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
“
创新数据要素供给方式,细化城市地下管线等数据共享规定,探索建立支撑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数据共享、交换、协作和开放模式
。”
这一重要举措不仅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也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意见》强调,创新数据要素供给方式是实现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传统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往往侧重于物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而忽视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已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意见》要求细化城市地下管线等数据共享规定,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数据的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利用。这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效率,还能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运行的生命线。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管理体制的限制,城市地下管线的数据往往分散在各个部门,难以实现有效的共享和利用。这不仅给城市规划和建设带来了困难,也给城市的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意见》提出细化城市地下管线等数据共享规定,旨在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共享机制,实现城市地下管线数据的全面整合和共享。这将有助于提升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水平,保障城市的安全运行。
除了细化数据共享规定外,《意见》还探索建立支撑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数据共享、交换、协作和开放模式。这包括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制定数据交换标准、加强数据协作机制、推动数据开放利用等方面。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促进城市各部门、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整体水平。
在数据共享方面
,《意见》要求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城市各部门、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这将有助于打破信息孤岛,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价值。同时,《意见》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推动形成多元化的数据共享生态。
在数据交换方面
,《意见》制定了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确保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能够顺畅交换和互认。这将有助于消除数据交换中的技术障碍和格式问题,提高数据交换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数据协作方面
,《意见》加强了城市各部门、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协作机制。通过建立定期沟通、协同工作等机制,促进各部门、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这将有助于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整体水平。
在数据开放方面,
《意见》推动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利用。通过制定数据开放目录和数据开放计划,明确数据开放的范围、方式和进度。这将有助于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推动形成数据驱动的创新发展模式。
总之,《意见》的发布为我国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创新数据要素供给方式、细化城市地下管线等数据共享规定、探索建立数据共享、交换、协作和开放模式等措施,我们将能够打造更加智能、高效、安全、可持续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