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的作用是引起注意、产生期待、留下记忆,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人物介绍一般是为了在开场时镇住场子,让观众产生信任,对后面的内容产生期待。
人物介绍中通常都会使用照片,但照片的选用不能随意。
大多数正式的场合应使用背景干净的商务形象照;
稍微轻松、年轻一些的场合不需要很严肃的商务照,但也应是较为正式的照片。
特定的领域一般有特定的制服形象照(如医生、军人、运动员等);
一些时尚、艺术等行业或场景中也会使用艺术照,但生活照/自拍照应避免使用。
尤其正式的演示场合,避免生活照/搞怪照片。
对人物的介绍性文字建议精简为标签的形式,清单式罗列便于阅读以及把握重点信息。
展示过多的标签会使得信息过载,观众看不过来,反倒一个都记不住。
一场演讲一场培训一般只有一个主题,你需要展示跟这个主题相关性最大的标签。
比如你是一个在做自媒体的PPT高手,受邀参加一场新媒体的交流论坛,纵然你作为PPT设计师有较高的名气,但仍要突出与当前场合最贴切的标签,将其放在最前面。
若有跟大品牌合作的经历,或参与了重大项目,则可以将品牌透出,利用其名气为自己做背书,提高观众的信任。
但注意的是务必属实,不能虚假宣传。
除了用品牌来为自己背书,如果有特别厉害的工作成果,展示成果则可以用数据说话,并添加限制条件,突出成果的难度,进而更加佐证自己的实力。
在演讲中,可以将演讲主题(封面页)和人物介绍放在一起,让演讲主题和演讲人强绑定,让听众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取
「谁来给我讲什么」
这一核心信息。
在标题的设计上通过
「设疑问」「给希望」
等方式,可以让听众产生兴趣,并期待后面的正式内容。
在不是很严肃正式的场合,且自己有足够的控场能力和表现力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开场的自我介绍上有一些创意的设计,活跃一下现场气氛,把听众的注意力拉回舞台。
如果自己有一些名气或者观众知道的梗,可以是围绕自己的绰号、名梗等设计文案。
如果有特别的经历,在相关的场合也可以用特别的标签引起场下学员的兴趣。
理
想情况下希望能有清晰度高的正式拍摄的形象照,但难免会碰到不满足要求的情况。
作为小图使用时,原始的矩形看着会比较呆板,此时可以将照片裁剪为圆形,或其他简单的有弧度的图形,圆弧比直角更柔和,给人的感觉更亲近。
用小图的形式,页面上会产生比较多的空白,此时可以通过线框、色块来丰富画面。
照片不够清晰,干脆也可以直接处理成特殊的艺术效果,在特殊场合下使用。
越大的照片视觉上离观众越近,视觉冲击力越大,
会更加引人注意,
印象也就会越深。
照片放大抠出后,可以在照片上层或下层添加一些元素(线条、形状、文字等),起到丰富页面、增强层次感、聚焦视线等作用。
最简单的做法是将基础形状衬于照片之下,可以是纯色,也可以填渐变色。
也可以设计稍微复杂一些的多个形状的组合,大部分形状在人像下层,少许在人像上层。
除了形状,文字也可以衬在人像下做装饰(如英文名或者相关字母单词)。
前面讲到用形状文字等作为衬底,增强页面的层次感,还可以直接用照片本身来作为衬底修饰,将人像复制一份,放大后置于原始人像的下层,调整其透明度,使之隐约能被看见即可,称之为
「叠影」
。
但需要注意的是,叠影不可过于明显,以免造成画面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