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中信建投证券TMT科技研究团队一周最新研究成果梳理如下:
《云厂Capex持续高增,关注Deepseek算力服务与端侧
》
北美四家云厂商相继发布财报,资本开支保持高速增长趋势。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算力需求以及确保未来在AI领域的竞争力,云厂商资本开支屡创新高,建设AI基础设施,建议重视算力产业链。
DeepSeek R1模型在保持优异性能指标的同时大幅降低训练和推理成本。高性能、轻量化、低成本的模型能力将显著推动端侧AI产业发展。国内物联网模组厂商在端侧AI领域具备先发优势,并积极进行产业布局,建议重点关注。
三大运营商相继宣布上线 DeepSeek。DeepSeek作为开源AI大模型,云厂商或应用厂商可以选择进行本地化或云端部署,预计将拉动对于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算力服务提供商、私有云/公有云服务商等有望获益。
北美四家云厂商相继发布了财报,资本开支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算力基础设施产业链依旧维持较高景气度。
2024Q4资本开支总计为795亿美元,同比增长76.75%,环比增长22.60%。2024年全年达2504亿美元,同比增长62%。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算力需求以及确保未来在AI领域的竞争力,云厂商资本开支持续创新高,用于建设AI基础设施,建议重视算力产业链。
DeepSeek发布的R1模型在保持优异性能指标的同时大幅降低训练和推理成本,在行业内引起巨大反响,推荐重点关注端侧应用场景的发展。
高性能、轻量化、低成本的模型能力将显著推动端侧AI产业发展。端侧硬件设备是将大模型能力进行实物化输出落地的关键环节,近日OpenAI 的 CEO Sam Altman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 OpenAI 将开发可替代手机的生成式 AI 专用终端。
国内物联网模组厂商在端侧AI领域具备先发优势,并积极进行产业布局,建议重点关注。
近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相继宣布上线 DeepSeek,建议关注算力/云服务商。
中国电信通过天翼云全场景上架 DeepSeek,提供从部署到推理、微调的全流程服务。联通云已基于星罗平台实现国产及主流算力适配多规格DeepSeek-R1模型,兼顾私有化和公有化场景,提供全方位运行服务保障。中国移动移动云则全面上线 DeepSeek,实现全版本覆盖、全尺寸适配、全功能使用。
DeepSeek作为开源AI大模型,云厂商或应用厂商可以选择进行本地化或云端部署,预计将拉动对于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算力服务提供商、私有云/公有云服务厂商等有望获益。
风险提示:
国际环境变化对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产生影响,对相关公司向海外拓展的进度产生影响;人工智能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影响云计算产业链相关公司的需求;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快速下滑;汇率波动影响外向型企业的汇兑收益与毛利率,包括ICT设备、光模块/光器件等板块的企业;数字经济和数字中国建设发展不及预期等;电信运营商的云计算业务发展不及预期;运营商资本开支不及预期;云厂商资本开支不及预期;通信模组、智能控制器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
《云厂Capex持续高增,关注Deepseek算力服务与端侧》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2月10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阎贵成 SAC 编号:S1440518040002
SFC 编号:BNS315
刘永旭 SAC 编号:S1440520070014
SFC 编号:BVF090
武超则 SAC 编号:S1440513090003
SFC 编号:BEM208
杨伟松 SAC 编号:S1440522120003
尹天杰 SAC 编号:S1440524070016
国内外AI应用访问量及月活用户数持续增长,DeepSeek Web端访问量增长22倍,7 天完成了 1 亿用户的增长。DeepSeek爆火,国内AI产业链加速,算力层、应用层、端侧AI均全面拥抱V3/R1等模型。DeepSeek持续催化,尤其R1作为开源模型性能接近头部闭源模型o1,一定程度上已经反映了AI平权,同时纯强化学习对推理能力的提升带来RL范式泛化可能,预计后续基模的持续迭代,有望推动AI全产业链持续保持高景气和高关注度,关注算力、应用、端侧、数据等核心投资机会。
25年1月全球AI产品Web访问量小幅增长,国内则增长加速,尤其DeepSeek访问量增长22倍。
2025年1月,全球AI产品Web端流量Top20合计达到9001.43M,同比增长4.23%,其中ChatGPT访问量同比增长4.46%。同期,国内AI产品Web端流量Top20合计达到742.69M,同比增长27.81%,较24年12月增速(21.77%)进一步加速。其中,纳米AI搜索(原360AI搜索)访问量仍排名国内第一,但已同比下滑14.32%至307.87M;而DeepSeek爆火出圈,访问量同比增长2230.89%,达到256.54M,预计25年2月将达到国内第一。
25年1月国内外AI应用APP月活同步增长,DeepSeek成为国内出海第一的AI产品。
从应用侧看,2025年1月全球AI产品APP端月活Top20合计达到873.78M,同比增长9.67%;国内AI产品APP端流量Top20合计达到213.36M,同比增长28.58%,增速明显更高。其中,DeepSeek APP应用1月11日发布,截至1月31日上线仅 21 天,月活即达到国内第二,全球第四;日活跃用户DAU更是已达到2215 万,为 ChatGPT 日活用户5323万的 41.6%,超过豆包的日活用户 1695 万。此外,DeepSeek 3370 万月活用户中,海外用户占比 70%,成为国内出海第一的AI产品。
据AI产品榜统计,DeepSeek 在1月份累计获得 1.25 亿用户(Web+App且不去重)。其中 80% 以上用户来自最后一周,即 DeepSeek在没有任何广告投放的情况下,于 7 天完成了 1 亿用户的增长。
DeepSeek推理算力需求持续旺盛,国内云厂商接连接入。
随着产品爆火出圈下大量用户接入,DeepSeek因访问量剧增多次出现宕机现象。在此背景下,国内云厂商接连接入DeepSeek模型,提供API服务。其中,2月1日硅基流动和华为云上线了基于华为云昇腾云服务的DeepSeek R1/V3推理服务,而后腾讯、百度、阿里、字节等互联网厂商迅速跟进;而联通、移动、电信三大运营商旗下的云平台也于2月5日至6日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开源大模型,助力实现多场景、多产品AI应用。预计在云厂商加速适配加持下,DeepSeek算力需求有望缓解。
国产算力迅速适配,一体机促进DeepSeek私有化部署。
除云厂商外,国产芯片同样迅速完成对DeepSeek的适配。据智东西2月6日统计,短短六天内就有10家国产AI芯片企业(华为昇腾、沐曦、天数智芯、摩尔线程、海光信息、壁仞科技、太初元碁、云天励飞、燧原科技、昆仑芯)相继宣布适配或上架DeepSeek模型服务。而一体机则进一步打开了DeepSeek模型在端侧私有化部署的空间,其中2月6日钉钉专属AI一体机全面支持DeepSeek R1&V3模型;2月8日京东云发布DeepSeek大模型一体机,为用户提供开箱即用的模型服务;同日,华为清昴智能、浪潮云、长城擎天等一体机产品也宣布完成对DeepSeek模型部署的支持。国产算力对DeepSeek的支持有望进一步加速中国AI自主可控产业链的长远发展。
DeepSeek促进AI应用和端侧AI落地。
除算力层外,DeepSeek-R1模型提出的蒸馏方式使得小模型具备较强推理性能,同样推动了千行百业 AI 应用和端侧 AI 的加速落地。其中在B端场景,用友软件、金蝶国际、赛意信息、致远互联等企业管理厂商宣布接入DeepSeek,为用户提供低成本的智能化方案;而在C端场景,万兴科技已在创意软件中完成对R1的深度适配、希沃学习机通过DeepSeek为师生提供智能化教育服务,WPS也正在进行相关对接测试;而在端侧部署上,华为小艺、荣耀YOYO已经宣布将接入DeepSeek,吉利、岚图、东风等多家车企亦完成DeepSeek全系列模型接入和端侧部署。DeepSeek作为国内厂商,模型性能已经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有望促进国内各领域厂商加速适配调优,促进AI产业链繁荣。
总结:国内外AI应用访问量及月活用户数持续增长,且国内产品增速明显更高,DeepSeek Web端访问量增长22倍,于 7 天完成了 1 亿用户的增长。受DeepSeek促进,国内AI产业链加速。算力层,国内云厂商和算力芯片厂商接连完成DeepSeek模型适配,并推出AI一体机产品促进端侧私有化部署;应用层,B端、C端及端侧AI等方面均全面拥抱DeepSeek。
投资建议:DeepSeek促进AI产业链加速。
算力:
算力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底层基础,将持续受益于千行百业的应用需求。叠加 DeepSeek - R1 为推理范式带来泛化的可能性,预计各厂商技术探索下算力产业链持续高景气。此外,中美AI竞争加剧,高端算力芯片禁售下自主可控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建议关注以国产算力和AI推理需求为核心的算力环节,尤其是IDC、服务器、国产芯片等算力配套产业,并关注AIDC相关标的。
应用:
DeepSeek-R1有望引发新一轮大模型API降价,小模型通过蒸馏具备强劲推理能力,这也将促使开发者探索更多应用落地的可能性。AI应用作为新一代生产力工具,看多C端软件的持续发展,B端应用软件商业化进展更快。建议关注B端Agent,其中OA+ERP作为核心入口,AI结合更易,有望率先商业化,其次关注用户量多、生态好且可云化的软件公司;C端则关注有较多用户的垂直领域赛道了,其数据价值量更优。
端侧:
小模型能力提升同样促进了端侧模型部署,我们看好AI终端作为新一代计算平台爆发可能。首先,我们认为AI+教育作为高频应用场景有望率先落地,特别教育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陆续推进,有望带动AI学习机、AI教育大屏等需求增加;其次,我们认为AI眼镜、AIPC、机器人等新终端的出货量有望随着模型升级后使用范围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建议关注以AI眼镜、PC、机器人为代表的终端供应商或内部核心软件供应商。
数据 :
高质量数据仍然是大模型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环,B端 Agent落地亦需要行业know-how进行微调。建议关注向量数据库相关公司、数据处理类企业,以及具备行业侧专业数据的厂商。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计算机行业下游涉及千行百业,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行业IT支出不及预期将直接影响计算机行业需求;(2)应收账款坏账风险:计算机多数公司业务以项目制签单为主,需要通过验收后能够收到回款,下游客户付款周期拉长可能导致应收账款坏账增加,并可能进一步导致资产减值损失;(3)行业竞争加剧:计算机行业需求较为确定,但供给端竞争加剧或将导致行业格局发生变化;(4)国际环境变化影响: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美国不断对中国科技施压,对于海外收入占比较高公司可能形成影响。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
《
DeepSeek持续催化,AI落地加速
》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2月9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应瑛 SAC 编号:S1440521100010
《比亚迪即将召开智能化发布会,看好智驾普及拉动产业链》
半导体:
高通FY25Q1业绩增长强劲,核心业务手机芯片受益于高端手机需求增长,汽车、PC、头显等IoT业务持续增长以丰富产品结构。
消费电子:苹果介绍新机器人原型,情感化设计有望催生AI玩具、服务机器人乃至智能家居设备的体验革命。
汽车电子:全球车企加速布局高阶智驾赛道,比亚迪即将召开智能化发布会,看好智驾普及并带领产业链爆发。
行业动态信息
1、半导体:高通FY25Q1业绩增长强劲,核心业务手机芯片受益于高端手机需求增长,汽车、PC、头显等IoT业务持续增长以丰富产品结构。
高通发布FY25Q1(对应自然年24Q4)财报。Non-GAAP标准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7亿美元,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14%;实现净利润38.3亿美元,同比增长24%,环比增长26%;毛利率55.8%,同比下降0.8pct,环比下降0.6pct。
分业务来看,QCT业务实现收入100.8亿美元,同比增长20%,超出上一季度指引的90-96亿美元区间。其中,手机业务实现收入7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得益于终端消费者对最近推出的旗舰智能手机的需求增强以及高通在三星Galaxy S25设备的全球份额提升。物联网业务实现收入15.5亿美元,同比增长36%,主要受益于消费IoT、工业IoT、边缘网络产品出货量增加。数据显示,在美国零售价超过 800 美元的 Windows 笔记本电脑中,高通的份额超过 10%。而高通在CES2025上推出的骁龙X,将可触及的PC价位下探至600美元。公司预计包括宏碁、华硕、戴尔、惠普和联想在内的OEM将在未来几个月推出搭载骁龙 X的PC产品。微软还宣布将基于骁龙X平台,将NPU优化版本的DeepSeek-R1应用于Copilot + PC。在XR领域,高通平台仍然是各大VR、MR、AR解决方案的首选,基于高通骁龙的雷朋Meta眼镜继续超越预期。汽车业务则实现营收9.6亿美元,同比增长61%,连续6个季度创下纪录,主要得益于搭载高通智能座舱的汽车出货量增加。QTL业务实现收入15.4亿美元,同比增长5%,上一季度指引区间为14.5-16.5亿美元。高通预计FY24的收入规模在未来有望维持,公司已于上年度完成了多项授权续签,并即将与两家大型OEM签订许可协议。
针对下一季度,高通指引FY25Q2实现营业收入102-110亿美元,Non GAAP EPS为2.7-2.9美元。QTL业务预计收入12.5~14.5亿美元,中值同比下降1.4%。QCT业务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9-95亿美元,中值同比增长15%。其中手机业务同比增长约10%,包括三星 Galaxy S25 智能手机出货量增加带来的收益,但也受到季节性因素和对苹果出货量的影响。物联网和汽车收入将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约 15% 和 50%。
高通本季度强劲的销售增长及对下一季度的指引,释放了高端手机市场需求仍强劲的利好。高通也称中国高端手机需求强劲,但预计2025年智能手机市场总体可能偏低个位数增幅。高通仍在持续摆脱对智能手机市场的过度依赖,预计到FY2029,新进市场方面每年有220亿美金营收贡献,当中汽车芯片80亿,PC芯片40亿,工业芯片40亿,头显XR芯片20亿,以及无线耳机平板等物联网应用40亿;同时,高通与苹果的双方协议则延长到2026年,但随着协议的到期以及苹果自研基带芯片,相关收入会逐渐降低到为零,但是预期其他市场会对冲该负面影响。
2、消费电子:
苹果介绍新机器人原型,情感化设计有望催生AI玩具、服务机器人乃至智能家居设备的体验革命。
苹果机器学习研究中心(Apple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最近发布了一段视频和一篇论文,介绍了他们的新机器人原型。这款新的桌面机器人外形酷似皮克斯的经典角色Luxo Jr.,是一盏可以互动的台灯。这款桌面机器人集成了LED光源、摄像头、扬声器和投影仪,搭载多模态交互系统。在展示视频中,机器人通过视觉识别、动作捕捉与情景感知的深度融合,实现"所见即所动"的灵动交互:用户挥手即可调节光照范围,书本位移触发随动照明,甚至能感知手势拒绝后以灯臂低垂演绎"失落"情绪。视频演示中有两款产品作为对照,标注为Expressive的机器人诠释了何为“智能硬件的人格化”,例如听到音乐会扭动灯臂即兴热舞,被拒绝户外邀约时“垂头丧气”。仅保留基础功能的Functional版本显得笨拙呆板。研究团队用数据证明:赋予机器人拟人化特质,可使用户互动意愿提升47%。机器人拟人化的特质来源于名为ELEGNT的动作系统——代表“富有表现力和功能性运动设计的非拟人化机器人”,包括三个主要特征:(1)意图可视化:通过22个运动基元编码,将充电、避障等底层需求转化为可读的身体语言。(2)注意力引导:利用多轴关节实现类人注视行为,如预报天气时自动转向窗外;(3)情绪共鸣:开发情感状态机,让机器人能根据对话语境展现惊喜/失落等微表情。我们认为,不同于传统机器人对拟人外形的执着,以及硬件参数的堆砌,该研究通过抽象机械运动传递情感智能。苹果正在其擅长的用户交互层面上做出重要探索,重新定义人机情感交互的新范式,这或许将引领AI玩具、服务机器人乃至智能家居设备的体验革命。
3、汽车电子:全球车企加速布局高阶智驾赛道,比亚迪即将召开智能化发布会,看好智驾普及并带领产业链爆发。
2025年将是智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节点,全球车企加速布局高阶智驾赛道。特斯拉在近期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6月将在美国得州推出不需要人类驾驶员监督的全自动驾驶(FSD)版本,并积极推进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监管版)在2025年进入欧洲和中国市场的工作,其革命性产品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预计2026年投入量产。国内车企阵营同样动作频频——华为、小鹏、理想等品牌已在高端车型实现智驾技术落地。比亚迪本周宣布将于2月10日在深圳总部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比亚迪提出,希望通过“天神之眼”系统,让每一个人都能畅享高阶智驾。比亚迪的加入有望将智驾覆盖面拓宽至10万级价格带,加速智驾渗透率的提升。产业升级浪潮下,三大核心环节迎来发展机遇:算力层面,车载SoC芯片与域控制器迎来技术迭代窗口;感知系统方面,CIS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及激光雷达需求量增加;连接架构领域,高频高速连接器成为智能网联汽车标配。随着头部车企技术突破与价格下探形成合力,智能驾驶产业链即将进入黄金发展期。
风险提示
未来中美贸易摩擦可能进一步加剧,存在美国政府将继续加征关税、设置进口限制条件或其他贸易壁垒风险;宏观环境的不利因素将可能使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收入、购买力及消费意愿将受到影响,存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大宗商品价格仍未企稳,不排除继续上涨的可能,存在原材料成本提高的风险;全球政治局势复杂,主要经济体争端激化,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大,可能使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从而影响市场需求结构,存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比亚迪即将召开智能化发布会,看好智驾普及拉动产业链》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2月9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刘双锋 SAC 编号:S1440520070002
庞佳军 SAC 编号:S1440524110001
孙芳芳 SAC 编号:S1440520060001
章合坤 SAC 编号:S1440522050001
郭彦辉 SAC 编号:S1440520070009
王定润 SAC 编号:S1440524060005
何昱灵 SAC 编号:S1440524080001
《谷歌发布Gemini 2.0系列模型,OpenAI发布免费推理模型o3-mini》
1. 谷歌发布新一代 Gemini 2.0 系列模型,包括 Gemini 2.0 Pro、Gemini 2.0 Flash 和 Gemini 2.0 Flash-Lite。这些模型在编程、物理模拟等多领域表现出色,支持长上下文窗口和多模态输入。Gemini 2.0 Pro 在编码和复杂指令任务中表现最佳,支持最长 200 万 tokens 上下文窗口。Gemini 2.0 Flash 和 Flash-Lite 则在性能和成本之间取得了平衡,适合大规模高容量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