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谷
新技术 新趋势 新模式 新想法 纵览行业大势 决胜未来机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学界  ·  90后三甲医生辞职创业,收入翻了7倍 ·  昨天  
蒲公英Ouryao  ·  CDE:两个注册受理审查指南,3月10日起施行 ·  昨天  
医学影像沙龙  ·  颅脑7.0T磁共振成像诊断分析...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谷

复星医药分拆子公司Sisram在港上市,“母鸡孵蛋”上市模式将成主旋律

医谷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6-09 18:07

正文

▲点击上方的蓝色 “医谷” 关注我们

“置顶公众号” 第一时间获取最有价值行业趋势信息



医谷微信号:yigoonet


近日,复星国际与复星医药发表联合公告称,复星医药及其控股股东复星国际已根据上市规则向港交所作出联合申请,寻求有关建议分拆复星医药之非全资附属公司Sisram并于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之批准,而香港联交所已确认复星医药及复星国际可进行建议分拆及上市。


目前,Sisram已透过其联席保荐人向港交所提呈上市申请,以申请Sisram股份于联交所主板上市及获准买卖,建议分拆及上市后,Sisram将继续为复星医药之附属公司。


起底Sisram,专注医美


复星医药于2013年在以色列成立Sisram,并直接及间接持股66.2%,当年5月Sisram收购以色列公司Alma Lasers,Sisram直接持有AlmaLasers约95.3%的股份,且Sisram的主要业务及资产皆来源于Alma Lasers,Sisram及其控股子公司Alma Lasers为全球着名的医疗科技集团,专注于设计、开发、生产及销售能量源治疗系统(包括激光、强脉冲光、红外线、射频、超声波为能量来源的医疗设备)以供医疗美学美容及微创治疗中使用。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Sisram绝大部分收益来自医疗美容产品线,近3年来占同期总收益均在75%左右,而生活美容产品线主要迎合美容师需求,该产品线销量保持稳定。2016年的小幅减少主要是源于中国销量的下降,以及公司正在淘汰部分老旧产品,推出新产品。


Sisram为能量源医疗美容器械供应商,向全球80个国家、地区直接或分销医疗美容器械。


根据公告,截至2014年、2015年及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Sisram总收益分别为101.3百万、110.4百万及118.2百万美元,年内溢利分别为6.7百万、8.6百万及8.5百万美元。


主要产品包括三部分:无创医疗美容、微创医疗美容、服务及其他,2016年分别贡献9566.1万(81%)、1416.5万(12%)及833万(7%)美元。


Sisram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及印度,向医疗美容机构直销;在亚太、欧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等其他国家地区分销产品,截至2014、2015及2016年12月31日,三年度来自分销商的收益占比66.2%、64.4%及61.1%。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来自北美、欧洲、中国、亚太(除中国外)、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客户的销售收益分别约为26.2%、27.7%、21.8%、11.4%、7.6%、5.3%。


其中,中国分销商为其最大的客户及分销商,占2016年总收益20%以上。最近三年来自中国分销商的收益占比为19.8%、23.4%及21.8%。


根据复星医药2016年报,Alma Lasers将继续加快开拓全球市场,重点关注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


分拆上市,加快产业布局


日前,资本对医美市场预期乐观,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协会发布报告称,中国大陆2015年平均每千人医美疗程约1.5次,远低于美国12次、韩国20次,潜力巨大。2015年医美产值突破5000亿后,预期中国大陆医美产值将以15.5%年复合增长,2018年将达到8000亿元。


Medical Insight报告也称,全球能量源医疗美容器械市场直销收益将由2016年的约27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4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0.4%。


据2016年复星医药年报,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营业收入人民币266391万元,同比增长18.17%;利润32287万元,同比增长18.51%。


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板块分为制造与代理,Sisram为器械制造业务的子公司,截至2015年12月31日,Sisram净资产仅占集团合并报表净资产的0.64%,净利润的比例1.13%。


对复星医药整个集团业务来说,Sisram上市更大的意义在于“建立独立的直接融资平台,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


复星医药现有体系主要分为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四大板块,其中复星医药主体平台是医药工业,而医药商业则主要以国药控股为主打平台,而当Sisram上市完成后,按照复星系的惯例和对该平台的规划,其将会进一步加大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并购。经过过去多年的布局,复星医药已经完成了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平台及医疗器械代理平台的打造。


牙科是复星医药较早进入的器械领域,其2002年成立的复星牙科事业部是复星医药旗下的口腔专业经营企业,主要做牙科品牌代理。除了牙科领域的代理之外,复星医药旗下还有一个医疗器械代理平台——美中互利医疗,美中互利医疗有限公司是复星的医疗器械代理平台,100%控股。其拥有超过1500名雇员,主要从事高端进口医疗设备的销售代理、输血器材及手术耗材的研发、制造、销售及营销。代理的产品包括IntuitiveSurgical的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MAKO Surgical的RIO骨科手术导航系统、NeuroLogica的Cere Tom 和Body Tom移动CT系统等。


母鸡孵蛋的上市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复星医药在2015年底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逐项审议通过关于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简称“亚能生物”)境外上市方案的议案,并同意提请股东大会批准亚能生物首次公开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但之后并未有实质性进展。由此,外界对复星医药的判断是有可能将医学诊断业务也分拆上市。


虽然目前关于亚能生物为平台的医学诊断业务会不会上市,并未有明确的消息,但是蓝鲸健康认为,随着复星医药对旗下成熟业务的不断拆分上市,会对市场需求和自身服务不断地细分,行业内的龙头分拆一家专注于新兴细分领域的重要子公司上市融资,好像母鸡孵蛋,等小鸡成熟后再帮助其上市,而这一模式将成为未来资本市场的重要上市模式。


日前,药明康德即分拆旗下药明生物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目前该公司已经通过聆讯,上市指日可期。药明生物为药明康德旗下主要从事生物制剂业务的板块,数据显示,按2015年收益计算,药明生物在中国生物制剂研发服务市场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达36.4%。


药明生物的生物制剂业务为药明康德旗下三大板块之一,截止2016年9月的9个月中实现营收6.97亿元,实现净利润1.72亿元,预计将募集39.76亿元。目前,药明康德的另一板块合全药业已经于2015年4月分拆于国内三板上市,可以想见,药明康德将继续分拆余下的细分业务并推动其上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