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摄影讲评
点评摄影作品,提升摄影技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摸摸艺术书  ·  全面解读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 ·  昨天  
旅拍誌  ·  广末凉子的20岁写真,真好看啊! ·  6 天前  
旅拍誌  ·  这些电影里的秋天,太美了! ·  4 天前  
摸摸艺术书  ·  Morgan Ashcom:What ... ·  3 天前  
摸摸艺术书  ·  拉里·苏丹:来自家庭的照片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摄影讲评

好难,谁能看出这组片的问题?

摄影讲评  · 公众号  · 摄影  · 2017-01-15 20:41

正文

.................................

作者提问


徐老师,”摄影讲评“做的非常好,喜欢老师的心里话,下面的片子想请老师点评,谢谢哦,组照难以把握,一是选片,让哪些片子进入组照,选片依据什么标准进行?二是文字部分,需要遵守什么原则?

 

被点评的组照:2016抗洪救灾之大后方——灾民转移安置


1.暑期的学校成了灾民安置点,来自前江村的百余灾民被安置在这里。



 2.图为用课桌椅围城的临时床铺。夜晚有少量蚊虫,志愿者每天按时分发蚊香、花露水等用品。


3.排队取餐,政府免费提供每人每天40元的用餐标准。每餐三菜一汤,荤素搭配。


4.医务人员昼夜在岗,为灾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5.老家被淹,进出均要涉水,大部分灾民开始烂脚丫,医护人员正在给患者涂抹炉甘石药液。


6.白天青壮年都去城里讨生活去了,老年人悠闲的安排着自己的生活。


7.为防止病菌滋生,诱发疫情,每天早晚各全面消毒一次。


8.肠癌晚期患者,刚刚做完手术,已经花了6万,这是已经报销后,患者付出的数额,医院又在催费,医院采取阶段结算或者出院结算的方法,报销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世代靠地生活的农民,不堪重负只好忍着剧痛回到安置点,刀口处还在渗血。图为女儿指着父亲疼痛的地方。


9.在安置点已经过去了半月,洪水渐渐消退,村部已经发出了回迁函,图为村长在布置第二天回迁的具体工作。


10.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捐赠的救灾物品被一一发放到灾民手中。

 

 


...................................... 

徐晓刚讲评

 

这组作品初一看,会觉得挺好啊,但好到什么程度呢?如果把好分为上中下三层,我觉得这组在中间。

 

凭什么这样说呢?本组照片拍得中规中矩,图片说明也是一样中规中矩,基本把各方面都拍到了,想全了,但是没有做到张张动人,其中更没有一张是特别动人的。

 

那什么照片才叫动人?我认为是流露真情而又出乎意料的。情要体现在照片里,不能只写在图片说明里。比如您的图片说明“排队取餐,政府免费提供每人每天40元的用餐标准。每餐三菜一汤,荤素搭配”,看文字其实福利不错,我读着也很感动。可照片您拍一个食堂大场景,虽然规规矩矩,但读者看图是看不出来感动的。照片有情才能感人,出人意料才能吸引人。什么是出人意料呢?您照片里拍到的安置点村民获得了外界支援的方便面,露出笑容,这不意外。我们回想一下汶川地震,当时有多少新闻照片,但最感人的、传阅率最高的一幅,就是时任《绵阳晚报》摄影部主任的杨卫华的《敬礼娃娃》。这个场景就包含着“流露真情、出乎意料”两个要素。

 

《敬礼娃娃》  杨卫华  摄


杨卫华是第一时间进入汶川地震重灾区北川的摄影记者,在最初的六天里五进北川县城;他记录着最前线的抗震救灾情况,自己也在努力参与救援;最危急关头,他三次登上唐家山堰塞湖坝顶;一片废墟上,一群解放军战士用一副简易担架抬出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刚从废墟中重生的小男孩,忍着疼痛举起右手,给解放军叔叔们一个标准的敬礼。这是抗震救灾过程中,一幅感动了无数人、让无数热泪流淌、让无数希望沸腾的照片。他拍下了一个小孩子的敬礼,共和国的上将为此向他致以军礼。

 


我引用一段新闻。重温这幅照片的拍摄过程,遗憾的是,2015年2月26日下午14时55分,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敬礼娃娃”新闻图片的作者杨卫华,因患肝癌在绵阳中心医院与世长辞。

 

曾拍下512地震“敬礼娃娃”感人一幕摄影记者杨卫华病逝

华西都市报2015-02-26



“不要命,我也要上楼取相机”


“5·12”大地震发生时,经历过1976年松潘地震的杨卫华,很快反应过来这是震级很高的大地震。杨卫华当时没有带摄影包,赶到自己家楼下时,所有人都往楼外跑,保安已经封闭大楼入口。杨卫华不顾一切地往楼上冲,要拿到自己的相机。保安紧紧抱住杨卫华:“杨哥,你不要命了!门都关好了的,家里东西不会丢的!”杨卫华使劲掰开保安,大声喊:“不要命,我也要上楼取相机!”

保安放开了手,杨卫华在黑暗中一口气冲进三楼的家,从已经狼藉一片的家里拎出自己的摄影包,然后迅速下楼。摄影包里,有三个镜头、一个相机机身,还有一瓶患有低血糖的杨卫华经常需要饮用的葡萄糖“盐汽水”。


“再危险,我也要去北川”


电话已经打不通了,杨卫华凭着20年摄影记者的职业敏感,直奔绵阳市中心医院。很快就有外地伤员送来医院,并很快有人伤重不治。杨卫华再次意识到这次地震的危害极大。他马上赶往另一个目的地——绵阳市委大楼。


再上车时,下午3点30分,从车载的收音机里传来附近城市德阳市广播电台的广播:“大地震袭击了四川西北部,震级极高。”


市委正组织力量前往各县。杨卫华想办法挤进了开道车。没想到走到了半路,道路被巨大的落石阻隔,一路能看见被巨石砸中的车辆和人员。车队只好返回,晚8点到达安县附近。


杨卫华赶紧回到报社,但第一批采访组里没有他的名字,原因是,他是部门主任、是老资格的同志,自己家里正有事情等着他去办……


这个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的汉子绝不愿意接受这种照顾。他又出发了,他给妻子发了条短信,很快,妻子打通了他的电话:“北川太危险了,别去了!”杨卫华说得很简单:“再危险,我也要去。”同是记者的妻子没有再劝阻他,发来短信:“等你。”


“面对那一幕,我实在按不下快门”


12日晚10点多。杨卫华到达北川中学。眼前的景象完全震撼了这个曾经经历过生死的壮实汉子。面对废墟,杨卫华远远地拍摄了几张救援的场景,就再也无法端起相机拍摄了。


“面对那一幕,听着孩子们哭喊的声音,我实在按不下快门!”杨卫华说到这里,眼泪溢出眼眶,声音哽咽。当时,他只想积极参加人员抢救。


杨卫华随后就成为他所说的“爱心人墙中的一环”,他和大家一同去搬动砖墙、横梁,寻找机会救援幸存者。每一次的搬动都需要十几人、几十人一同用力,尽管赤手空拳,大家都拼尽全力。


这时,有人在拉他的裤脚,低头发现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叔叔,救救我。”和自己儿子同样年纪的小女孩的求救让杨卫华心如刀绞。他安慰女孩子“勇敢点,救出这个同学,就可以救你了。”一边“快!快!快!”地催促大家。


人力在废墟面前太渺小了,一个半小时后,女孩子在自己花一样的年纪里走了。


“我当时痛恨自己!真恨自己救不了她!”那个夜晚,杨卫华热泪横流,他四处参与营救,通宵未眠。那一个夜晚,杨卫华刻骨铭心。

 

“那个小孩子的举动让我震撼”


13日上午7点多,杨卫华隐隐约约听见附近的废墟中有小孩子时断时续的哭声。他掏出户外手电,在断壁残垣间晃来晃去,大声喊:“能不能看见我的灯光?”过了一小会儿,有小孩子的声音从前方两米处传来:“我看到你了。”


杨卫华手电马上跟了上去,一个穿着黄色外套的小孩就压在一处废墟的缝隙中。杨卫华大声呼喊附近的解放军战士:“这里有人!快来!”


红军师装甲团一营坦克二连班长陈德永、战士李帅带着战友赶来。小男孩被掩埋了17个小时了,见到大人开始哭哭啼啼,杨卫华从摄影包里拿出那瓶葡萄糖饮料,递给小男孩两瓶盖饮料。甜甜的饮料让小孩子安静下来,不再啼哭。


战士们加紧掏挖,终于在两个小时后,把小孩子救了出来。杨卫华安慰小孩子:“不怕,解放军叔叔在救你,勇敢点。”小男孩居然开始低声说:“谢谢叔叔。”小孩子左手手臂骨折,战士们从废墟上找来木板,给他做简单的固定包扎。


杨卫华拍摄了挖掘出孩子的过程,然后准备去往另一个救援现场,而一营副营长周孝东命令战士们把小孩子放在门板上,从另一个方向转往临时救护站。


这时,小孩子又说话了:“谢谢。”这句话让杨卫华回过头来,他看见小孩子正把右手慢慢举起来。杨卫华无暇多想,习惯性地从胸前端起相机,对准小孩子,这时,小孩子的手已经抬到最高点,一个军礼的姿势!杨卫华果断地按下快门。而急着把小孩子从废墟上快速运下来的战士们却无暇留意这个动作,直到很多天后,战士们看见这张照片,被震撼了。


小孩子的举动当时就震撼了杨卫华,眼泪“刷”地流了下来。他决定跟着战士护送小孩子去救护站。而更加出乎意料的一幕出现了:在救护站,一位老太太腿受了伤,正痛苦呻吟,一回头正好看见小孩子被抬进救护站:“这是我的孙子呢!”老太太和身边的老大爷一把抱过孙子,爷孙三人失声大哭。


从老太太那里,杨卫华才知道,这个小孩子三岁,名叫“郎铮”。


若干天后,郎铮的父亲郎洪东,北川县小坝乡派出所副所长,从“孤岛”小坝乡赶到绵阳404医院,匆匆看了看还在手术全麻状态下的儿子,亲了亲儿子的脸,把好心人捐献的物品现金转捐给其他机构后,这个警察父亲就转身离开。


杨卫华明白了郎铮敬礼的原因。郎洪东对儿子一贯严厉,从小孩两岁就开始教他对人说“谢谢”,并敬礼。父子间还经常玩一些敬礼的游戏,而小郎铮经常戴着爸爸的大盖帽,在家里就学着踢正步、敬礼。


一位将军给一个记者的军礼


杨卫华按下快门的当时,就想到了这是一张很好的摄影作品。但是,他没有想到这张照片使自己迅速成为媒体的采访对象,这类采访挤占了他宝贵的四五天时间。这个时候,唐家山堰塞湖险情已经到了危急关头。


杨卫华马上就想办法往唐家山堰塞湖坝顶去。5月30日,疾控中心的防疫人员要前往坝顶,他就跟随医疗队员上了坝。


6月6日,杨卫华又挤上了直升机前往唐家山,和水文工作者一起步行进泄洪槽安装水文标杆。当天晚上,杨卫华住在堰顶。夜里的狂风暴雨吹打帐篷,山体垮塌的声音震耳欲聋,泥石流崩溃轰鸣,又一个不眠之夜。


其后,杨卫华又跟着绵阳市中心医院的义诊队第三次上了堰顶。当驻守在堰顶的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葛振峰上将得知杨卫华就是“敬礼娃娃”的拍摄者时,将军把杨卫华叫到身边:“你把军民鱼水情拍出来了。我要谢谢你。”然后,一个标准的军礼。一位戎马一生的解放军上将,向一位普通记者致以军礼,这一切,就嵌在唐家山的悬湖危岩之上。


而记者杨卫华,当得起这个军礼。


他当得起这个军礼。他总是一个冲锋在前的记者。2001年9月19日的暴雨造成当地洪水。杨卫华和武警战士前往救援,激流中,船被打翻,他和战士们在最后关头泅水上岸,得以脱险。


他当得起这个军礼。他泪流满面地拍摄、采访,他放下相机去挽救生命。


他当得起这个军礼。当外国通讯社直截了当地说:“有死人的照片吗?越多越好。一张照片1000元人民币!”价格很快涨到5000元,杨卫华的回答还是:“我有这种照片,但是我绝对不会出售给你。我有我们的职业操守,有我们的职业道德。”


他当得起这个军礼。若干天后,他又来到北川中学,他面对废墟三鞠躬、三叩头,嚎啕大哭,一个真正汉子酣畅淋漓地宣泄真实的情感。


这是他对生命的敬礼。


2013年芦山地震

深入灾区拍摄“肩膀架桥转运伤员”


还是2008年,7月举行的第九届上海国际摄影展组委会,向一位参赛作者颁发特别奖。而他,又将刚获得的10万元稿酬和奖金,捐献给汶川灾区。


这就是杨卫华,四川绵阳晚报的一名摄影记者。汶川地震发生后的一个多月中,杨卫华20次去北川,8次去唐家山堰塞湖。熟悉他的人说:“杨卫华是记者,更是一名冲锋在前的战士,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向杨卫华敬礼,是向恪尽职守的新闻工作者敬礼,向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敬礼!


在2013年“4·20”芦山地震中,杨卫华也深入雅安芦山地震灾区,拍摄了大量的新闻摄影作品,其中最知名的一幅当属“肩膀架桥转运伤员”,也被各大媒体转载,引起剧烈反响。


2015年情人节

“敬礼娃娃”郎铮探望病中杨叔叔



2013年10月,当得知自己患了肝癌后,杨卫华把微信的ID改成“驴坚强”。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面对死神逼近的脚步所表现出的那分坦然,已不是“坚强”二字所能形容。


2015年2月14日,就在杨卫华病重入院治疗期间,已经长大的“敬礼娃娃”郎铮来到他的病床前,再次与杨叔叔相聚,没想到,这就是杨卫华留在公众视线中的最后一张照片。


杨卫华在那天可能是最后一次清醒地面对世界,他在微信中对一位老朋友说,自己在不多的余生中,成就自己的传奇以感谢这两年来那么多对他予无数关怀的朋友。


朋友对他说:你已是我们心目中的传奇。


这就是杨卫华,一名摄影记者,让我们为他敬礼,致敬生命,致敬传奇。 (华西都市报记者 姚茂强 程渝 综合新华社等。)

 

................................................ 

 

看完了这么动人的报道和照片,接着说您这组照片,不是要求您拍的和《敬礼娃娃》一样伟大。但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安置点里会不会有既动人,又出人意料的瞬间?这些瞬间其实很可能是一些不容易被关注的细节。关于细节也请您参照一下“摄影讲评”以前发过的一组作品,邵广红老师拍的小学生《我的孩子们》,文章名字叫《农村小学班主任拍出动人大片》。

 

 

................................ 

总结

 

您问怎么选片,其实先应该探讨的是怎么拍片。既动人,又出人意料的镜头怎么能获得?全靠运气吗?肯定不是。深入进去,保持敏感,付出更多情感,才有可能看到更多的情感细节。好照片有了,图片说明也就水到渠成了。如想多看我的文章,关注微信公众号“摄影讲评”吧,历史消息里面有280多篇文章了。


再推荐两篇好文章:

“摄影讲评”一周年跨年演讲

“农村小学班主任”拍出动人“大片”





我的著作《一招出牛片》上市。


获得方法:(当当网、京东商城、亚马逊有货,进入后搜索“一招出牛片 徐晓刚”,认准作者徐晓刚,即可。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接进入当当网相关页面)






关注微信公众号“摄影讲评”,每天进步一点点。更多文章,关注本公众号之后,选择“查看历史消息”,可以看到。


       如要投稿被点评,可发jpg大图到[email protected],写上您的疑问,留下电话姓名。如果适合后期,我将会把制作好的照片发回给您留念。所以一定要给我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