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陈默)讯,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日前,视觉中国遭遇了成立以来的最大经营危机:由于长期借对方图片侵权之名,行“碰瓷”合作收费之实,在黑洞照片事件的吞噬下,天津市网信办已成立工作督导组进驻视觉中国网站,市场担忧视觉中国长期以来的核心盈利模式会遭到彻底颠覆,在此背景下,视觉中国的股票也于4月12日一字跌停,机构资金疯狂出逃。
视觉中国的跌停,也引起了不少A股上市公司的关注。有上市公司向财联社记者反映,视觉中国曾借图片侵权之名前来接触,并在邮件中指该上市公司涉及侵权照片多达三百张,并附上了2张照片判罚1万元的判例,其意图昭然若揭。
2年前的一天,视觉中国集团冯姓销售主管给某上市公司打来电话,询问公司邮箱,并表示有重要侵权事件需要交涉。随后,这位“视觉中国冯先生”发来了邮件,表示该上市公司未经允许使用了版权为视觉中国的图片,涉争图片多达300多张,并表示“公司总部高度重视,请尽快核实并本周内回复!”
根据该上市公司提供的当时邮件内容,这份来自视觉中国的邮件大概有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所有的涉争图片包含了图片链接,版权库图片链接,发布时间,图片ID号等信息,视觉中国已经对此做了证据保全;二是引用了著作权法的相关条款,表明视觉中国对相关图片具有版权;三是给了相关账号和密码,公司可以自行核对侵权图片的相关信息。
根据视觉中国提供的涉争图片清单,该上市公司主要涉争图片均来自其官方网站或子公司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及子公司微信公众号。从涉争图片的类型来看,既有漫画图片,也有人物图片,如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图片、马云的图片,甚至还有百元人民币的图片等,这些都成了视觉中国拥有版权的图片。
而从涉争照片使用的时间来看,最早的涉争照片使用日期为2015年1月份。也就是说,视觉中国足足等了2年时间才开始其所谓了主张侵权工作——这和其他报道的视觉中国“钓鱼”营销的策略相吻合。
值得注意的是,在初次邮件接触中,“视觉中国冯先生”特意在邮件中附上了“2017年新媒体图片版权侵权的判例”两则,并表示:“我们希望跟贵司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来妥善解决此问题,如有需求可提供解决方案!”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视觉中国提供的两个侵权判例,分别来自中泰证券和永达英菲尼迪。
在中泰证券的案件中,中泰证券”中泰证券郑州营业部”和”中泰证券江苏分公司”的微信公众号因使用了5张视觉中国享有著作权的摄影作品,而被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赔偿经济损失2万元。
在永达英菲尼迪案件中,因微博“上海永达英菲尼迪浦东4S店”侵权使用了2张视觉中国享有著作权的摄影作品,而被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赔偿经济损失1万元。
“2张照片就能判赔偿1万元,300多张照片岂不要赔偿上百万元?”据这家被视觉中国盯上的上市公司经办人透露,由于之前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情,公司上下当时还挺紧张,怕对公司品牌有影响。由于“事关重大”,公司法务人员把情况汇报给了董事长,并由董事长亲自抓这个事情,后续该事情如何解决的不得而知。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视觉中国提供的判例中,原告并非视觉中国母公司,而是视觉中国的全资孙公司汉华易美(天津)图像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天津汉华易美”)。
在视觉中国体系内,对外提起诉讼的主体主要就是天津汉华易美这家公司。天眼查工商资料显示,天津汉华易美是一家注册资本300万元的公司,其唯一的股东为北京汉华易美图片有限公司(简称“北京汉华易美”),公司法人、执行董事、经理均为视觉中国的董秘柴继军。在法律诉讼一栏,天津汉华易美涉诉多达4010条,开庭公告多达2503条。
“用一家注册资本仅300万元的子公司来做这个诉讼的事情,显然是有考虑的。”有律师告诉财联社记者,一旦存在法律风险,这家注册资本很小的孙公司便能够隔离风险。
作为视觉中国的全资子公司,北京汉华易美给视觉中国带来的收入利润十分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