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旦,是2025年的第一天。
新年新气象,面对着崭新的一年,我们也要以全新的姿态,开启新的征程。
那么,接下来,你打算如何度过这新的一年呢?
下面,让我用这45个问题,帮助大家思考,并且找到答案。
关于自我认知
1.我愿意为了什么而坚持不懈地努力?
2.5年、10年后,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3.我做事情的原则是什么?底线是什么?
4.我对2025年有什么期待?为此我需要做些什么?
5.我的优点有哪些是可以持续发扬的?
6.我有哪些缺点和短板是需要避免的?
7.我希望在哪个方面有所改变?我希望自己变成什么样?
8.
我将如何定义精彩人生?
2025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而你的终点,是内心渴望到达的地方。因此,你要正视自己的内心,首先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
这8个问题,能帮助你看清自己,扣动心灵扳机。
什么叫心灵扳机?
好像有人朝你打了一枪,你的心会颤,你觉得这个事儿就是你要做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心灵扳机实际上就是我们个人的使命、愿景和战略。
①什么叫个人的使命?
就是我到底为什么活着?我这辈子在追求什么?
②什么叫愿景?
就是我这辈子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③战略是什么?
战略是愿景出来的,我打算用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我达成远大的目标的正确的路径?
所以,找到心灵扳机,其实是从个人的使命愿景和战略开始的。我们可能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心灵扳机的过程中,会很辛苦。
在寻找自己的心灵扳机的过程中。开始你完全不清晰,接着感觉有点清晰,然后开始自我否定,最后你会很坚定。
比如很多人发现自己帮助别人,看到通过自己的帮助让别人变得优秀,比他自己赚钱都高兴。他慢慢地,就想做一个管理者,帮助别人成功。而持续做这件事,随着思考的深入,就想帮助更多的人,所以走上创业之路。
所以,你也要想一想,你的使命愿景战略是什么,慢慢寻找到人生的意义,然后去思考: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我要付出哪些努力?哪些需要坚持?哪些需要做出改变……
心里的路清晰了,脚下的路才更坚定。
关于工作和计划
1. 人为什么要工作?工作有除了谋生以外的其它意义吗?
2. 我想象中的“完美工作”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3. 我在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是什么?
4.我擅长的专业技能有哪些?我的职业发展瓶颈在哪里?
5.工作热情消退,我将如何自我调节?
6.我在压力下的反应模式是怎样的?
7.有了目标,怎样才能把它落地实现?
8.我有没有拖延的习惯?根源是什么?
9.我目前有哪些需求,优先级排序是什么,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0.我如何分配每天的 24小时,做哪些事情?
心里的梦想被点燃后,你不能一直抬头看天,也必须脚踏实地,梦想只有被实现才有意义。所以,你以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工作就很重要。
以上10个问题,帮助你挖掘工作的意义,并且告诉你如何让工作更有成效。
很多人看不到工作的意义感,他们将工作当成了人生中不得不干的“必要之恶”。
也因此,他们总是会抱怨自己正在做的工作,稍稍遇到一些挫折和委屈,就牢骚满腹,负能量爆棚。对工作,他们也总是消极应对,敷衍了事。
可是,越是如此,工作就越是不顺,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其实,就像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所说:
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
天堂和地狱,都是由自己建造的。如果你赋予工作意义,不论工作大小,你都会感到快乐。因为,你知道,
工作是来塑造你的,而不是消耗你的。
所以,你不要把工作和生活对立起来,要主动去挖掘工作的价值。
工作的时候,也是有一些好的方法和技巧的。
比如,制定清单,对工作优先级进行排序,让繁杂的工作变得有条不紊,效率大大提升。
拿我自己来说,这20年来,我始终坚持每天通过写TDL(To do List),制定工作计划。
怎么写TDL?《
精进日志
》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我们公司新来的高管,入职的第一天,我就会给他一本,告诉他从今天开始要写TDL。
每天,我也会看管理层的TDL,了解他们的情况。
关于人际关系
1.我如何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
2.我认识多少人,目前最常联系的是哪些人?
3.我的通讯录里有哪些是有效人脉,哪些是无效人脉?
4.我能够为身边的人提供哪些帮助?我的价值点在哪里?
5.在社交中,我有没有过于自我中心?
6.我是否是一个好的倾听者?
7.
我如何对待朋友的批评?
8.我是否善于化解人际冲突?
工作中,搞好人际关系很重要。卡耐基说:
“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人处事的能力。”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搞好人际关系,以上8个问题帮助你厘清人际关系的本质,让你对自己的社交有一个正确的评估。
什么是好的人际关系?什么是真正的人脉?
有些人认为,经常出去喝酒,维护关系,多交朋友,多递名片,就是人脉。
其实搞错了,人脉从来不是喝酒喝出来的。
有时候,看似和一些人关系好,经常在一起喝酒,但当你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那些酒桌上的“朋友”未必帮得了你,他们也未必愿意帮你。
那,什么样的关系才能够称得上人脉?
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说:
“任何人际关系,其本质上就是交换关系。”
人脉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价值交换,彼此能提供等价交换的价值,有合作共赢的机遇,这才是你的人脉。
所以,人脉从来就不是你认识的人,而是你真正能帮助的人。
你想要建立人脉,就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能帮到别人,别人也能帮到你,这才是有效的人际关系。
当然,在社交中,你是不是一个好的倾听者,你能否给予别人足够的尊重,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你社交的关系。
关于自我成长
1.我大部分都时间、精力、金钱和注意力都去了哪里?
2.有哪些不好的习惯,是一定要放弃的?
3.新的一年,我的成长计划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么?
4.今年要达成哪些成就?比如读完几本书,见多少人?
5.我在做什么事情时,会感到快乐?
6.什么样的习惯,我会以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7.我是否善于从失败中学习?
8.我在学习新事物时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9.我的知识储备是否足以应对未来的变化?
2025年,仍然充满着不确定性。而应对这种不确定性,
唯一确定的办法,就是不断提升自己,实现自我的成长、精进。
回答上述这9个问题,培养成长型的思维,每天刷新自己,日日做新人。
我说过,
一个人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
因为这个世界更迭太快了,如果你不成长,就一定会被淘汰,那些你引以为傲的技术和能力都将失去价值。
在《技术陷阱》一书中,作者将技术分为“取代型”和“使能型”这两类。
“使能型”技术
,就是可以帮助人们更高效地完成已有的任务,比如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
“取代型”技术
,就是像电梯操作员、打字员等,无论你技术如何精湛,都会丢掉工作。
在大时代面前,其实很难预测未来,所以你一定要保持终身学习,多学一些“使能型”技术。
正如《经济学人》提到的,不断改善更新技能是提高职业素养的关键。高层次的长期学习与高收入、低失业率呈正相关。
关于健康和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