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上线“AI搜索”功能并接入DeepSeek提供的服务,正在灰度测试阶段。该功能的数据采集界限以及隐私保护政策已经得到腾讯的确认。大模型技术能提高搜索智能化和精准度,腾讯采用自研+开源策略实现技术效能与商业回报的最大化。DeepSeek允许免费商用和二次开发,微信的接入可能降低其边际成本。微信接入DeepSeek可能对腾讯服务器提出更高要求,但也可能引爆算力产业链,带来云计算等相关机会。
近日,微信正式上线了AI搜索功能,并通过DeepSeek服务提供深度思考服务。此功能目前正在灰度测试阶段。
腾讯确认,微信AI搜索功能的数据采集基于公众号等微信生态内容和全网内容,不会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和相关隐私信息。
业内人士分析称,DeepSeek采用MIT开源协议,允许免费商用和二次开发。微信的接入可以降低其边际成本,同时实现技术效能与商业回报的最大化。
微信全量接入DeepSeek可能对腾讯服务器提出更高要求。招商证券分析师认为,这可能会引爆算力产业链,带来云计算等相关机会。
微信AI搜索功能的数据采集界限在哪里?
是否会用到微信内的
朋友圈、聊天等个人信息?
对此,腾讯在回应中特意补充说明,微信AI搜索接入的DeepSeek支持联网搜索,用户无需手动选择,
数据源既基于公众号等微信生态内容,也包括全网内容。
同时,AI搜索
仅整合公众号及互联网其他公开信息,不会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和相关隐私信息。
微信的搜索场景为何要接入大模型?对此,腾讯方面解释称,大模型可以提升搜索的智能化和精准度,如更好地理解用户的搜索意图,分析和处理复杂的查询内容等。
记者注意到,腾讯已有自研的混元大模型,为何还要引入外部力量?“商业的本质是效率,微信采用‘自研+开源’的双引擎策略,可以实现技术效能与商业回报的最大化。”业内人士分析称,DeepSeek采用MIT开源协议,允许免费商用和二次开发,对微信而言,直接调用成熟模型,远比重金训练混元的边际成本更低。“此前DeepSeek自身因访问量过大频繁宕机,微信的接入既能分流压力,又能借超过13亿用户反哺其数据飞轮。”
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周迪也表示,作为开源模型,DeepSeek通过较为低廉的成本,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训练负担,使得企业需要从原来自己高成本建设大模型,到现在可以借助DeepSeek开展业务。“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DeepSeek的性能和准确性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不过,如果13亿用户的微信全量接入DeepSeek,也将对腾讯服务器提出更高要求。业内人士分析,这也是为何目前微信仍在灰度测试这一功能,是在为后续根据负载动态扩容留下空间。
对此,招商证券分析师认为,微信对响应速度要求高,DeepSeek的实时处理需求会进一步推高算力需求,引爆算力产业链,云计算厂商也将迎来结构性机会,并有效带动服务器、交换机及数据中心配套等相关订单。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DeepSeek持续“出圈”,
火山引擎、腾讯云、阿里云、华为
等巨头均宣布集体接入DeepSeek,
对其他大模型厂商的考验和挑战更加激烈。
16日晚间,
百度搜索
也宣布将全面接入DeepSeek和文心大模型深度搜索功能。
校对:张锦华、王智韬
来源:广州日报、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