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国产大飞机C919正式进入中国航空三强之列,开启国内民航市场新篇章的情况。文章提到了C919的订单破千,产能不断加速,挑战波音和空客的市场地位。国航、东航和南航等航空公司已经接收了C919飞机,并对其进行了积极的运营。随着C919产能的提升和批量交付,将为中国商飞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带动整个航空产业链的扩张。同时,C919也瞄准了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有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认证的可能性。文章还提到了中国航空市场的潜力和发展机遇。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C919正式成为中国航空三强之一
C919飞机正式跻身国内航空三巨头行列,开启国内民航市场新篇章,挑战波音和空客的市场地位。
关键观点2: C919飞机订单破千,投入市场将改变航空市场格局
C919飞机订单量已经超过千架,投入市场后,中国航空市场或将迎来“三分天下”的局面。
关键观点3: C919飞机在国内民航市场获得广泛认可
国航、东航、南航等航空公司已经接收了C919飞机,并顺利完成航班,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关键观点4: C919产能提升,带动航空产业链扩张
C919今年的总产能有望达到50架,未来三年年产能有望达到150架。这将为中国商飞注入发展动力,带动整个航空产业链的扩张。
关键观点5: C919瞄准海外市场,有望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认证
C919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关注,也瞄准了东南亚等海外市场。上个月,欧洲航空安全局派出了考察团对C919进行了全面评估,反馈积极,有望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的认证。
正文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石江月防务观察”。文章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民智国际研究院立场。
国产大飞机C919正式迈入中国航空三强之列,开启国内民航市场的新篇章。
不仅是订单破千,产能更是不断加速,正在挑战波音、空客的市场地位。
如果C919大批量投入市场,那么中国航空市场这块大蛋糕,不再只是看着美欧瓜分,或将迎来“三分天下”的局面。
近日,中国南方航空、中国国际航空,分别接收了首架国产商飞C919飞机,这意味着C919正式跻身国内航空三巨头行列,它将在国内民航市场大展拳脚,开启全新的运营阶段。
C919是中国首次按照国际高标准,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喷气式干线客机,座位数在158—168之间,航程在四五千公里。
此次国航接收的C919,配置158座、两舱布局;南航接收的则是标准版,配置164座、三舱布局,能满足不同需求。
目前,C919的订单量已经超过千架大关。最早接收C919的是中国东航,去年9月,东航在原有5架的基础上,又加购了100架。
东航现在已顺利接收了第七架C919,第八架也即将加入其机队行列。
截止上个月月底,东航的C919机队,已经完成了3000多个航班,安全运送旅客突破40万人次,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今年4月,国航也宣布订购了100架C919,南航同样订购了100架。这意味着到2031年,国航、东航、南航这三大航空央企巨头,将共同引进300架C919大飞机。
不仅如此,民营航空公司也在积极布局。海航集团旗下的金鹏航空,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接收其首架C919,并计划逐步将机队转型为全C919阵容。
C919今年的总产能有望达到50架。在未来三年,其年产能有望达到150架。
随着C919产能的提升和批量交付,将为中国商飞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同时也能带动整个航空产业链的扩张,引领中国航空工业迈向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除了国内市场外,C919也瞄准了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上个月,欧盟航空安全机构——欧洲航空安全局,派出了一个考察团,对C919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反馈相当积极,可见C919在欧洲运营的机会越来越大。
欧洲监管机构对C919的飞行精确仪表进行了模拟测试
有观点指出,“C919有望在明年顺利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的认证”。
这一观点也不是空穴来风,当时欧洲代表团在实地考察C919时,涉及到的流程正是欧洲航空安全局四轮认证流程中,最重要的第三阶段。
可见,中国商飞正在挑战由美国波音公司,以及西方制造商空客主导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