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CEO不断向团队证明自己是最优秀的,那团队就成为评判者和执行者,不可能承担重要责任;若是CEO能够信任团队,并支持每一位团队成员成为更优秀的管理者,团队就不仅仅会发现问题,还会主动解决问题、寻求方法突破目标。
文 / 王鹂 协立投资合伙人
有一个小样本调查:在国内一流CEO群体里,不入流大学毕业的占比25%,一般重点大学毕业的占20%,名校生则高达55%。结论显示,他们不仅是学霸,也是创霸。
在我们的砥砺会,就有这样一位“学霸”型CEO。他是典型的理工男,逻辑严密、思维清晰、技术全面、勤奋自律,曾经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技术大拿。眼下,他的企业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竞争环境和内部管理问题让他深感焦虑,这次他提出的问题是——“我怎样才能提高领导力,以加强团队的执行力”。
砥砺会小组成员花了一天时间,访谈团队,参观企业。【砥砺会是协立投资创办的私董会,专门服务其所投企业的CEO人群。】
首先,发现他的高管团队很“豪华”,都是行业的好手,大部分是外企出身。这样牛的团队为什么执行力却不行?
其次,团队眼中的他“能力强、要求高”,但同时“脾气暴躁、刚愎自用”。
第三,高管对企业的评价是——“这是我们经历过的管理最乱的企业”。并且,高管们没有因此感到惭愧和不安。
接下来是私董会在方法论上深入探究问题、澄明本质,砥砺会成员与学霸CEO经过几小时互动之后,这位CEO的真实状况慢慢浮出水面。他所谓“加强自身领导力以提升员工执行力”的诉求,其典型事例是 “企业发布一项规定,员工违反之后,管理员工的主管和中层不仅不反思,还找理由为员工解释”。他当时的反应是“发了一通火,对员工和管理人员进行了重罚”。所以他问大家:“为什么一个很重要的规定大家都不重视?执行力那么差?”
而最具火药味的“砥砺”开始了——成员不留情面的追问,抽丝剥茧,直抵问题核心,学霸CEO终于“醍醐灌顶”地认识到,原来他要求自己这个CEO是个“十项全能”的“神”:
技术全面,“哪个VP离开我都能顶上”;
有战略高度,“我的战略思考没有与VP们交流,因为我觉得还不够完美”;
又有执行力度,“我看到生产车间产品摆放不整齐,立即当场批评并罚款”;
……
当听到高管评价这家刚刚创业几年的企业是“经历过的管理最乱的企业”时,这位CEO深深自责,觉得自己要不断改善和优化管理。
我们都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一个企业的领导者若是把自己定位在“十项全能”:专业能力最强,可以替代任何一个副总;管理能力最好,所有管理问题都能“手到病除”;战略思考清晰,拿出来的方案让整个团队赞叹……这就无异于告诉团队,我是最优秀的,我不会犯错,所有事情的最终责任都由我一个人负。那么想象一下,他希望培养优秀团队的愿望能达成吗?团队跟他的关系是怎样的?
若是企业的CEO能力很强很优秀,不断指出同事弱点、制度缺陷、战略疏漏,再自己一一解决,同时每次的想法、思考、发言都力求完美,开会的发言是“我想清楚了这个事情要这样做”,心里的潜台词是“雄才大略的我,将带领大家解决管理问题、运营问题、战略问题等等所有问题”,那么,这个企业的管理团队就会形成这样几点认识:
第一,CEO能力很强,团队是来辅助执行的,CEO不能够听不同意见;
第二,企业管理的很多问题主要由CEO解决,别人帮不上太多忙;
第三,关于战略和工作目标,CEO说了算,团队努力完成CEO布置的工作任务。
其背后最核心的风险是,团队并没有把自己看成企业真正的合伙人,虽然在企业里他们有股份、有企业合伙人的明确定位,但是创始人对自己的定位,使得他成为企业最终责任人,要不断独自完成重大决策、战略思考、营销策略以及人员储备。
在这个过程中,创始人不断证明自己最优秀,而团队成员尽管有着优秀的管理背景,也会在创始人的定位下成为旁观者和问题的提出者,而不是对企业任何问题都负有责任的合伙人。这样才会出现那个所谓“执行力差”的现象。
这样下去,随着企业的规模扩大、业务发展迅速,CEO会越来越难以应付不断出现的问题,而这时候最应该发挥力量的核心团队,可能就会成为善于指出问题,却不负责解决问题的隔岸观火者。
一个团队的建立,找到有经验有能力的专业人才仅仅是第一步。优秀的团队是一个主动承担责任、不断学习的团队,这要靠CEO建造团队的文化。
若CEO不断向团队证明自己是最优秀的,那团队就成为评判者和执行者,不可能承担重要责任;若是CEO能够信任团队,并支持每一位团队成员成为更优秀的管理者,团队就不仅仅会发现问题,还会主动解决问题;不仅仅接受工作任务,还能够寻求方法突破目标。他们与CEO的关系,不是“企业有问题,你要解决”,而是“企业有问题,你支持信任我们,我们来想办法解决”。这样企业的CEO,善于提问启发团队来解决,而不是相反。
经过如此这般“砥砺”,学霸CEO意识到,企业在变大的过程中,也要改变企业战略决策的方式,如设立战略决策委员会和薪酬决策委员会的架构,同时警惕个人自负带来的自我膨胀:“无论是成立决策委员会还是自我警惕,对于我的企业来说,都是为了规避系统性的风险,避免在重大问题上走错路。”
本文全文刊载于《中欧商业评论》2017年2月刊,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