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正生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20090001
张 璐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22100001
常艺馨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22080003
2024
年
9
月
2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我们对本次会议解读如下:
-
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在
9
月份召开,时点较罕见,且会议强调“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同于
7
月会议的“保持战略定力”,显示出稳增长政策加码的急迫性。
-
这主要是基于,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走弱,实现“
5%
左右”的全年实际
GDP
增速目标存在一定挑战。我们预计,三季度中国实际
GDP
同比增速在
4.4%-4.6%
之间,名义
GDP
增速可能回落至
4%
以下。考虑到四季度外需的不确定性增加,政府债剩余发行额度有限,中国名义
GDP
增速可能进一步回落。
-
会议提出“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可见“收储去库存并稳销售”应是现阶段稳地产的重点工作。
-
这主要是基于,
进入三季度,“5·17”新政对房地产销售的提振作用消减,且“去库存”积极效果较为有限。
9月以来,我们统计的61个样本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较2019-21年同期均值跌61.6%,弱于7月的-58.2%和8月的-55.5%,以及6月的-44.6%。据克而瑞统计,2024年8月重点30城中有21城住宅消化周期超过18个月“警戒线水平”,有23个城市住宅消化周期相比4月末拉长
。
-
9
月
24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已先行落地。
后续房地产政策的着眼点有四:
一是
“调整住房限购政策”,尤其是对一线城市;
二是
督
促商业银行落实已授信的
1.4
万亿“白名单”项目贷款;
三是
“
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例如,推广越秀地产在广州的“地票”置换方案,帮助企业改善土地库存结构,可以在不增加政府财政负担的情况下,实现房企土地资源的盘活与优化。
最重要的是
,
增加收储资金规模,优化收储相关措施。
可以期待的是,专项债支持收储,给予保障性住房贷款以中央财政贴息,将收储范围扩大至未竣工新房及二手房等。
-
会议更加关注消费与民生和收入的联动,提出“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相较于7月会议 “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增强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意愿”表述更加直接。
-
当下促消费政策着眼于补贴耐用品消费,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当期消费增加,实际上透支了未来的需求和增长空间。二是,政策仅支持部分商品,未享受政策补贴的其他商品消费可能被“挤出”。
我们认为,后续促消费政策将迎来优化升级,存在三方面调整思路:
-
一是,
扩展政策补贴范围,支持金额较小、具备黏性的服务类消费(上海宣布发放5亿元服务消费券),加大对商品消费的补贴力度。
-
二是
,关注重点人群,精准投放消费补贴,实现促消费和惠民生政策的有机结合。例如,聚焦青年群体,关注购房群体、农民工和新市民,对其发放大规模、有时效限制的消费券,释放“安家置业”的消费潜力。
-
三是
,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综合考虑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等因素,向各地拨付资金,鼓励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放松公积金提取和使用限制等,探索个性化消费支持政策,同时建立促消费政策的评估机制,表彰并推广实践中效果较好的政策。如本次会议的要求,“充分激发全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树好选人用人风向标,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
-
本次会议提出“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相比于7月会议的表述更短,也未提及地方债务化解相关内容。
-
今年以来,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不及年初预算安排(详见报告《还有哪些增量政策可以期待》)。
一方面
,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下滑,财政减收压力较大,制约支出力度。2024年前8个月,广义财政收入规模约17.45万亿,同比增速为-6%,而广义财政收入的两会预算相较去年决算增长2.5%。以预算增速和实际增速的差值估算,前8个月广义财政收入减收规模达到1.6万亿元。
另一方面
,
6
月以来,估算有
40%
的新增专项债用于存量债务化解,对经济增长的支持成色不足。
-
我们认为,
未来财政增量政策仍有加力加量的可能。
在资金体量方面
,为弥补财政减收缺口,我们预计,年内或有必要再发行1-2万亿规模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若考虑到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承压的现状,则可能需要有更大规模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让地方政府能够“轻装上阵”,进而“整装待发”。
在资金用途方面
,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可更多支持房地产收储,用于发放消费补贴,用于公共领域投资等,部分重点项目可给予中央政府贴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