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冀说科技
我是老冀,关注IT行业的大事小情,关注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关注中国企业的成长,有事请直接给我发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老冀说科技

为什么智能音箱在中国不普及

老冀说科技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8-06 21:5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8月 5-6 日连续两天,老冀参加了极客公园举办的奇点创新者峰会,这也是中国最关注技术前沿的大会。


不出老冀所料,峰会第二天的新视野论坛上,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是人工智能(AI)。而智能音箱又是热点中的热点,先后有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陈丽娟、出门问问创始人兼 CEO 李志飞、 Sugr 米唐科技创始人兼 CEO 宋少鹏、 BroadLink 创始人兼 CEO 刘宗瑞等嘉宾上台做主题发言,他们无一例外地,都重点谈了智能音箱。


那么,既然产业界这么关注智能音箱,为什么在消费者这一端却少人问津呢?一般来说,美国互联网有什么火了,咱们中国很快就会有类似的产品也火起来。而亚马逊早在2014年 11 月就推出了 Amazon Echo ,并且在一年后就火遍了全美。而直到如今,即使是老冀周围的科技圈人士,很多人家里也没放个智能音箱,有人甚至都没听说过这个东西。这又是为什么呢?

Sugr米唐科技创始人兼 CEO 宋少鹏对此挺有感触,因为他们推出的方糖音箱( Sugr Cube )同时在中美两国销售:方糖音箱是中国首个通过亚马逊认证的智能音箱,放在亚马逊的美国商城里销售;在国内 Sugr 米唐科技则与腾讯云合作推出了国内版的智能音箱。


Sugr米唐科技创始人兼 CEO 宋少鹏

既然是音箱,首先能够干什么呢?当然还是听音乐。目前在美国市场上,Amazon Echo已经能够通过 Alexa 平台获得数不清的技能( Skills ),以至于无所不能。不过, Amazon Echo 在最开始冷启动的时候,还是靠的音乐:依靠最低只有 49.99 美元的价格、亚马逊商城首页的狂推,再加上亚马逊拥有的海量数字音乐资源, Amazon Echo 才得以火了起来。


那么,如果中国版的智能音箱也主打音乐,是不是就能火起来呢?宋少鹏认为即使同样是听音乐,中美的消费习惯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美国人号称长在轮子上,他们已经习惯了在汽车上开着收音机,听着电台的音乐。因此,他们听音乐的方式是习惯于被动推送,歌单、流媒体。对于美国家庭来说,音箱几乎就是个刚需,因为他们希望车里、家里都能够听到音乐。由于美国人已经习惯被动式听音乐,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去找某首歌,对于智能音箱语义理解的要求也就不高。

而中国人是从听卡带、听Walkman成长起来的,会主动地选择歌手和歌曲,更习惯于点播模式。具体到智能音箱上面,对于语义理解的要求也就要高得多。

即使如今已经进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中美的消费习惯仍然有很大的不同。以美国最流行的音乐APP Spotify和中国的 QQ 音乐相比, Spotify 的搜索功能被隐藏在了二级菜单里面,音乐播放界面也非常简洁;而 QQ 音乐的搜索功能放在了首页的明显位置,音乐播放界面既有歌手介绍,还有歌词。

所以说,如今只是Copy to China已经不行了。要在中国市场上做消费产品,还得先了解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如果希望与老冀有更多交流,请长按并添加以下二维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