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出版发行的中国眼镜行业唯一专业权威媒体,向您及时、权威发布眼镜行业海量资讯和深度报道 主管: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主办:国家轻工业眼镜信息中心、中国眼镜协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浙江天平  ·  从法庭到悬崖,法官手脚并用明晰真相 ·  20 小时前  
Kevin在纽约  ·  如果有天,一个印度裔美国人去抢银行。 ... ·  昨天  
Kevin在纽约  ·  -20250221225651 ·  2 天前  
湖南司法行政  ·  省司法厅召开2025年度涉外法律服务工作专班会议 ·  2 天前  
湖南司法行政  ·  省司法厅召开2025年度涉外法律服务工作专班会议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依视路×中国眼镜科技杂志,为你提供更专业的视觉健康解决方案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 公众号  ·  · 2019-03-04 17:24

正文


文:本刊编辑部

编辑:彭冬林

排版:陈东



2月28日,本平台一篇名为 《Seemore,do more︱依视路×中国眼镜科技杂志社,让专业更有温度!》 的文章一经发布就引起了业内热议。


该系列文章节选自由依视路光学携手中国眼镜科技杂志社于2019年重磅推出的《验光配镜专刊》,旨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度重视近视防控问题的号召,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指导下,让眼镜行业的专业性被更多的人了解、接受并认可,进而有效防控近视,实现提升国民眼健康的目标。




让专业落地,让专业更有温度。本期,我们继续推荐《验光配镜专刊》重点栏目文章节选。



重点栏目推荐

《视觉健康解决方案》之视力保护系统TM


推荐理由:

作为视觉健康解决方案中的重要一环,视力保护系统TM是依视路创新计划之一,也是进行近视防控的关键理论支撑。


一. 什么是视力保护系统TM

光线不论对于人的视觉功能还是非视觉功能都十分重要,但是,长时间的光线照射也可能对眼睛带来伤害。



1.有害紫外线与蓝光

自然光中能量最高的部分由紫外线(UV)和蓝光(Blue-Violet)组成,在长时间的照射下,紫外线与蓝光辐射可能对我们的视觉带来损害。



太阳照向地球的光线中包含紫外线,而几乎所有的UVC(短波紫外线)都被臭氧层所吸收,穿透力更强的UVB(中波紫外线)和UVA(长波紫外线)则有很大一部分会到达我们的眼睛。UVB大部分被角膜所吸收,剩下的UVA和残余的UVB则都要交给我们的晶状体来吸收。所以,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眼角膜和眼球前段的晶状体会受到损害。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晶状体颜色加深,会吸收更多的紫外线,到20岁后,将不会再有紫外线穿过角膜、晶状体的层层阻隔到达视网膜。所以,此时能够达到视网膜的光线中,能量最高的就成了蓝光。科学研究发现,高能蓝光会对我们的视网膜带来有害影响,随着现代人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蓝光对视网膜的损害逐渐成为了一个大规模的公共卫生问题。


有害蓝光指的是蓝光中的蓝紫光段(同样被称为高能可见蓝光),其波长在400~450nm,处在可见光光谱的最左侧。


2.有害光线对PRE细胞的影响

我们的视网膜外层由PRE细胞组成,即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PRE细胞对于我们眼球内的感光组织的正常工作、细胞再生和存活都至关重要。


无晶状体时PRE细胞在FOR 40μM A2E - % OF0μM条件下的凋亡比例


依视路与巴黎视觉研究所(Paris Vision Institute)合作的尖端研究显示,在415~455nm波段蓝光的持续照射下,PRE细胞的凋亡比例是最高的。


3.脂褐素累积

另一个有关视网膜细胞死亡的重要因素是PRE细胞中脂褐素的累积。脂褐素是一种光毒性色素,又被称为“年龄色素”,它在10岁之前、45岁之后迅速累积,同时也是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MD)的主要致病因素。



研究同时表明,高能蓝光同样会导致脂褐素产生速度的增加,同时诱发其光毒性,进而引起视网膜的压力增加甚至细胞死亡。


4.线粒体变化

研究同样显示高能蓝光对PRE细胞中的线粒体形态有所影响。高能蓝光会导致PRE细胞中的线粒体往细胞核处聚集,这会导致线粒体覆盖区域减少两倍以上。


PRE细胞中的线粒体围绕细胞核的球状聚集


特定年龄段的人群比其他年龄段更易受到高能蓝光的影响,例如,10岁以下儿童的视觉和眼球防御系统尚未完全发展成形,他们的晶状体比能够正常过滤有害光线的成人晶状体要透明1.6倍,因此,背后的视网膜也更易暴露在有害光线的辐射下。而45岁以上人群的视网膜自然防御系统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更易受到高能蓝光的危害。家族有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MD)即老年黄斑病变病史和黄斑病变早期症状的人,受影响的风险更大。


然而,并非所有光线都是有害的。



可见光光谱上,波长在465~495nm之间的蓝绿光对于眼球的非视觉功能至关重要,视网膜感光神经节细胞的灵敏度在480nm波段达到顶峰。因此,如果把蓝绿光同时阻隔,可能会导致人体内生物钟的同步紊乱,进而引起睡眠失调、失眠,甚至降低总体的健康质量。


我们的眼睛用瞳孔的扩大和收缩来控制进眼的光线,进而保护视网膜不在高能蓝光下过分暴露。波长在480nm左右的蓝绿光对于眼球感知外界光线程度,控制瞳孔张缩十分重要。因此,如果不能正确地阻隔蓝绿光,就可能导致瞳孔错误判断外界光线,扩张过大,提高到达视网膜的有害光线的水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