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城市群所涵盖的8个城市,以占全省近一半的国土面积、五分之三的人口,创造了全省八成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超过九成的进出口额,是江苏的发展重心所在。
撰文 | 富贵门 综合
作为“经济大省”江苏最黄金区域的长江沿江城市板块,正谋划一场事关全省未来的大变局。
据《新华日报》报道,6月20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南京召开座谈会,深入研究扬子江城市群建设问题。省委书记李强在会上强调,
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是着眼江苏未来发展的战略之举,是落实“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两大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
要进一步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明确战略定位,科学谋划推进,做好扬子江城市群建设这篇大文章。
扬子江是指南京以下到出海口的这段长江。
扬子江城市群涵盖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南通等沿江8市,这一板块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资源禀赋、城市化水平等方面,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江苏的发展重心所在:
近400公里的长江黄金水岸两侧,集聚了全省最为丰富的经济、科教、人文等要素资源,以占全省近一半的国土面积、五分之三的人口,创造了全省八成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超过九成的进出口额,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
扬子江城市群示意图。图片来源 | 荔枝新闻
富贵门
(ID:fuguigate)
注意到,
对于打造扬子江城市群,江苏决策层酝酿良久。
去年9月21日,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南京就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进行专题调研时表示,要认真谋划沿江两岸城镇体系建设,围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大融合发展力度,突出一体化发展,
共建扬子江城市群,使沿江8市成为未来江苏协同发展最重要的增长极。
近1个月后的10月17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在扬州召开全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座谈会。李强在会上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更大力度推进沿江地区转型发展。
通过打造扬子江城市群,让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城市之间公共服务有序衔接、沿江两岸城镇体系协调起来,促进沿江地区发展能级的整体提升,
使之成为未来江苏发展主要的增长极。
去年11月,李强在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作报告时表示,
要顺应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市化的大趋势,发挥南京特大城市带动作用,推动宁镇扬等板块一体化发展,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长江两岸高铁环线和过江通道为纽带,推进沿江城市集群发展、融合发展。
为何打造扬子江城市群
据《新华日报》报道,在建设扬子江城市群工作座谈会上,李强深刻阐述了建设扬子江城市群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发展背景、主要考量和基础条件。
他说,城市群是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是经济社会和城市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也是参与全球竞争和分工的新兴地域单元。
江苏无论是参与未来国际竞争还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都需要构建新的战略载体,
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是现实的选择,也是实施全省重点功能区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考量。
李强表示,沿江城市要成为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战略载体,承担参与未来国际竞争、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使命,
必须从各自发展、自然形成的“一群城市”变成紧密联系、有机融合的城市群,
整体上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
江苏沿江区域地理区位优势独特,综合经济实力雄厚,跨江融合态势日益形成,建设扬子江城市群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扬子江城市群是“全省经济的‘发动机’”
对于扬子江城市群,江苏寄望甚高。
李强在座谈会上指出,扬子江城市群应具有什么样的战略定位、担负什么样的使命任务,要放在更广的视角下来考量:
在省内,应是全省经济的“发动机”和增长极,
将苏南与苏中进一步融合起来,通过转型升级,加快集聚高端要素,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形成高端发展的新经济板块,支撑全省、带动其他区域发展;
在国内,应是长三角城市群北翼核心区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
从产业发展、创新驱动、城市建设等各方面注重内涵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强化与外部区域的整体交流,共同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同时在绿色发展、转型发展、集约发展上下更大功夫,建成长江经济带示范性的绿色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