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精读
跟着我,选好书,读好书,用好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龙岩图书馆  ·  活动报名 | ... ·  2 天前  
十点读书会  ·  黄圣依,不会离婚的 ·  4 天前  
慈怀读书会  ·  95岁南怀瑾:中年以后,这种养生方式不可不知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精读

9分钟看完《思考,快与慢》,体验一次思维的终极之旅

精读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2-04 19:53

正文

【精读君曰】


你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吗?你知道你的大脑受什么控制吗?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将带你体验我们大脑中“系统1”与“系统2”在我们作决策时是怎样影响我们的。




九分钟看完《思考,快与慢》


(本文已获授权转载,来源一只水饺跳过去,微信公众号ID: aiyuedu_xmu)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但事实真是这样吗?熟悉我写作套路的同学……哦不,是思路,思路!



好吧,我们开门见山,答案是不一定,请看下图:


这幅图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两条不同长度的水平线,两端有朝向不同方向的箭头,并且上面那条线明显比下面那条长。这是你所看到的内容,而且你肯定相信自己的眼睛。


但是,如果你曾经见过这幅图,就会认出这便是著名的缪勒—莱耶错觉图,事实上图中两条直线是等长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答案就在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书里。


《思考,快与慢》是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经典作品,曾入选《纽约时报》2011年度十大好书,刚上市便连续20多周蝉联亚马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20名。作者更是牛得不行,作为一名心理学家,竟然凭借本书的研究内容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果然印证了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厨子不是好司机,哈哈。。


本书内容总共分为五个部分,主要讲述的是人类思考活动快慢双系统的基本运作原理,并进一步研究了人们是如何通过双系统进行判断和决策的,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为我们揭示了众多大脑思考的局限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不理智行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本干货满满的书。


一、系统1,系统2


对于人类的思考活动,心理学家认为存在两种模式,他们将其命名为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系统2则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问你2+2等于多少,你会很快地反应出4这个答案。但我要是问你23×36等于多少,那你就得进行一定程度的计算了。在这两种情况下,前者是系统1的自主反应,而后者需要系统2集中注意力进行深入地思考。因此系统1又被称为快思考,而系统2则被称为慢思考。


除了运算以外,生活中还有许多运用这两种不同思考方式的例子。比如中国的首都是哪里、确定两件物品孰远孰近以及理解简单的句子,这些都是系统1自主运行的结果。而像比较两部手机的优缺点、数出这篇文章中“的”字出现的次数和保持比平常快的步行速度等等,则是系统2工作的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系统1与系统2分工合作,使得我们能够高效地思考。那么,这两种思考模式中哪一种是主角呢?从上面的描述中你可能会认为是系统2,因为计算23×36显然比计算2+2要牛逼得多。但实际上主角却是系统1,为什么?原因就在于系统2的思考需要消耗能量。


我们的大脑倾向于自我保护,会尽量避免有难度的思考,因此系统2是懒惰的。正常情况下由系统1对日常的一些决策进行处理,只有当系统1遇到麻烦的时候,系统2才出面解决。比如前面提到的复杂乘法计算,系统1搞不定,这时候尽管要消耗能量,系统2也需要出马。


明白了双系统的工作原理后,我们再来看几个有趣的现象。


1、瞳孔指示器


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实际上瞳孔才是。研究表明,瞳孔是大脑运转情况的灵敏指示器,它在人们解决更为困难的问题时扩散得更大。


发现什么没有?思考能美瞳啊!难怪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呢,原来是这个意思,古人可真厉害!



2、启动效应


如果你脑海中此时有“喝”这个概念(不论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恰好此时有人低声跟你说了“汤”字或者在你前面远远的地方放上一碗汤,你肯定会比平时更快地意识到“汤”这个字。


这便是启动效应,你一开始不会想到“喝水”、“喝可乐”等字眼,而是先想到“喝汤”,正是因为“汤”已经事先在你大脑中形成了印象,这是系统1直觉思考的结果。我们来看一下维基百科对这一概念是怎么定义的:


Priming is an implicit memory effect in which exposure to one stimulus influences the response to another stimulus.

也就是说启动效应是指由于之前受某一刺激的影响而使得之后对同一刺激的知觉和加工变得容易的心理现象,我们再来举个更好理解的例子。


如果在你面前放一个苹果,然后问你和“苹果”同类的有哪些,你会回答梨子、香蕉、葡萄等水果。但要是在你面前放的是苹果手机,再问你同样的问题,你的回答就会变成三星、小米、华为等手机品牌,真是很有趣的一个现象。


3、眼见即为事实


正如我们文章开头提到的,你眼睛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情况。但由于大脑中自主运行的系统1的存在,使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犯一些直觉性的错误,根据有限的引起印象和直觉的信息过早地下结论。


解释这一现象最好的例子莫过于“别人家的工作”了。所谓别人的工作都是好工作,你看到互联网行业工资高,却没有看到他们疯狂的加班;你羡慕公务员、国企的稳定,却不知道他们或许正在因没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而悔恨;你羡慕自由职业不用朝九晚五,却看不到他们正在因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而焦虑。


所以,你看到的都只是冰山一角,却看不到冰山下面那更大的部分。对此,作者说:


我们经常考虑不到自己有可能尚未掌握对判断起决定性作用的那份证据,却总是认为眼见即为事实。


二、启发法与偏见


由于系统1非常擅长自动且毫不费力地识别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即使有时这种关系并不存在,它也会这样认定,因此这就容易导致启发法与可得性偏见问题。那么,什么是启发法与可得性偏见呢?我们来看一下作者是怎么说的:


对于有难度的问题,我们的大脑总是很难快速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此时系统1就会找到一个相关问题来回答,这个问题比原来的问题更容易作答。我把这种回答一个问题而绕开另一个问题的做法叫做“替代”。


坑爹呢吧!写了这么一大段也没提到启发法啊!


哈哈哈……别急,事实上“替代”这一概念就是启发法和偏见研究法的核心内容。所谓的启发法就是你为了回答一个困难的“目标问题”而去寻找另一个简单的“启发式问题”的一种方法。


比如我问你,你对这一周的工作满意吗?对于一周这个时间跨度,你可能要从星期一想到星期五的工作情况,然后总体做个评估,这样显然很麻烦。所以,快速思考的系统1就会只考虑当前的工作情况,因此如果你今天刚被领导批评,即使前几天表现不错,你也会回答不满意。这就是启发法,即用当前工作满意度去替代这周的工作满意度。


与其他判断启发法一样,可得性启发法也是用一个问题代替另一个问题。作者将其定义为通过“实例呈现在脑中的轻松程度”来判断概率的过程。


举个例子,比如你觉得被闪电击中死亡的概率大还是食物中毒死亡的概率大?如果你这时候能想到很多被闪电击中死亡的案例而食物中毒致死的例子寥寥无几,那么你就会认为被闪电击中死亡的概率更大。


但是,如果另一个人经验恰好和你相反,看过许多食物中毒死亡的案例而没看过闪电致死事故,那么他就会得出和你完全不同的结论。其实这就是可得性偏见,回答的结果依赖于自身的经验,是不是感觉很有意思。


当然,本章的内容除了启发法与偏见之外还有两个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效应,下面我也来介绍一下。


1、锚定效应


所谓锚定效应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


比如你去商店买衣服,看中了一件衬衫,如果价格标签上写的是100元,那么你对这件衬衫的价格估值就会略低于100元,正常在80元左右。但是,同样一件衬衫,如果标签上写的是500元,你还会在跟店主讨价还价时说80元吗?那铁定得被赶出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你对衬衫的估值就会按照价格作出相应的调整,一般情况下是450元左右。


这就是锚定效应,高锚定值会让你产生高估测值,而低锚定值则产生低估测值,通俗来讲就是一种先入为主的现象。


2、回归现象


在工作中很多领导认为,批评比表扬更有用,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研究表明,员工的表现会呈现出一种回归平均值的现象,即一段时间的良好表现之后往往会带来另一段时间的较差表现。


由此就导致了一个现象,表现好受到表扬后随之而来却变差,而表现差被批评后接着就变好了,所以领导们就形成了这样一种误解:表扬没用,批评才有效。但其实这只是回归效应而已,即使什么都不做也是同样的结果。


如果领导们都能明白这个道理,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三、过度自信与决策错误


由于本章内容不是重点,这里我只简单提一下两个比较有用的结论。


首先,专家的预测不可信。用作者的原话来说就是——专家预测的准确度比不上扔飞镖的猴子。


哈哈哈。。教授你这样真的好吗!以后你让专家们靠什么吃饭。。


但话说回来事实就是如此,未来不可预测。如果你炒股或者炒房,不要轻信所谓专家的预测,有时候还不如你自己的直觉来得准。


其次,过度乐观不可取。最典型的就是“90%的司机都相信自己的车技要高于平均水平”这一现象了。过度乐观的原因在于系统1固守眼见即为事实原则。我们只重视自己已知的,却忽视自己未知的,因此我们对自己的信念过度自信。


四、选择与风险


经济学领域有一个著名的假设,即经济人,他假定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是理性的,可以做出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但心理学领域则不这么认为,由于系统1的存在,人类的世界观受制于眼见即为事实原则,因此他们的思考不能像经济人那样有一致性和逻辑性。


正是在这种不同认识的前提下,作者对经济学领域的风险与选择理论提出了挑战,认为面对风险,我们不是理性的经济人,并与研究伙伴阿莫斯一起提出了著名的前景理论,从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那么,什么是前景理论?在正式介绍它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著名的伯努利效用理论。


伯努利认为,影响人们进行决策的并不是期望值,而是期望效用。为了方便理解,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个表格:


从中可以看出财富的边际效用递减,如果有两个选择:1、相同的概率获得1万元或者5万元;2、确定能获得3万元。你会选哪一个?若用期望值来决策,两种选择是一样的,期望值都是3万元。但方案1的期望效用是10×50%+60×50%=35,方案2则为45,因此绝大多数人会选择方案2,即确定获得3万元。


伯努利的期望效用理论所提出的边际效用递减可以解释风险规避问题——即人们一般愿意选择确定事件而非具有相同或稍高预期值的风险收益。但同时这个理论存在严重缺陷,而作者针对这一缺陷提出了新的前景理论。


假设我和你现在都有3万元,但从前我有1万元,而你有5万元,那么我们是不是一样高兴?根据伯努利的理论,我们现在都具有45的效用值,所以应该一样高兴才对。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我会比你快乐得多,这就是前景理论的观点,评估财富效用需要考虑不同的参考点。


同样,对于个人风险选择的影响也是如此。如果我现在有1万元,你有5万元,然后让我们从以下两个事件中选择一个:1、拥有1万元与拥有5万元的概率相等;2、肯定能拥有3万元。


用伯努利的理论来看则我们都会选择方案2,但前景理论则得出不同的结果。首先于我而言肯定会选择拥有3万元,但如果你选择拥有3万元则必定会损失2万元,这时候你更可能愿意赌一把去选择方案1。


那么你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原因就在于损失厌恶即人们对亏损的反应比对盈余的反应大得多。简单来说,就是你丢失100元的痛苦要远远大于你获得150元的快乐。研究表明,如果想要平衡100元的可能损失,你需要得到的最少收益一般在200元左右,是损失的2倍。


所以,前景理论认为,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而在面临损失的时候则是风险偏爱的。


损失厌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禀赋效应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


至此我们就差不多把本书最重要的内容——前景理论介绍完了。正如作者所说的,如果说前景理论有一面旗帜的话,上面画的肯定是表明盈与亏心理学价值的图,因为盈与亏正是前景理论中的价值“载体”。这是其与伯努利理论的本质区别,在伯努利理论中,财富状态才是价值载体。


五、两个自我


所谓的两个自我即经验自我与记忆自我,如何理解呢?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你听一首歌,前面的绝大部分十分优美,但在结尾的一小段出现了难以忍受的噪音。那么,如果这时候问你这首歌如何,你多半会回答很糟糕,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就在于你根据记忆自我做出了判断。我们在经历某件事的时候,实际经验与记忆之间是有偏差的,大脑会选择记住一部分东西,但是我们经历的却比记住多得多。那么,为什么不记住前面音律优美的部分而偏偏要记住结尾糟糕的部分?


说实话,这还真不是你能决定的,因为自主运行的系统1的存在使得你的大脑会选择记住该段经历的最高潮部分或者最后部分。因此,如果高潮或者最后的部分是糟糕的,即使前面体验很好,最后你也会认为这段经历不理想,这其实就是作者所说的峰终定律与过程忽视。


由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最厉害的人物往往要放在最后压轴出场了,简直满满的套路,哈哈。。


后话


到这里我想你应该能明白为什么我会说这本书干货满满了,这是我到目前为止写过的最长的一篇文章,如果你能全文看下来,那么绝对收获巨大。但我更推荐你亲自去看一下这本书,因为即使我已经写了这么多,还是有许多知识无法囊括在内。比如典型性偏好、认知放松、光环效应、曝光效应、框架效应等等都是非常有趣的一些现象。


就以曝光效应为例吧,它告诉我们,如果你想让一个女孩子(男孩子)喜欢你,那么就多出现在她(他)的面前,因为重复能引发放松状态和令人舒心的熟悉感。


不过有一点还是要吐槽一下,那就是这本书的翻译实在太烂了,许多地方不得不多看几遍才能理解,并且书还很厚,因此你很容易读不下去。如果你在看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这个问题,那么希望我这篇文章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点击直达《成长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