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保险需求大增
北京一家滑雪场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滑雪是高危险运动项目,为了确保游客的安全,我们的会员卡都包含一份保险。旅游年卡则不含保险,需要用户花10元自行购买。”
保险成为各大滑雪场的标配。 聂国春/摄
带着孩子来该滑雪场滑雪的林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各大滑雪场基本都有场地责任保险,但该保险只是基础保障,自己还会给孩子购买保障滑雪等高风险运动的个人运动意外保险。
滑雪爱好者小英告诉记者,去年冬天她在长白山万达滑雪时摔了一跤,先在雪场的医务室检查,后又坐雪场的120救护车到几十里外的县人民医院治疗。“雪场的保险免赔额是500元,超过部分赔付60%。还好,我提前购买了冰雪游旅行险,免赔额只有100元,超出部分100%报销。”小英表示,有了保险安心多了。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有关冰雪运动的保险主要有公众责任险、特定场所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团体意外伤害保险、滑雪旅游意外险等10余个险种,为场所建设及运营、活动组织、设备制造以及冰雪运动参与者等各类群体提供全面风险保障。部分保险公司推出的运动保险产品,主要承保滑雪、滑冰等高风险运动,保障责任涵盖意外受伤产生的医疗费用、紧急救援服务、雪具损失等。
惊险刺激的雪坡冲刺。 王文郁/摄
保险行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随着消费者保障意识的增强,在参与高风险运动前购买相关的意外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消费习惯,购买相关险种的消费者以90、95后的年轻群体为主。
多项举措
保障冰雪经济发展
保险产品创新大有可为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引导保险机构创新开发冰雪相关保险产品”。
记者注意到
近年来各大保险机构采取多项举措
保障冰雪经济发展
平安财产黑龙江分公司在黑龙江各地市成立13个工作小组,梳理滑雪场、景区等652家冰雪企业的保险需求,针对开发黑龙江特色的冰雪旅游宝、民宿保及洗浴安心保等保险产品,2024年共承保个人游客26万人次,企业4450家,提供风险保障1.11万亿元,为2071人次赔付1099万元。平安产险还为即将到来的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提供总保额超600亿元的一揽子风险保障方案,涉及财产类、财务损失类、责任类、人身类等四大险种。
在护航冰雪消费方面,国寿财险黑龙江分公司围绕支持冰雪经济,主动提供投保门槛较低、价格实惠、保障责任简单明确的保险产品,并结合实际对产品及条款进行迭代升级,不断提升保障范围和水平。2023年11月以来,该公司承保旅游景区和冰雪娱乐场馆公众责任险、旅游车辆道路客运承运人责任险、旅行社责任险、旅游意外险,以及与旅游相关团体的团意险等,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近80亿元。
人保财险开发了滑雪场公众责任险、“优游保”境内旅游保险,为冰雪爱好者提供意外受伤及身故保障。阳光财险黑龙江省分公司则推出研学旅行意外险产品,为冰上训练研学学生提供风险保障。
不过,多位保险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市场上的冰雪运动保险产品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现象。由于冰雪运动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保险公司缺乏足够的历史风险数据,给冰雪专属保险产品的精算定价带来了挑战。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无论是冰雪运动保险业务的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未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保险业不仅要创新产品,还要在机构设置、产业创新、科技赋能等多个角度发力。
冰雪保险
该如何选择?
看清保障按需选购
面对市场上各种冰雪保险
消费者该如何选择?
保险代理人甘林说
投保滑雪保险
主要看3个维度
即基础责任、加分保障和增值服务
基础责任主要是指意外伤害医疗保障。
由于冰雪运动风险较高,大多数滑雪保险产品仅限社保用药范围,少数产品可以赔付自费药,个别产品可以保障自费项目。不同产品的免赔额也有不同。如果住院治疗,不同保险产品在住院津贴方面存在差异,有些产品单次住院的天数也有限制,消费者投保时要看清。
加分保障主要包括急性病保障、滑雪设备和个人责任保障。
“大冷天去外地滑雪,患急性病的风险不可小觑。”甘林说,雪板、雪鞋、电子摄像机等滑雪设备一般比较贵,对滑雪发烧友来说,买份保险更安心。个人责任则相当于车险的三者险,非常重要,具体投保额度因地区而异。
增值服务主要是指救援服务。
甘林说:“如果是在本地滑雪,保险中包括三五百元的救护车费用就行。消费者如果是去外地偏远地区滑雪,救援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去国外滑雪。”
保险行业相关人士提醒说,消费者在选购相关产品时要仔细查看保险条款、保障范围、免责条款等。在保证意外医疗保额的前提下,消费者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关注猝死责任、交通意外、航班延误、三者责任等保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