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2017年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价格数据,CPI同比上涨1.7%,前值1.9%。PPI同比上涨5.8%,前值6.9%。
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评论:菜价暂时拖累通胀回升步伐。
猪价小幅回升难抵蔬菜大幅回落,食品重返通胀之路暂时受阻。11月食品价格同比增速-1.1%,较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变动的焦点仍在蔬菜和猪价。11月中上旬由于南方蔬菜供给充足,蔬菜价格普遍下跌,但下旬气温骤降导致蔬菜价格急剧上涨,拉高全月均价。但去年11月平均气温较今年同期仍偏低1度多,因此基数导致菜价同比较上月下降9.8个百分点至-9.5%。进入11月,生猪市场供给较为平稳,但由于南方进入制作腊肉季节导致需求出现上涨,直接造成猪价较上月小幅上行,CPI分项同比增速-9%,较上月相比小幅回升1.1个百分点。综合来看,即使猪价继续维持小幅上行态势,但菜价巨幅波动导致整体食品价格回升之路略有放缓。向后看,年末猪肉需求有望再度升温拉高猪价(短期波动不改明年震荡下行之势),同时气温再降拉升菜价。我们预计12月食品或重返通胀,对CPI上涨至2%以上形成支撑。
非食品再达年内最高值。
非食品同比较前月上升0.1个百分点至2.5%,其中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同比增速与上月持平,前期上涨势头较快的医疗服务分项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教育文化娱乐分项也较上月小幅回落。支撑非食品增速达到年内最高点的主要推动在于交通通讯价格。由于11月国内成品油价格出现两次上调,直接导致交通运输燃料价格同比涨幅较上月上升2.7个百分点。向后看,一方面国际油价尚有继续上行的空间,或致使交运价格继续上升;另一方面,企业盈利改善短期内不会停止,同时供给出清导致企业扩大资本开支的意愿较强,因此用工需求和工资支出的上升会对服务业价格有一定支撑。上述两点将对我们对明年非食品价格继续保持上升动能的判断予以支撑。
PPI
或已确立明显下行趋势。
供需缺口仍存推升工业品价格,基数致使PPI出现下行。PPI当月环比上涨0.5%,较前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一方面,11月PMI主要原材料购进指数连续第二个回落说明价格环比上涨动能有所减弱;另一方面,11月高频数据显示,钢铁、石油石化等价格仍处上涨态势,有色金属和煤炭价格小幅回落。但受制于基数影响,同比均出现回落。11月高炉开工率降至历史最低点(12月初仍在下滑),我们认为,冬季环保限产依然是限制供给的主要因素。同时,需求端表现良好确实体现出当前经济增长的韧性,因此供需错配的格局促使价格环比进一步上行。
从PPI生产资料大类来看,波动最大的上游采掘工业同比增速较上月下降3.9个百分点至10.8%,其中煤炭开采、石油天然气开采、黑色、有色同比增速分别为8.6%、20.3%、7.5%、13.5%。
原材料加工同比增速较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至9.7%,其中石油化工、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增速均较前月回落,分别为13.8%、23.9%、14.4%。
PPI
确立明显下行趋势或已明朗。
我们认为11月可能是确立PPI明显下行趋势的时点,12月PPI同比或继续下行至4.5%左右。展望明年,预计中国经济逐渐走向“新平衡”,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供需结构平衡关系的重新建立。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目前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其中关键在于供给质量的提升。经过前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治理,企业无效供给和低端供给出清程度得到长足进展,同时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进一步上升,两者均使得企业的供给质量将得到较大改善。因此在部分产业政策逐渐从“遏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转向为“适当鼓励先进产能”的背景下,供给水平将逐步提升。我们认为,2018年我国需求端大体保持平稳:地产投资在房地产长效机制建立、库存降至低位的背景下,回落幅度有限,制造业资本开支扩张,基建增速短期可能并不会受到今年PPP融资监管趋严的影响、增速或稳定在当前区间。综上,供给水平回升,需求大体稳定,预计明年工业品价格上行趋势将进一步趋缓,同比回落也将大概率成为定局。根据此前的判断,明年PPI中枢将在3.5%-3.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