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世界》
2024
年全年杂志订阅开始啦~
现在订阅,立享
7.5
折。
通过文末链接,即可
登录“科学世界”微店订购。
三四月份,本来是赏春踏青的大好时节,许多人却被花粉症(花粉过敏)折磨到不行。
近几十年来,很多国家的花粉症患者日益增多,花粉症在有些国家甚至已经成为“国民病”。
对于恼人的花粉症,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科学防范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花粉症是指人体对原本于身体无害的花粉识别为外敌,导致过度免疫反应,由此出现鼻塞、流鼻涕、荨麻疹和瘙痒等症状。
花粉进入鼻腔内部后,会被树突细胞(一种免疫细胞)捕获。
随后,树突细胞将花粉成分的信息传递给被誉为免疫系统指挥部的“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将信息传递给“B细胞”(一种免疫细胞)。
紧接着,B细胞生成大量附着于花粉成分上的“IgE抗体”(一种蛋白质)并将其释放出来。IgE抗体会附着于“肥大细胞”的表面。这种状况称为“致敏”。
当花粉成分再次侵入体内时,花粉成分将附着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抗体上。随后,肥大细胞分泌出“组胺”等化学物质。因受到这类物质的刺激,就会出现流鼻涕、眼睛发痒的症状。
这是因为每年对花粉起反应的IgE抗体量不断在体内增加所导致的,当超过一定限度后,就会表现出花粉症的症状。
研究发现,在晴朗高温或者干燥强风的天气里,花粉更容易飘散。此外,中午前后花粉量尤其多。近年来,中国的部分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等开展了花粉监测预报的服务。花粉症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确认花粉的飘散状况,并积极做好对花粉的防范。
春天大部分漂亮的花花还没开的时候,花粉症患者就开始过敏了。这是因为,引起花粉症的“花”,并非美丽鲜艳的虫媒花,而是花朵极小、颜色暗淡的“风媒花”。其中,最知名的罪魁祸首是“杉树”。
生长在树梢的雄花呈米粒般的形状,大小约为5~7毫米。雄花中排列着几个装着花粉的袋子——“花药”。开花后,里面的花药干燥后裂开,花粉就会飘散出来。花粉的直径约为0.03毫米,呈圆形,上面有小突起。一朵雄花里大约含有40万粒花粉。当杉树成长到25~30年后,就会发育出众多雄花并释放大量花粉。
数据显示,一般情况,羊毛质地的衣服要比棉和化纤的衣服更容吸附花粉。因此,在花粉飘散的季节里,最好避免穿羊毛质地的外套。另外,普通眼镜也可以阻挡掉40%进入眼睛的花粉。隐形眼镜有可能导致花粉引起的过敏性结膜炎恶化,因此,建议在花粉季节换成普通眼镜比较好。
戴口罩时最重要的事项是:应选用可遮住面部的口罩,除了嘴之外还应罩住鼻子。要能做到这些的话,市场出售的口罩就可以阻挡掉70%~80%的花粉。如在口罩内侧垫一层医用纱布与化妆棉,并垫在鼻子下方,可阻挡掉99%进入鼻腔的花粉。
当然,对于花粉症患者来说,如果出现明显的症状,最好还是到医院检查一下。
本文摘编自《科学世界》2018年第11期《过敏:免疫系统失控》
新媒体编辑 | 张丽君
订阅《科学世界》2024年全年杂志
↓↓
↓
购买《科学世界》2024年第3期
↓
↓
↓
另外:
典藏本
系列图书 全部
7折到手价
!
高清精美图片
解析
课堂知识
与
前沿科技
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