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主:
拉格朗日的忧郁
不频繁断联、能联网,简直完美,知乎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尽早接入,现在工作时候打开知乎也不再是摸鱼啦。
需要指出,知乎直答接入的版本和原版在实际使用上还是有所不同的。
首先最大的特点,这个版本的答案明显参考了不少知乎 er 的回答,考虑到知乎社区在中文互联网社交平台上的知识信息确实是最靠谱的,接入 deepseek 确实很好地利用了知乎本身的优势。
其次,知识库,除了知乎预先已经提供的公开知识库外,我们还可以自己弄一套知识库,即把重要的文献书籍这类材料放进去,所有加起来总共允许一个 G,从我的需求来说基本是 ok 的(一本书大概也就 10-20M,重要的参考书一般也就是二十多本),还可以用插件把网页之类的也扔进知识库。
随后我比较了一下这个版本和原版的效果,区别还是有的,问题选择了我之前测试 deepseek 科研能力的几个问题,大家也看一下区别。
1. 数学推导(朗道相变高斯模型推导)
这和我之前的测试一样,满血版能给出正确的推导,残血基本嗝屁。
2. 文献调研(BCS-BEC crossover)
可能由于联网原因,和 deepseek 官网给出结果有明显差异,但重要文献和关键时间节点都有提及,计算方法上比官网给的靠谱,起码原版 deepseek 甚至没提 T-matrix 近似和 Hubbard model。
3. 自搜一波
首先只有通用搜索能问到关于我靠谱一点的账号信息。如果不启动 deepseek,得到结果是这样的:
如果启动 deepseek,得到结果是下面这些。
效果差不太多,主要区别是 deepseek 更擅长提取和分析信息。
4. 总结
知乎这波操作堪称相当正确,我之前在关于知乎是否会被 deepseek 取代掉的问题下面说:
知乎自己的 AI 也要狠狠加强一波了,知乎语料库绝对不差,从之前 chatgpt 中文输出对知乎参考不少就能看出来,之前的知乎直答我认为是条正确的道路,只是没有发挥到淋漓尽致。
成功预判了知乎的操作,我相信把如果能这一块做好的话,用户体验是很棒的。
另外我建议未来可以把知识库容量搞大一点,分类做丰富一点,如果能直接兼容文献管理的功能就完美了。
说实话这方面收点钱或者需要 vip 也没事,起码像我这样的人确实有这方面的需求。
题图来源:
《史密斯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