而更可能是在家族企业的冲突或支持下寻求新的出路。
所谓冲突主要来自于与一代创业者在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等方面存在的认知差异和行为分歧,而二代要寻求超越父辈的领域创业同样需要家族在资源和情感上的支持。但无论如何,这种超越一代创业者的传统疆界而进入新领域的组合创业可能成为二代继任者解决新进入家族企业合法性不足的重要创业战略。同时,还因为在新的领域,二代继任者可以避开与一代创业者在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上的冲突。
从二代权威合法性建构的角度切入,研究中国家族企业二代继承过程中出现的组合创业现象,发现二代在继承过程中面临着家族继任者个人权威和能力权威建构的难题,在二代树立自身权威的过程中,家族成员的权威、企业元老的权威以及父辈个人成就和取得的企业业绩都给二代带来了压力。在父辈传统权威的压力下,二代可选择多样化的继任方式,其中一个极端是承继家族传统事业,便利地获取家族资源和支持;另一端则是远离企业原有业务,摆脱企业内部各方面的束缚,通过在自己的“新领地”中打拼,证明自己的实力,从而获得个人权威和能力权威的合法性。而在这一过程中,制度环境的性质则决定了组织社会期望形成的锚定框架,改变组织成员和二代自身形成期望值的参考点,从而,间接地影响二代继承者的组合创业倾向。关于组合创业结果的检验也表明,“另创领地”策略的确有助于家族企业二代的权威建构,是传承中具有积极价值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