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认为最好骑的小蓝单车在B轮融资失败后因资金问题破产,留下供应商货款和用户押金问题后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但人们心中从未忘记城市中的那一抹蓝。
1月9日,小蓝单车微博发出了一条公开信,告知所有的用户,小蓝单车又回来啦,小蓝单车将在滴滴出行中出现并继续运营。
这一消息让网友纷纷猜测难道小蓝单车已经被滴滴给收购啦?1月9日,关于“滴滴收购小蓝单车”的传闻随即被证实有误,实际只是“业务托管”,即
滴滴用户可通过滴滴APP骑小蓝单车。
滴滴方面称:“小蓝单车自上市以来,凭借流畅的骑行体验受到了大家的喜爱。我们期望通过此次托管合作,为大家留住这份蓝色的美好。”
对于用户最关心的押金、特权卡和充值余额等问题,滴滴也给出解决方案:1月17日起,小蓝单车用户的资金将转换成等值的滴滴单车券和出行券。
滴滴还表示,小蓝用户如果不接受前述转换方案,滴滴将继续与小蓝公司沟通协商其他解决方案。此外,在上述公告中,滴滴还表示近期将在滴滴APP内推出共享单车平台,汇集ofo、小蓝单车和即将上线的自有品牌。
小蓝单车CEO李刚曾发布声明称,已经通过各种途径个人筹措到部分资金,为小蓝单车野兽骑行的员工发放所欠工资,为供应商降低损失。
也就是说,小蓝单车把所有业务交给滴滴,用户的押金、余额等全部用出行券返还,这也意味着小蓝单车把自己的一切变相“卖给”了滴滴。
其实小蓝单车托管给滴滴对用户而言无疑是件好事,最好骑的单车又一次回归,城市中的那一抹蓝又将重现。另外,有着滴滴的支持和背书,用户用起来想必也十分放心。
但是,在滴滴和小蓝单车的公告中好像缺了点什么。公告中提到用户的押金、余额等资金处理情况,小蓝单车继续运营情况,似乎独独把用户隐私信息给忘记了,两边都未提及。
那么,问题来了,小蓝单车中的用户隐私信息是否也曾向滴滴公开呢?
小蓝单车是否可以直接给滴滴公开用户隐私信息呢?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在小蓝单车的登录页面,用户需要填写手机号码并用收到的验证码进行登录,而在最下面则有一行小字:“输入验证码表示同意《用户协议》”。
协议中明确表示,对于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鹿鼎科技将之归为非隐私信息,所以鹿鼎科技将提取、公开及使用。也就是说,用户在地图上的位置小蓝单车全都了解,甚至于可以知晓用户常常使用的路线以及地点。
而在小蓝单车的用户协议第二条“用户注册”中明确表示,为了更好的为用户服务,鹿鼎科技(小蓝单车公司主体)会收集用户隐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身份证号、地址、学校情况、公司情况、所属行业等等,并且会对用户信息保护。
在协议的第九条“用户个人隐私信息保护”中指出,一旦出现以下情况,鹿鼎科技可以未经用户同意便公开用户隐私信息。
其中一条就是“用户与本公司及合作单位之间同意用户个人隐私信息的使用公开达成约定,本公司因此向合作单位公开用户个人隐私信息”。也就是说,小蓝单车想要向合作单位公开用户个人隐私信息必须要和用户达成约定。
那么小蓝单车有没有向滴滴用户公开隐私信息呢?
答案不言而喻。若小蓝单车未向滴滴公布用户隐私信息,滴滴又将怎么对小蓝单车的业务进行管理呢?
那么,小蓝单车是否就用户隐私信息和用户进行协商呢?
目前似乎没有看到。
2016年11月,小蓝单车在深圳召开发布会宣布运营落地。根据官方数据来源,小蓝单车在全国累计投放了60万台车,最高峰时每日300余万日订单,有着2000万注册用户。
小蓝单车也确实不负所望,被称之为
“最好骑的单车”
,良好的用户体验让小蓝单车迅速崛起并试图弯道超车。
如今小蓝单车再次归来,用户依旧为它欢欣鼓舞。事实证明,用户的良好体验是最大的资本,小蓝单车曾经的飞速崛起和被滴滴接管业务再次证明了这点。
在这里,安在(AnZer_SH)想给小蓝单车和滴滴提个醒,在用户体验上为什么不继续做得更好呢,更好的骑行体验,更好的保护用户的隐私。
在大数据的形势下,用户个人隐私信息泄露尤为严重。在共享单车领域或多或少都有着这样那样的用户个人隐私信息买卖的情况,哪怕处于头部的摩拜和ofo也不例外。随着很多共享单车品牌的消亡,用户个人隐私信息也不知所踪。
对于用户个人隐私信息不正当收集或泄露等行为,政府正在逐渐加大管控力度。
1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就侵犯用户个人隐私问题首次约谈支付宝、百度、今日头条三大巨头。
信息通信管理局指出,对照《网络安全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24号)有关规定,三家企业均存在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规则、使用目的告知不充分的情况,要求三家企业本着充分保障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原则立即进行整改。
信息通信管理局已组织技术部门对相关手机应用软件是否存在侵犯用户个人隐私行为进行持续监测,并将加强对互联网服务信息收集使用规则告知、账号注销等环节的监督检查。一经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严肃查处并向社会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