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持续的供需错配,使光伏进入史上最强内卷,行业上演“冰火两重天”,多晶硅价格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产业链变化的晴雨表。
索比咨询价格追踪显示,
3月份是多晶硅价格的分水岭。
多晶硅价格在
持续数轮“降价→平稳”的博弈
后,4月份开始
大幅下降
,目前已跌破4万元/吨,n、p型料降幅均在40%以上,下游硅片、电池、组件价格也在持续跟跌,各环节
全部
跌破一体化现金成本。
通过梳理上半年组件中标详情,索比光伏网发现,
2024年上半年有超172GW光伏组件定标,其中:
价格方面,6月份n型组件中标均价0.809元/W,较年初同比降幅10%左右,最低中标价已来到0.7X元/W水平。
随着市场争夺战愈演愈烈,低价中标成为日常,利润空间不断压缩,我们不禁要问,组件价格底线究竟何在?
中电建、中核、绿发、大唐领衔
TOP7组件定标均超10GW
2024年上半年光伏组件公开定标规模超172GW,较去年同期增幅40%。首先,从招标方来看,超1GW的招标方有16个,且招标规模多比去年有所增加,还出现了绿发投资集团、北京京能集团、中国中铁、西安黄河光伏、金开新能等新晋企业。详情如下:
从已知公开的招标信息来看,
中国电建
上半年组件定标规模最大,一次性采购规模高达42GW。近日,中国电建公告,
截至2023年底,中国电建风电装机841.28万千瓦,同比增长9.97%;太阳能发电装机772.71万千瓦,同比增长189.66%,清洁能源占比达到84.6%,
公司2024年安排投资计划总额为1389亿元,其中新能源项目投资计划为811亿元。
排名第二的是
中核
,上半年组件定标18.13GW。截至2023年底,中国核电控股新能源风光在运装机容量1851.59万千瓦,其中光伏1256.44万千瓦,计划到2025末核电装机达到2600万千瓦,
新能源装机
达到3000万千瓦。
排名第三的是
绿发投资集团
,上半年组件定标16.26GW。据悉,中国绿发正努力打造低碳建筑产业链“链长”,目前公司已实现100%绿色建筑认证,共获得196项绿建认证,绿色饭店、绿色商业达到40家。6月18日,中国绿发投资集团下属的天津中绿电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成功获取
新疆10.3GW新能源项目建设指标,包括3个光伏项目,规模为8.3GW。
此外,大唐、华电、北京京能、华能上半年组件定标也超10GW,还有三峡、中国石油、华润、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能建、中国中铁、西安黄河光伏、南方电网、金开新能组件定标规模也超吉瓦。
通过分析各企业组件招标型号发现,n型技术已占绝对优势,上半年n型整体占比超8成,详情如下:
其中,
北京京能、中国石油、华润、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能建、南方电网组件招标型号均为n型,三峡
n型组件招标占比95%,
大唐、华电
n型组件招标占比近90%,
华能
n型组件招标占比80%,
中国电建
n型组件招标占比70%,
中核
n型组件招标占比55%。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电池效率以及n型技术的不断提升,央国企对组件招标需求功率提升至580W以上,业内专家认为,2024年底中版型光伏组件功率将全面进入600W+时代。
中标情况来看,上半年有约40GW组件明确公示了具体中标方和供货容量。从可查询到的公开数据来看,通威太阳能、隆基乐叶、一道新能、协鑫集成、晶科能源等企业的中标规模都在3GW以上,晶澳太阳能、正泰新能、大恒能源、英利能源、环晟光伏等企业也取得较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