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马云一句“996是修来的福报”引起了轩然大波,然而不到2年的时间,996真的成为了年轻人的“福报”。
相信各位都知道这几天的新闻了:拼多多员工加班后猝死。
本来这件事没有激起太大波澜,年轻人过劳死,在过去几年已经不算是爆炸性新闻了,但拼多多在知乎上的无情留言引发了舆论轰炸。
“你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我一直不认为是资本的问题,而是这个社会的问题,这是一个用命拼的时代”。
截图曝光后,拼多多再次露出了资本的獠牙,先是不承认截图属实,被知乎打脸后又将锅扔给“临时工”。最可笑的是,拼多多还附上了一封犹如卖身契一样的道歉声明,整张纸上最引入注目的就是名字上按的红手印,试图让人相信这样的冷血表态出自另一个打工人之手,还是一个没有编制的外包员工。
一个好消息是,上海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已经介入,对拼多多公司的劳动用工情况进行调查,短期内也许会有一定的警示效果,但长期来看,并不能改变大环境下的加班文化。
过去20年,中国几乎所有跑出来的大厂,没有一个不要拼命加班的。为了赶速度,一个项目在上线前采用三班倒的模式,早已见怪不怪。
这次逝世女生所在的项目,就是拼多多今年主抓的社区团购业务“多多买菜”。项目组实行的是硬核奋斗模式:
每13天休1天超级大小周,且每个月硬性要求工作时长不低于300小时。
每月工作300个小时是什么概念?比法定工作时长多了整整一倍。这样的工作强度,不要说是普通人受不了,连习惯996的阿里员工都觉得毫无人性,并说只有拼多多出现多例猝死的案例公司才会反省,不要命加班的文化才会改变。
没想到,一语成谶,这样的不幸真的出现了。那个猝死的女孩,生前的内部账号上写着“为多多守边疆”,拼多多却未能为她守护生命。这一次,拼多多或许会反省,但加班不一定会减少。
对于拼多多来说,300个小时虽然会导致很高的人员流动率,很多人甚至没过完试用期就辞职,但只要能提供更高的工资,总有人愿意来,总有人能够适应。
况且要求高强度工作的岂止是拼多多一个,华为、阿里、腾讯......哪一个我们熟知的大厂不需要拼命加班。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加班会产生扩散效应。巨头们如此要求,后面追赶的公司也会跟上,甚至更加严重。拼多多能有今天,就是深谙资本市场的丛林法则,如果不要求员工拼命加班,就会被其他拼命加班的公司超越。
今年最火的一个词叫内卷,大意是指在没有增量资源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对存量资源争夺而加剧的社会现象。
存量博弈的本质就是零和游戏,当整个社会内卷,年轻人只能跟着内卷。
你不上也有别人上,不加班,肯定拼不过加班的。加班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无奈,被迫接受的无奈。
困在系统里的岂止是外卖小哥,一代年轻人都不得不面临同样的境遇。很多时候,不加班连体面的生活都无法保证。
根据某互联网招聘平台发布的《2019年应届生求职趋势报告》显示,2019年应届生平均招聘薪资为5610元,其中本科毕业生平均招聘薪资为5909元。
不足6000元的收入,根本不足以在一二线城市过上一个体面的生活,更不用说实现财富积累。
和整个就业市场相比,大厂虽然残酷,至少还有一份相对高的收入。尤其是刚毕业和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既没有组建家庭,也没有太多的生活负担,对加班的抗拒程度远不如工作多年“老油条”;另外作为处在事业的学习期和上升期的新人,每天都能看见自己的能力在进步,即便是加班也还能获得正反馈。
然而真正残酷的是,这样的模式不会一直持续。大部分新人入行3-5年后,就会进入平台期。如果无法再上一个台阶,就意味着工资很难再有大幅的提升。与此同时,身体会开始发出警告,慢性疾病出现,免疫力变差,去医院检查各项指标超过年龄......
当体力跟不上时,有的人会撤退,有的人会转型,但更多的人迫于现实的压力,只能苦苦支撑,即便心里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像电池一样,被公司毫无怜悯的剔除。
别无选择,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企业白热化竞争,每个人都挤破脑袋进大厂,这样的现状背后,是时代速度第一效率至上的写照,也是对奋斗逆袭、阶层跨越规则的服从。
对于来自广袤县城乡村,天生没有优质资源的年轻人,苦读寒窗、背井离乡、奔赴大城市、进大厂996,几乎是教科书般的奋斗模板,也是用青春换未来的大城市潜规则,不依从这个轨迹,人生将无可适从,也无回头可言。
可能有人会说,不在大厂工作,可以干点别的,去个小公司不好么,开个餐馆不行吗,总有很多选择。再不济,搬回老家,找一份能维持生计的活,躺平就完了。
确实有道理,只要你心态够好,不用考虑家人的需求,四处都是选择。
只是多少人能有这样的心态,在中国,这样的选择就是相当于往下走,不光是收入往下走,阶层也在往下走。选择往下走的人,无法面对父母家庭,无法面对亲朋好友,甚至没有脸参加同学聚会。
2019年,一位北大毕业生张根决定送外卖在网上刷屏,送外卖是他自己的决定,这样的选择本无可厚非,然而大多数人并不能接受。有人声称送外卖是自暴自弃,浪费资源,还有人留言问送外卖让父母怎么想,这句话意思不是说书白读了,而是道德意义上的职责,北大毕业送外卖对不起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