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高盛之所以被广泛地誉为“宇宙之王(the Master of the Universe)”,是因为它在华尔街、乃至整个美国金融街无可匹敌的影响力。首先是高盛先进的软件系统,使其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远远快过竞争对手;其次,高盛在金融领域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美国政府;最后,高盛的高管们离职后,有不少在美国财政部门担任要职。
早在2000年,高盛在纽约总部的美国现金股票交易柜台就雇佣了600名交易员,依据投资银行大客户的订单进行股票交易。
但时至如今,这里只剩下两名股票交易员
毫无疑问,在200名计算机工程师的支持下,自动交易程序已经接管了纽约总部大多数的工作。上个月,在哈佛大学应用计算科学研究所举行的研讨会上,高盛首席副财务官及前首席信息官Marty Chavez向与会者阐明了这一点。
实际上,这些交易员的经历只是高盛在转型时期的早期案例。从计算机化交易的兴起开始,华尔街的金融公司们就无法逃避这一事实,但在过去五年中,该进程开始持续加速,越来越多人类曾经主宰的金融领域开始变革。
Marty Chavez
今年4月份,Marty Chavez即将高升成为高盛的首席财务官。他表示,包括货币在内的交易领域以及投资银行的部分业务领域都在迈向自动化,沿着股票交易曾经走过的路径前进。
创新工场AI工程院副院长王咏刚对DT君表示,2016年12月份高盛的行业报告就曾做出预测,到2025年,AI为金融行业产生的增值将达到每年 340 亿到 430 亿美金,其中的机会巨大。甚至可以说,金融行业是离AI大规模商业化最近的行业之一。
一家跟踪金融行业的英国公司Caolition表示,如今将近45%的交易都属于电子交易。除了后勤办公室的文员,华尔街的机器们也正在快速取代许多高薪人士。
根据Coalition的统计,全球最大的12家投资银行(高盛是其中之一)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平均薪酬和奖金为每年50万美元。Coalition研究主管Amrit Shahani表示,华尔街每年支付的薪酬中,75%来自这些高薪的“前端”员工。
毫无疑问,通过新兴技术削减投资银行家的数量也能为公司节约大量的成本。据统计,像在高盛这种级别的投行里工作的投资银行家平均年薪约为70万美元。而且在行情较好的时候,他们挣得远比这多得多。
王咏刚也指出,金融行业实际上完全满足大规模商业应用AI的两个重要条件。其一、数据的质量和数量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尤其强调的是整个数据流程和每日的数据更新,这决定了AI发展的基础是否牢固;其二,在所在领域有没有对问题的相对清晰的定义。
在顺序上,首当其冲被复杂交易算法所取代的是那些在市场上很容易确定价格的交易类别,比如股票交易。相比之下,虽然价格相对较为波动,包括货币和期货在内的交易领域其实也开始进入自动化时代。为了执行这些交易,算法被设计成尽可能去模仿人类交易者会做什么。
Coalition研究主管Amrit Shahani表示,高盛公司已经开始货币交易的自动化,并在过程中发现,4名交易者实际上可以被一名计算机工程师所替代。目前,高盛有约9000名计算机工程师,占高盛总员工数量的三分之一。
Marty Chavez更表示,接下来将轮到投资银行业务。在传统上,这一直以来属于需要比较强人际沟通技巧的销售能力和关系能力的范畴。虽然这些“造雨者”不会被完全取代,但高盛已经绘制了在任何一次IPO中所需要采取的146个不同的步骤,而许多步骤都是可以被“自动化”。
新兴技术越来越被高盛所看重,而Marty Chavez本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根据Chavez最近在高盛财报电话会议上的说明,他出任首席财务官是因为在风控方面的专长。而一般来说,首席财务官这个位置通常由会计专业的人来担任。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由数学和大量软件所支撑的”,Chavez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表示。
前不久,高盛推出了全新消费者贷款平台Marcus,是其向零售银行迈出的一大步,而该平台完全由软件自动管理,没有人工干预。该贷款平台有点像高盛内部的一个初创公司,而且仅在酝酿12个月后就推向市场。
高盛纽约总部交易大厅以前曾同时容纳600多位交易员,而现在则是人去楼空。这就是高盛越来越多的将技术引入日常业务的一个真实写照,也代表了,在新技术革命的历史交叉口,新兴技术即将全面改变金融行业是大势所趋。
来源:DeepTech深科技
延伸阅读:
高盛:金融帝国崛起之路
创立时间:1869年
总部地点:纽约曼哈顿
核心业务:投资银行、证券交易和财富管理
高盛这家公司创立于1869年,至今已运营147年。家族式经营、合伙人制度和轻资本运作是上市前高盛集团经营的主要特征。后期高盛引入了股份制度并完成上市,补充了资本,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创造了卓越业绩。金融危机后,虽然杠杆率较危机前大幅度下降,但是高盛专注投行业务和全球化运营的核心战略并未发生改变。受制于经济弱复苏和监管趋严,高盛发展也面临增长停滞和盈利下滑的挑战。
业务模式富有特色,管控高效,全球一体化运营:高盛作为独立投行模式的杰出代表,不但具有独特的业务模式和高效的管控架构;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全球一体化运营水平。从业务模式看,高盛深耕投行全产业链,业务条线清晰,收入以手续费为主,机构、投行、投资和资管四大条线贡献相对均衡。高盛集团的高效管控源于合伙人精神与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的完美结合、以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扁平组织架构和对中后台的大力投入。由于具有颇高的全球一体化运营水平,高盛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常年保持在40%左右。
高盛集团的四大业务
■投资银行
高盛集团向由企业、金融机构、投资基金和政府组成的多元客户群体提供广泛的投资银行服务,其中包括:就合并和收购、资产出售、企业反收购活动、风险管理、重组和分拆、公开发售和私募配售的债券和股票承销(包括国内交易和跨境交易),以及与这些活动直接相关的衍生工具交易提供策略咨询服务。
■机构客户服务
高盛集团促进客户交易,并在固定收益、股票、货币和商品市场提供做市服务,主要是与企业、金融机构、投资基金及政府等机构客户合作。向遍布全球的主要股票、期权及期货交易所提供做市服务,并向机构客户提供融资、证券借贷及其它机构经纪服务。
■投资与借贷
高盛集团通过投资与贷款向客户提供融资。这些投资及贷款一般属于长期性质。通过管理的基金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债务证券及贷款、上市及私募股权证券、房地产、综合投资实体及发电厂。
■投资管理
高盛集团向众多机构和个人客户提供横跨所有主要资产类别的投资管理服务和投资产品(主要通过独立管理账户及集合投资工具,例如共同基金和私募投资基金)。高盛集团也向高净值个人和家庭提供理财顾问服务,包括投资组合管理和财务顾问,经纪和其它交易服务。
高盛企业成长史
高盛公司成立于1869年,在19世纪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投资银行业务开始形成,但与商业银行没有区分。高盛公司在此阶段最初从事商业票据交易,创业时只有一个办公人员和一个兼职记账员。创始人马可斯•戈德门每天沿街打折收购商人们的本票,然后在某个约定日期里由原出售本票的商人按票面金额支付现金,其中差额便是马可斯的收入。
■1、股票包销业务使高盛成为真正的投资银行,公司从迅速膨胀到濒临倒闭
后来高盛增加贷款、外汇兑换及新兴的股票包销业务,规模虽小,却是已具雏形。而股票包销业务使高盛变成了真正的投资银行。
在1929年,高盛公司还是一个很保守的家族企业,当时公司领袖威迪奥•凯琴斯想把高盛公司由单一的票据业务发展成一个全面的投资银行。他做的第一步就是引入股票业务,成立了高盛股票交易公司,在他狂热的推动下,高盛以每日成立一家信托投资公司的速度,进入并迅速扩张类似今天互助基金的业务,股票发行量短期膨胀1亿美元。公司一度发展得非常快,股票由每股几美元,快速涨到100多美元,最后涨到了200多美元。但是好景不长,192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华尔街股市大崩盘,使得股价一落千丈,跌到一块多钱,使公司损失了92%的原始投资,公司的声誉也在华尔街一落千丈,成为华尔街的笑柄、错误的代名词,公司濒临倒闭。这之后,继任者西德尼•文伯格一直保持着保守、稳健的经营作风,用了整整30年,使遭受“金融危机”惨败的高盛恢复了元气。60年代,增加大宗股票交易更是带来的新的增长。
■2、反恶意收购业务使高盛真正成为投资银行界的世界级“选手”。
70年代,高盛抓住一个大商机,从而在投资银行界异军突起。当时资本市场上兴起“恶意收购”,恶意收购的出现使投资行业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格局,催发了新的行业秩序。高盛率先打出“反收购顾问”的旗帜,帮助那些遭受恶意收购的公司请来友好竞价者参与竞价、抬高收购价格或采取反托拉斯诉讼,用以狙击恶意收购者。高盛一下子成了遭受恶意收购者的天使。
1976年,在高盛的高级合伙人莱文去世后,公司管理委员会决定由文伯格和怀特黑特两人共同作为高盛产业的继承者。刚开始,华尔街的人们都怀疑这种两人共掌大权的领导结构会引发公司内部的混乱,很快他们发现他们错了,因为两位新人配合默契,高盛也由此迈进了世界最顶尖级的投资银行的行列。
文伯格和怀特黑特早就认为公司管理混乱,表现为责权界定不清晰,缺乏纪律约束,支出费用巨大。比如多年来,每天下午4:30,都会有一辆高级轿车专门负责接送合伙人。新领导人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贴出了一条简明的公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惯例——4:30由轿车接送——将不再继续,即日生效。”自此以后,合伙人的等级特权将不复存在,费用支出也受到监控,每天下午4:30也不再是一天工作的终结,而是下午工作的中段时间。尽管起步缓慢,文伯格和怀特黑特公司在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所取得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兼并和收购业务的发展。以前,一家公司如果有意向收购另一家公司,它很可能会尽量吸引或说服对方同意,绝不会公开地强行兼并。但到了70年代,一向文明规范的投资银行业在突然间走到了尽头,一些主要的美国公司和投资银行抛弃了这个行业传统。1974年7月投资银行界信誉最好的摩根斯坦利首先参与了恶意收购活动。当时摩根斯坦利代表其加拿大客户国际镍铬公司(INCO)参与了企图恶意收购当时世界最大的电池制造商电储电池公司(ESB)的行动。ESB在得知摩根斯坦利的敌对意图后,打电话给当时掌管高盛公司兼并收购部的弗里曼德,请求帮忙。第二天上午9点,弗里曼德便坐在位于费城的ESB公司老板的办公室。
当他得知竞购价格是每股20美元(比上一个交易日上涨9美元)时,建议ESB用“白衣骑士”(受恶意收购的公司请来友好的竞价者参与竞价,以抬高收购价格)的办法对付INCO,或进行反托拉斯诉讼,在高盛公司和“白衣骑士”联合飞机制造公司的协助下,INCO最终付出了41美元的高价,ESB的股东们手中的股票则上涨了100%。从这件事开始,在一次又一次的收购与反收购斗争中,首先是摩根斯坦利,然后是第一波士顿都充当了收购者的角色,而高盛公司则是反恶意收购的支柱。
INCO和ESB之间的斗争给了高盛公司在这一方面成功的经验。同时也是好运来临的良好征兆。人们认为高盛公司是具备实力的,呈上升状态的和小型、中型公司以及进入《财富》500强的大公司并肩战斗的企业。因为突然之间,美国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对恶意并购恐惧到了极点,除了一些最大的公司,其他公司都觉得难以抵挡恶意并购,于是高盛成为了他们的合作伙伴。当然,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高盛经常要几度登门拜访,对方才愿意接受高盛的服务。1976年7月,阿兹克石油公司受到了敌对性攻击,但是他们对高盛的服务丝毫不感兴趣,他们请来了律师,并初步控制了事态。弗里德曼建议重新考虑一下自已的决定,并告诉对方高盛的工作小组正在前往机场的路上,几个小时以后就可以和他们进行私下协商。弗里德曼后来说:“我们火速赶到机场,直飞达拉斯,但对方仍然不愿会见我们,于是我们就在他们公司附近住了下来,然后进去告诉对方一些他们没有考虑透彻的事情,但是得到的回答是‘我们不需要你们的服务’。我们说:‘明天我们还会回来’。以后我们每天到附近的商店买一些东西,让他们知道我们坚持留下来等待消息。”最后阿兹合克公司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感到了高盛公司的执着精神,同意高盛公司为其提供服务。
参与恶意并购使摩根斯坦利获得了破纪录的收入,但是高盛公司采取了与其截然不同的政策,拒绝为恶意收购者提供服务,相反,高盛会保护受害者。许多同行竞争对手认为高盛这一举动是伪善行为,目的是引人注目以及笼络人心,而高盛却认为他们是公司对自己和客户的长期利益负责。反恶意收购业务给高盛投资银行部带来的好处是难以估量的。在1966年并购部门的业务收入是60万美元,到了1980年并购部门的收入已升至大约9000万美元。1989年,并购部门的年收入是3.5亿美元,仅仅8年之后,这一指标再度上升至10亿美元。高盛由此真正成为投资银行界的世界级“选手”。
2016年底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任命高盛总裁兼COO,科恩(Gary Cohn)为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这也是白宫中对经济决策最具影响力的职位。
当然,“高盛帮”的实力远不止于此——候任美国财长努姆钦(Steven Mnuchin)曾为高盛高管,总统首席战略专家和高级顾问班农(Stephen Bannon)、副财长的热门人选斯卡拉姆齐(Anthony Scaramucci)都曾为高盛银行家。未来高盛集团发展会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陆家嘴投行
编辑:MF巧克力豆
金融先生
www.mrfinance.com.cn
早鸟报名优惠计划|你的暑假实习我帮你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