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跑到美国建工厂的中国制造商——福耀玻璃在美国爆了个大新闻:
击退了全美汽车工会试图在其工厂建立分部组织的举动,
这也是臭名昭著的全美汽车工会在行业内的首次失利。国外有媒体评论:
此役被视为中国资本的胜利,它们正在适应美国劳资关系的规则。
作为在全世界都赫赫有名的组织,美国汽车产业工人联合会拥有骄人的战绩:
一手毁掉了美国的汽车产业。
美国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是全球出名的大汽车制造商,代表美国的汽车工业。美国是汽车王国,几乎每家都有车。但在这样一个汽车王国,三大汽车公司却同时陷入财务困境;如果美国政府不出钱救援的话,就得宣布破产。有百年历史的美国汽车老店,怎么会落到如此境地?
原因就是工会。因为这个企业和员工之间的“第三者”动不动就
组织罢工,逼迫企业让步,让工人拿到更高福利和工薪;
还不许企业解雇工人,
成立所谓“工作库”(Job Bank),那些该被淘汰的工人被放到这个项目中,他们每天只来厂看看报纸,什么也不做,照拿95%的工薪。
有多高?在2006年的时候,三大汽车工人的平均年薪都已超过 14万美元,而同年的美国大学教授平均年薪才是9.6万。
畸形的薪酬制度,使得美国汽车行业的竞争力大降,随后被日本和德国的同行击败。
2013年,曾经的美国汽车之城底特律甚至宣布整个城市破产,评论普遍认为,这个锅应该由美国工会来背。
去年年底,福耀宣布投资10亿美元,去美国建厂,认为美国工人虽然成本更高,但从运输、税费、资源上节省下来的投入,完全可以吊打在人工上的支出了。
但是,福耀没想到会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劲敌:工会。
福耀在美国当地雇佣了超过2000名员工,为了将这个大户纳入麾下,工会在福耀工厂外面100米的地方租了个办公室,专门接纳愿意加入工会的福耀工人,好“监督”工厂,捞取利益。
2016年,工会向管理部门举报福耀安全违规,让福耀被狠狠的罚了一笔,以此试图让福耀屈服。
这反而使得福耀老板曹德旺铁了心的“不建工会”。
为此,工会发起了投票,按照法律,只要赞成的员工超过半数,工会就可以在福耀工厂建立分部。
昨天,投票结果出来了:
444票赞成、868票反对,工会大败。
让赴美企业头疼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日益贵族化”的美国工人,曹德旺当初跑到美国,其中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国内人工成本太高”,但到了那边后的他却后悔了:该工厂的生产力“没有我们在中国的工厂高”,“有些工人是在消磨时间”。
当地媒体报导了一些令人苦笑不得的福耀工人吐槽:
美国工人TT:
福耀让我肺活量变小,还不让旷工...
一位名叫丽莎-康诺利(Lisa Connolly)的员工抱怨说,
如果没有足够早地提前申请带薪假,福耀就会以旷工为由对工人进行纪律处分。
另一名员工德安娜-威尔森(DeAnn Wilson)抱怨
工厂内空气不好:尽管她在排放烟雾的机器周围工作,但她所在的区域没有适当的通风设备。
还有一个名叫詹姆斯-马丁(James Martin)的前雇员
表示,公司让他暴露在刺鼻的化学物质中,令他的双臂起疱,肺活量变小...
还有一些福耀玻璃的员工表示,
他们不经培训就被要求做危险工作;化学药品的提示标签是用中文写的;和中国管理者的交流也不大顺畅,不得不使用手机上的翻译APP......
赴美设厂这条路非常的不好走,任重而道远,不仅要考虑雇佣
日益“贵族化”的美国工人,还得想办法面对强大的美国工会!
随着中国用工荒的加深,中国制造业会不会也走上“美国”这条路?对于以制造业立国的中国来说,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