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见小曰明
要消费升级,更要人生攻略升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  《人类简史》人性的底层逻辑及其与文明发展的悖论 ·  昨天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  《人类简史》人性的底层逻辑及其与文明发展的悖论 ·  昨天  
国家外汇管理局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见小曰明

婚恋市场上,大龄女就一定不值钱吗?

见小曰明  · 公众号  ·  · 2019-01-18 19:07

正文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第183原创

文|明玥


这个问题是我在逛知乎的时候看到的,觉得很有探讨价值,外加由于今年我也决定重振旗鼓杀入婚恋市场了,也是大龄女青年,所以决定来强答一波。

题主说:

坐标深圳,最近陪一女朋友去了一些婚恋公司,朋友深深受了打击。那些顾问红娘的话超级很伤人,什么年纪大了就不要挑三拣四了,什么年纪大了肯定没有20多岁的小姑娘那么抢手了,所以收费要比20多的贵一倍,什么你今年还不赶快找,再过两年就越来越贬值啦,更难啦……

我很气愤很无语,在我和其他朋友的心目中,我们这个女朋友很优秀:知性大方,在深圳有车有房,经营着一家自己的小公司,收入挺不错;心态好会保养,虽然36了看上去还是比实际年纪年轻;才女,多才多艺;生活能力强,丰富的阅历让她心态平和处事能力也强。比起20多的小姑娘,不就年纪长了点,其他哪不优秀,为什么在婚恋市场上会被这样看待呢?气人。

首先我要说说这个红娘,她犯了职场大忌, 来花钱的都是客户,你在提供服务前却不提供情绪价值,怎么可能做得成生意呢?

通过“打压”以引起恐慌性消费这一招,其实很容易被看穿,她面对是36岁且人在商场拼杀的女士,不是为了一盒洗衣粉参加保健品讲座的老太太,人家听到“贬值”这种话,是不会愿意掏钱的。

你说我贬值,意味着你能够给我提供的方案,说白了就是让我降价促销呗。

但是如果我愿意打折的话,我在自己的圈子里就找到了啊,我来找你这儿干嘛呢?

来找红娘,意味着想要进入一个更大的数据池,意味着想要通过降价促销以外的办法,比如换个方式营销、换个场景做PR来达成效果。

我的通讯录里也有一个红娘,比这个可聪明多了。

之前我注册了几个相亲网站,仅仅填了资料而已,后来再也没有上去看。

有天就有一个红娘来加我,说有个付费客户想要了解我。

其实我很怀疑有没有这个付费客户,但她说话的方式让我感觉很好,于是就加了她微信聊起来。

她当然想把我从线上转往线下,其实就是想把我变成付费用户,但她非常注意聊天方式,钱的事情一个字没提。

她的说法是,“我们网站上是以交友为主,店里有高端数据库,那么就是针对婚恋为主的。”

话没有讲明,但听的人都能懂。

觉察到我可能对这种方式有点抵触情绪,她又解释说,“其实来找我们这边的,并不是找不到对象结不了的人,很多人因为忙,或者社交圈子太小,没办法认识更多不一样的人,婚恋是大事,多看看其他人也是好的。”

这句话同时让人感觉舒服与好奇,等于在告诉你, “你和这里的其他会员,都不是找不到对象而需要被解决的麻烦,你们是一群愿意接触更大市场的聪明人。”

所以虽然我还没去找她,但已经有了一定的好感,这个人有职场意识,也懂得尊重别人。

确实,婚恋是一个市场, 只要是市场,就会有高值和贬值的说法。

我知道这句话出来,很多女士就会直接冒火了:你什么意思?说我们是货品?是给人挑挑拣拣的?

为什么女士对这个说法特别敏感,而男士不会呢?

因为在我们长达几年前的传统社会,女性不进入社会分工,承担的就是生育和家务活动, 导致女性群体的评价体系主要跟“生理属性”有关,而不被强调社会属性——你能做出什么成绩,能赚多少钱,能给家庭和后代多少资源。

女性大规模接受高等教育并进入职场跟男性竞争,拥有社会属性,不过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

这是一种思考方式上的惯性,这个逻辑已经持续了几千年,很多人潜意识就是不习惯转过来。

包括大量女性自己本身也多少认同这种评价方式,年轻时不觉得拥有社会属性是件重要的事,对生理属性下降后该怎么办浑然不觉。

男生不一样,他们从小就是被强调社会属性,受教育就是准备好要去争夺社会资源的,所以听到“市场”这个词,他们没有自己被当做东西卖的感觉。

从这点上来说,真是羡慕男生,因为当很多女孩年华老去,发现这事的残酷性的时候,什么都来不及了。

所以面对婚恋市场,首先不要拿自己当商品,你可以理解成, 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资源包入场的商人,我们期待达成合作。

资源包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外貌、年龄、健康、品性、家庭、工作能力、社会资源、未来潜力。

他手上有你想要的资源,你手上有他想要的,你们互相之间又产生了荷尔蒙带来的吸引力,那么合作就很容易达成。

但是人们对那几项资源,所赋予的权重是不一样的。

我之前故意设问那位主动联系我的红娘: 你们这儿条件最好的人怎么样?

她回答了一个数字,我以常识认为不靠谱,但当时这个不是我关心的点,于是我反问:也就是说, 主要还是以收入来划分人的是吗?

她马上否认了。

后来那一段对话,可以清清楚楚感觉到, 这个市场对女性拥有的资源包里最看重的是外貌和年龄,对男性则是身家和社会地位,这是两个群体的所谓“条件”。

而且人性的奇特之处在于,不管你是男是女,如果你资源包中“钱”这一样,是超级长板的话,那你就会自动突破那个大众的评价体系。

在相亲市场上成功率百分百的女人,不是漂亮女人、年轻女人,而是有钱女人。

钱很稀缺,有钱女人更是稀缺,而且她拥有的不止是钱,还有相伴相生的聪明头脑和高级魅力。

白骨精和女儿国国王都想拿下唐僧,最后成功的是比他大十岁的房地产商陈丽华女士。

如果这位知乎题主的朋友,开着一家小公司,年入千万以上的话,那么她就可以直接突破大众评价体系,什么红娘都要敬她三分,哪个傻瓜会对这种人精说“贬值”,建议降价促销?

如果她小公司只有三四十万年收入,那么其实还是没有跳脱普女的群体,而且还由于创业的不确定性高,反而要被扣分。

当然了, 不要说钱了,拥有任何一项极长的长板的人都不多。

如果升级资源包内容很难做到(毕竟升职加薪整容都不是易事),那么就应该考虑市场定位和搞好PR.

很多年前,我身体不好需要长期看一个中医,那位中医姐姐也是大龄未婚女青年。

后来我们熟络起来,她就跟我讲她的困惑,圈子里接触不到其他人,自己又很着急,只想快点嫁掉之类的。

后来,她找了个公务员,匆匆结婚。

光听职业,感觉很配吧,一个中医和一个公务员。

但实际上,那个公务员比她大十几岁,离过婚还带着个孩子,生活拮据,情趣全无,属于不入流的男人。

论资源包,除了工作一项,其他全部无法与她相配。婚后不久她就后悔了,一年后听说她离了。

几乎同时间,有一条娱乐新闻,台湾首富郭台铭二婚娶了舞蹈老师曾馨莹。

当年郭台铭原配过世时,他年纪还不到60岁,势必要再娶。

那时媒体追访郭台铭的择偶条件,老富豪也十分大方列出了:30岁以上、面容貌美、个性开朗、身体健康、有生活品味。

那年他在公司尾牙上与林志玲共舞,坊间都看好林志玲要嫁入豪门,却没想到后来的太太是教他们跳舞的女老师。

林小姐很有情商地回应:毕竟我只满足了30岁以上这一条啊。

当年34岁的曾馨莹小姐,不要说和林志玲比,就是和我那位可以自己开诊所的女中医比,从世俗角度来说,她的资源包也没有好多少。

年纪同样不小了,长得不算十分漂亮,家境一般,论赚钱能力也就是高级白领水准。

一样的年龄一样有才华,就是有人一飞冲天,有人堕入泥淖。

但为什么她的境遇会比我那位中医姐姐好那么多呢?

因为他们接触的圈层和市场定位不一样。

曾馨莹凭着工作,接触的全是有钱有闲阶层,还有娱乐圈人士,想想看找她学舞练舞的会是什么人就知道了。

而中医姐姐没有这个条件,她工作中接触的是病人,什么人物都有,工作外的市场要靠她自己去开拓,她又不得法,只愿意往工作属性跟自己类似的群体去靠。

如果曾馨莹不利用好工作圈子,而是去找大众相亲市场的话,她的定位也会十分困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