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极客基地
第一时间发现全球最新鲜有趣的奇趣酷玩、智能硬件、潮流数码、前沿科技、极客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OSC开源社区  ·  一场关于DeepSeek的高质量闭门会:比技 ... ·  昨天  
OSC开源社区  ·  三位全球顶尖专家解码DeepSeek崛起与开源革命 ·  15 小时前  
程序员小灰  ·  大年三十,6666个可爱的红包封面送给大家! ·  3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请立即拿下软考证书(特大红利期) ·  1 周前  
OSC开源社区  ·  DeepSeek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极客基地

他花了五年时间,在上海也造了一个天坛!

极客基地  · 公众号  · 程序员  · 2017-08-26 21:00

正文

   非常希望老王最终能够将他的作品做成中国版的 “乐高”,让孩纸们从小就能从中受益!


话说我们人人都知道乐高,但你知道中国其实很久之前就有了自己的“乐高”了吗?



 这个“乐高”就是——鲁班锁和榫卯!

鲁班锁是中国流传于民间的智力玩具,也是中国古代民族传统的土木建筑固定结合器,它利用间隙和限位来锁定,易拆难装。而榫卯可以称为隐藏在两块木头的灵魂,无需钉子和胶水,利用一凸一凹的结构方式连接。


它们都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看似简单,却凝结着不平凡的智慧。


而8号床听最近说,有一个人竟然在上海用榫卯结构制作了一个天坛的模型?!


这座微缩的祈年殿高0.5m最大直径不超0.8m,比原比例整整缩小了81倍!你知道它花了多久做成的吗?告诉你——共耗时5年!


别看它小,它可是历经了十万多道工序,共由7108个零件组成!!


而所有的零件种,最小的零件仅有2mm。。


这座迷你的祈年殿跟原形一模一样,三层重檐旋跃而上、逐渐收拢,简直让人爱不释手~


窗上有雕花,窗户可开合,一扇指甲盖大小的门轻轻一推便能打开,并且分秒之中就能拆成8个小的零部件。


最最重要的是——这个祈年殿从里到外全部采用了榫卯结构,没用一颗钉子和一滴胶水。


从里到外的每个部件都可拆卸和组装,你可以按照力学原理像建真正的房子那样将其搭建而成。


用手轻轻抚摸,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几百年前祈年殿的设计者与建造者那宏大与细腻并存的心思。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从小就可以接触和玩耍这种中国版的“乐高”,那我们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建筑结构和空间思维的了解会不会根今天完全不一样?!


这个模型的作者叫王震华,私下里,大家都叫他“老王”,他还有一个外号叫:“上海木痴王”,而他从事的这门手艺也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做“微缩营造技艺”。


16岁时,王震华源于对木工的喜爱开始自学木工图,后来又开始学习古建修复。。那些年里,痴迷木工又极具天赋的他通过系统学习,掌握了鲁班锁与各种榫卯结构技艺。


直到今天,木工这个爱好陪伴了王震华43年之久,现在他的生命和生活之中也早已经离不开木作。。。


1986年,做了工程师的老王,因为工作的机会参观了中国古代建筑代表之作——故宫建筑群。他一有空就去看各种古建筑群,还拿着尺子随时测绘、临摹。“故宫的三大殿看完后,一看到祈年殿,就走不了了。”


祈年殿共有37根大柱——外屋檐12根代表12个时辰,第二圈12根代表12个月,4根金柱代表28个星宿,8根铜柱代表36天庚,还有一根柱子立在宝顶,不用大梁、长檩、钉子等,仅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衔接支撑。


“太壮观了,真的太壮观了,真正的全榫卯结构!”纯木质的结构能够保存至今还如此壮观,老王对古代能工巧匠们的智慧佩服地五体投地,他当时就萌生了一个念头:在退休之后,能不能通过梁思成的“微缩营造法”把这些建筑复原出来?!


但真正促使老王下定决心的是发生在2010年的一件事,那年他在一个展会上看到了一位号称“榫卯传人”和“现代鲁班”的“大师”用几百件榫卯制作的一件艺术品。


看着这个缩小了几百倍的榫卯模型,老王激动不已,但仔细欣赏时却发现他虽是榫卯结构,但却没用鲁班锁的结构进行锁定,而是榫上加了胶水来定位,这没能完全体现原形的结构。“摇不动的是胶水粘的,这哪里是老祖宗发明的榫卯啊!”老王摇头叹息道~


回来后老王就打电话给一个知名的模型商,询问能否不用胶水制作古建筑模型,但他得到的回答是:“一滴胶水都没用的模型,这个世界上是没有的。”


这句话好像一下子把他从沉睡中唤醒——有些事再不做,就真的来不及了!当时他就告诉自己,要做就做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因此老王选择了先从北京天坛祈年殿开始~



下定决心的老王为了自己能潜心创作,特意跑到僻静的城郊租了个民房,将这个往返18.6公里路程需要两个多小时的地方当成了自己的“工作室”。


没有帮工也没有助手,每天早饭后老王都带好妻子备好的午饭和晚饭 ,骑着电瓶车,奔向自己的“工作室”,一直忙活到天黑才回家。


制作祈年殿微缩模型,首先需要实地测绘,测量立柱的直径、高度。从木工、磨刀、设备调试等基本功,到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再到最新版CAD设计软件,全是他一个人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过来的。。


从抱着《清式营造则例》死啃推算出全部构建的尺寸和结构形式后,老王在CAD程序上,花了整整3个月才绘制出一张全套图纸。


因为CAD程序很难看出最终效果,只能一遍遍地调整,却没想到因为一个文献参数的错误,七千个零件都要重新制作,一切努力付诸东流!


五年前的第一次失败后,老王确定了81倍的缩小比例。在他的设想中,作品要做到“零件不用编号,可以任意拆装。”


这就要求每一种相同零件的尺寸都不能有丝毫出入,而这是现成仪器所达不到的。



于是在第二次失败之后,老王就用了三年的时间重新改装了几台二手设备与工具刀,将误差缩小到了0.02毫米。


在这三年里,老王用最便宜的二手钢刀制作了300多把特制刀具,用处各不相同,最细的刀头仅仅只有0.8mm。


每个刀具打磨出的零件,不允许有超出 0.02mm 的误差,否则就没法组成鲁班锁~


每次刀具坏了,就意味着他前面的零件白做了,而这种废弃的零件就有3万个以上。。。


一次需要打磨2000个零件,在打磨到1800个的时候刀具坏了。没办法,老王只能重新来。“再磨一把刀,不可能一模一样的,报废零件全部烧掉,一个都不留,没有半成品,只有成品。”


每天工作10个小时,一年只休息10天,整整五年时间没有收入,几乎对家里不管不顾。


妻子忍不住抱怨:“他一直在外面做天坛,早出晚归,邻居从没看见过他,直到天坛做好了,出门走走,邻居看到都打听这是谁啊。” 真是不疯魔,不成活啊。。


从2010年开始,老王几乎天天遇上难题,不知哪天才能实现自己的心愿。。这期间他尝试了无数次,也失败了无数次。在租的民房里呆到第四年时,老王的第三代祈年殿终于做好了。他舒了一口气说:“我才真正感觉到希望了,因为1.5的榫卯出来了”


尽管在外人看来这个已经接近完美,但第三版的祈年殿仍因一点角度的差异被较真的老王“无情”抛弃。三套失败品,全都被他付之一炬。。。


“没人支持,没人相信我”,甚至妻子也开始对他发脾气。直到有一天去测绘,老王看到20多个学生在素描,几个小时下来发现:角度不同,看到的画面不一样,老王瞬间醍醐灌顶!


这种角度的差异,让王震华又多花了一年时间去造第四版祈年殿。


2015年的10月30日晚上8点,老王给“第四版”祈年殿安上了最后的屋顶,然后爬上梯子。


他从最高点去看,从各个角度去看。


他一直看到了12点,连抽了5包烟。。


“成了!”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这座微缩的祈年殿模型,都堪称完美。


王震华凭着“第四版”祈年殿,一举摘得“2016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会金奖”,市场估价数千万元。然而对他来说名与利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寻回了失传已百余年的,全榫卯结构微雕非遗技艺。


10多万道工序,20000多个小时的孤独死磕,60000公里披星戴月的往返,这是普通工人王震华,不可思议和非常人的五年。


他给自己的下一个任务是做赵州桥!只要还能看得见、做得动,他要用全榫卯再现中国十大古建筑,并要以故宫全景作为自己的收官之作!


老王用他的行动告诉了我们

工匠精神也是追求极致的精神

而精益求精则源于内心深爱


©本文转自:新设技    ID:new4life


- 高逼格公众号推荐 -

瘾工厂

小心关注,会上瘾!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

微信号:ygc667


推荐文章
程序员的那些事  ·  请立即拿下软考证书(特大红利期)
1 周前
视觉志  ·  我可能交了个假男朋友
8 年前
历史震惊你  ·  大清灭亡了,有个老外却忠心耿耿
7 年前
滴滴代驾服务订阅平台  ·  3月乘客表扬来了,为你们骄傲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