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掌柜:本文分析探讨一个困扰很多企业的长期难题:中国品牌如何用差异化、本地化策略化解国际领先企业的先发优势?
vivo第一次明确以苹果挑战者身份出现,手机圈有点措手不及,这种情况之前很少发生。但随后,行业瞬间陷入了屏气敛息的关注姿态。也许,大战将至!
不久前,这家公司向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了旗舰产品X200系列,据说这是最近2年来vivo的最强旗舰,行业都很关注这款产品是否可以突破苹果控制的高端市场。参加发布会的多家外媒惊呼:“vivo出了大牌!”国内各大媒体同样大篇幅报道,“蓝血灭霸”关键词尤为扎眼。叠加之前内部豪言放出50亿人民币补贴推动高端化战略,一切迹象都表明:以低调内敛著称的vivo在经济低迷下逆势开启了手机高端决战,目标指向苹果。
客观地讲,任何品牌PK苹果都不容易。这家市值3万多亿美金的超级巨头一直是全球资本市场的王者,苹果有天文数字的钱;此外,苹果是全球市场的巨无霸,圈粉全球最强购买力用户,不仅份额领先,更是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销售额的50%、利润的90%。加之苹果生态系统粘性保持绝对领先,单纯这几点,悲观的国人似乎看不到中国手机品牌能够翻盘的可能。由此,说苹果像电影里那个满身肌肉的“绿巨人”并不为过,是力量和权威的象征。
不过,乐观视角同样非常雄辩:中国工业能够成为近100年历史欧美最强挑战者并非徒有虚名,国产消费电子品牌背靠全球最强大供应链,本土化创新实力已今非昔比。以中国市场销量第一的vivo为例,这家公司已经开始在影像、AI体验等方面找到了差异化比较优势。而且,苹果的全球统一销售模式行业细分并不完美,在行业集团客户特殊功能定制开发上缺少兴趣,vivo则借势成功打入职业细分行业手机市场。不仅如此,近3年中秉承“苹果减1”贴近档位逼抢策略,使其高端份额异军突起,这意味着围绕苹果进一步突破大有机会。总之,vivo的极限贴近竞争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创始人沈炜的“多一点差异化、本地化,少一点绝对化、明星化”战略思维发挥了作用,这也和首席运营官胡柏山的“站在后天看明天”科技研发理念相互映衬。
本文,我们就以2024年末vivo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对苹果发起的这一波高端机决战为背景,分析探讨一个困扰很多企业的长期难题:中国品牌如何用差异化、本地化策略化解国际领先企业的先发优势?我们不妨解剖一下“vivo蓝科技”与苹果的极限竞争策略,观摩这次“蓝科技”迎击“绿巨人”的产业对决。
明眼人清楚,挑战苹果“毕其功于一役”绝无可能。
一个小故事值得玩味,有位行业长期观察者曾在饭局上讲述观察到的vivo特别之处。他在对比多家手机品牌之后发现,波澜不惊的vivo有一个隐藏优势,就是核心技术骨干超级稳定,不离队创业也不升官切换管理,却乐于持续埋头在一线打技术硬仗,这与很多公司频繁更换技术负责人有着天壤之别。他特别提到,目前vivo AI大模型研发负责人,也是AI研究院院长的周围就是那位2012年为公司敲下第一行安卓代码的人,彼时由高层出面聘请的谷歌安卓创始工程师来东莞讲课,他坐在第一排认真拿着小本听讲,近距离受“高人”指点。同时,当前影像负责人于猛同样是从10年前进入vivo就一直负责产品研发突破。这批工程师虽已跻身管理层,但依然在负责第一线技术创新,甚至亲自敲代码给建议。这个故事侧面说明了vivo技术积累的确十年一剑。
从顶层设计上探讨超越苹果的先决条件,恰恰就要技术领先。没有捷径可走,想在手机这种大众科技产品中逆转领先优势,挑战者的技术必须同样是一流的,这样才能有资格同样在第一阵营讨论“竞争”;与此同时,用户体验领先也极为重要。专业逻辑上并非技术领先就一定会获得商业成功,要知道昔日巨头诺基亚倒下的时刻依然有很多技术领先同行——在手机行业里谈论用户体验有时甚至远比技术本身更重要,特别是满足特定市场用户需求。这一点在乔布斯重返苹果后面对技术专家质疑时就曾表示:起点必须从用户体验的感受开始,然后倒推技术需求;另外还需要生态本地化合作出类拔萃。当下智能手机行业高强度密集创新必然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共赢,能够推动硬件持续迭代成长必然基于软硬服合作生态的超强整体竞争力,包括开发者生态、合作伙伴生态、产业链生态等等,也就是说,面对完整生态拥有绝对优势的苹果,真正能发起挑战的主体并不是另一个手机品牌,而是另一个同样具有合作创新能力的差异化创新生态。这或许更接近竞争的全貌。
那么,今天的vivo“蓝科技”能行吗?进一步拆解来看。按照官方说法理解,“vivo蓝科技”是vivo提出的集成式、一体化的智能手机软硬服解决方案,也是汇聚众多底层科技研发能力的差异化科技品牌,一直聚焦蓝心大模型、蓝晶芯片技术栈、蓝海续航系统、蓝河自研操作系统和蓝图影像这5大模块饱和投入研发。意图上,蓝科技代表着这家公司跳出手机看智能科技的新理念,也是为未来移动计算新形态产品铺垫研发平台。如此看来,“蓝科技”格局远不止手机,更体现了vivo将科技领导力拉升到智能产业竞争和趋势竞争维度,跳出中国制造工厂尾随创新的传统路径。
沈炜和高管们都清楚,苹果不等后来者。2024年9月的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库克继续定义了智能手机的“高光时刻(It's Glowtime)”,同时推出了最新款iPhone、Watch和AirPods等新品,尤其是其全新的iPhone 16 Pro系列配备了更大的显示屏、全新的相机控制按键以及A18 Pro芯片。这意味着苹果已经注意到三星、vivo、OPPO、小米等品牌在屏幕、影像上的反超现象,针对性的迭代了产品战略。同时,苹果立志引领人工智能行业的端侧创新,将6月分布的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融入到所有新品体验应用中,并且尤其关注对引领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Apple Watch还针对欧美用户的需求特点,新晋开发出提醒服药、睡眠体温监测、女性排卵检测等功能,并骄傲的宣布其在激励百万人散步、健身和骑行上做出巨大贡献,成为了健康生活方式的引领者。诸多迹象表明:苹果在垄断欧美高端手机市场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用户生态粘性的塑造,强化对生活方式的影像,某种程度上希望通过“融入用户生活方式”来超越竞争。
这次苹果发布势必将随后中国品牌的赶超难度抬高了一个数量级,留给挑战者们后发制人的空间极大压缩。然而并非没有机会,再看看vivo接招出牌,首先,最新的iPhone 16系列的工业设计延续自iPhone 12的设计已经连续多年没有带来惊喜,如果算上iPhone X和iPhone 11,ID“长得差不多”的情况已经持续七代,vivo X200则是相较以往科技感显著提升,再加上中国特色色彩系统ID,以迎战苹果传统逻辑;其次,vivo新品追求在影像赛道发力强者恒强,不仅在逆光、人像和长焦等能力特点发挥到极致,对于中国人色彩审美的感知上,vivo影像通过多场景的差异化算法积极贴近亚洲用户的体验需求;再者,相比于苹果构建的大系统用户体验闭环,vivo更加专注于在智能手机尊重本地化使用习惯并强调流畅易用,降低冗余功能带来的成本浪费,这些是苹果很难照顾到的市场特色需求;最后一点就是围绕苹果的电池待机、充电速度以及价格高昂等传统弱点,强化这些方面的优势。不仅如此,通过 4000元挡位起步的极限定价,此次发布在“苹果减1”的4000-6000元挡位做到了质价比极致,更为未来高端产品继续上探6000-8000元挡位预热了空间。这些对比可以看出vivo正在小心谨慎的寻找机会。
以上应变策略可谓极致理性。业内人士对此有很多专业视角的看法:一方面,vivo没有仅押注“苹果加1”挡位的折叠屏领先优势,而是牢牢坚守“苹果减1”的4000-6000元价位段垒筑高墙;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中国品牌在用户体验上的灵活应变能力,没有脱离核心长赛道主战场渲染小清新的技术突破,集影像突破之后开始了叠加AI等能力正面冲击、全面竞争。这次发布会主打宣传语“远,不止影像”比较形象,vivo确实正在通过蓝科技将战略竞争全面升级。
内行看门道,手机企业的质变只能建立在技术积累之上。以下图的vivo蓝科技-蓝图影像发展历程为例,我们能清晰的感受到X200发布于一个重要时间节点:
时间顺序看,如果我们把目光拉回到2014年,会看到这一年公司开始出现技术路线的明显变化,背后的战略决断就是将创新研发重点从单纯Hi-Fi音效切换到影像和系统性能之上。随后,X7的“1600万柔光自拍”开始让公司抓住影像创新突破口进入了全新的快速发展周期。
回溯整个发展历程,蓝图影像代表了蓝科技的进化思路。影像长赛道几乎贯穿了vivo科技领导力进化的全过程,第一阶段,从2014年到2019年,影像部门聚焦公司用户导向型创新理念,始终聚焦用户阶段性需求迭代影像需求,如用户在意的美颜人像、风光摄影、三摄夜景等,我们可以称之为敏捷伴随式创新阶段;第二阶段发生了重大策略变化,2019年开始vivo与蔡司进行了战略性合作,开启了影像系统研发“阵地战”,这次合作让公司系统解决方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是公司整体技术路线中联合研发创新的爬坡阶段;第三个阶段可以定义为以蓝科技为代表的全面突破,可以判断未来vivo将从聚焦差异化全面转向AI等长赛道的领先型突破。而这个进化过程,整整经过了漫长的10年,每一仗的经验积累都极为关键。
某种程度上,以上分析可见中国制造企业“创新空间换时间”的奋斗之路何其艰难,需要每每艰苦卓绝,招招精准犀利。
乐观因素还包括:vivo正在开启一种极限竞争策略。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vivo在勇气之上展现了更多谋略。从vivo创始人沈炜内部近期内部讲话中可见端倪,比如,他认为:“战略本质在于差异化,给消费者价值,区别别人、有利自己”,基于此提出了“两个极致”和“两个长期”的战略主张,“两个极致”就是vivo始终要坚持极致用户导向叠加极致科技创新,“两个长期”是他要求团队始终坚持“长期主义坚定投入”和“长期以终为始埋头种因”的品格。并且还要求团队贯彻“四个拥抱”的极简战略哲学,在他看来,只有当vivo能不断“拥抱变化、拥抱周期、拥抱科技、拥抱用户”才可能始终朝正确的方向行进。
或许正式因为以上管理哲学,vivo饱和投入蓝科技异常果断。内部管理文件上多出提到了这样的战略指引,即“利益点带来感知价值,感知价值决定合理价格,增加利益点和提高感知价值最终让企业超越价格战”,从这样一句简短的表达中至少反映出三个重要信息:一是vivo立志通过蓝科技技术创新超越价格战;二是vivo认为手机竞争真正焦点是给用户带来的利益点形成感知价值;三是一切蓝科技研发投入的最终目的就是持续增加利益点和提高感知价值。对比看,vivo底层战略逻辑和乔布斯领导的苹果异曲同工。
进一步深挖,vivo首席运营官胡柏山对公司如何落地蓝科技投入做了大量部署。他提到vivo用户导向型创新“四步走”方法论:第一步是明确目标人群;第二步是洞察用户底层需求;第三步是打造高感知明星场景;第四步是用好产品完成端到端闭环。这个四步走的方法可以清晰的看到vivo蓝科技如何从静态的研发创新目标落地为产品的最终展现。
由此可见,vivo蓝科技背后存在一个中国品牌系统性崛起的战略性逻辑,这次和苹果的战略对决不仅是技术积累资格的展现,更是整体极限贴近竞争战略的终极检验。如果我们进一步用战略五角星模型分析vivo的长期竞争战略意图,洞察其战略意图更为清晰,如下图:
可见,vivo正在成为一家战略素养和认知方法论至上的产业科技公司。其关注点聚焦于“五大核心要素”和“五大竞争策略”,商业逻辑环环相扣。五大战略要素解决的是战略哲学和文化管理决定如何面对趋势策略,背后的大逻辑是——基于文化管理的哲学认知是公司核心竞争力。而“五大竞争策略”背后的大逻辑则是——与时俱进的落实科技趋势的产品应用才是王道。在此基础上,vivo“雁行致远”长期极限竞争战略规划了清晰的两翼和两支点:蓝科技是vivo的研发翼,长赛道是vivo的创新翼;设计驱动和极致产品是vivo整体战略支点,两大支点支撑用户导向型创新落地。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在“长期竞合域”、“短期竞争域”和“基础能力域”中获得具体贯彻。
综合以上战略分析,这家公司正面挑战苹果的背后,有着系统的战略逻辑支撑,并非是简单的要素突破或者局部创新的灵光一现,vivo正在发生质变。
当然,即使有清晰的技术投入方向,即使获得系统战略的指引,甚至被产品力充分加持,依然不能轻言可以逆转苹果的高端优势。
当下更不能对于中国品牌可以在全球市场战胜苹果过于乐观。略显武断的说:在挑战者没有颠覆式创新出现之前,在没有获取全球高端市场之前,仅仅靠跟随式差异化创新很难成为行业引领者和定义者。毋庸讳言,当下手机行业进入了明显的销量下行通道,这让vivo能够获取充足的时间赢得和苹果的竞争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胡柏山在2024年博鳌年会上有一段很坦率的发言,他提到:手机行业想要回到当年最顶峰的时期非常难,2017年中国每年销售5亿部手机,到2023年已下降到约2.9亿部。虽然说台数上有了一个比较大的下降,但仍存在一个好的趋势:高端产品,尤其是售价在4000元以上机型的销售数量实现了增长。这个表态从某种程度上透露出,vivo立志更上一层楼的在高端产品上和苹果一争高下,只能超越腰部争霸的量价逻辑,进而转向科技领导力前沿引领的高端化科技路线。
回顾历来对苹果发起挑战的英雄故事,先驱者都不乏豪迈,谁都想吃到这块甜点。排在第一位的非三星莫属,这家公司针对苹果占领高端的高价路线,用“创新百货”的方式提供全价位段的替代产品,以及更加丰富的生态产品,做到了量大价廉技术快,随后逐步爬坡价格;另一家直面挑战苹果的华为利用背靠中国市场的绝对化品牌优势,以及基于通讯行业技术优势的系统研发能力,加之早期与徕卡等全球行业巨头的赋能,在苹果影像能力切换时间窗口上获得了阶段性反超机会。但与三星和华为不同的是,当vivo连续三年稳居中国市场第一后走到苹果面前时,此刻面对的是AI时代更加强大的苹果和其更加稳固的全球市场份额。能够突破苹果在全球的高端防线,vivo注定需要比三星、华为更有难度,必然需要以更具科技领导力的姿态完成“长赛道超车”。
这就要求vivo必须真正做到技术跨越。胡柏山在“vivo竞争三段论”的公开发言中也有提到,更长周期看待和苹果的战略竞争需要有短中长期的全面考虑:短期拼手机和周边,中期拼MR新品类,长期拼机器人。基于此,我们可以分析出vivo所言的“长赛道”意味着更强的未来科技竞争力,试着推论vivo在未来5年作为中国市场王者PK苹果的三个必要动作:
第一步,只有放量高端机销售并抢占高端份额,才能获得长期可持续竞争力。vivo蓝科技需要继续用饱和研发投入保证影像领先并获取系统性技术优势,进而通过中国市场的用户导向获得差异化竞争机会,这为放量争夺高端奠定基础条件;
第二步,只有在长赛道形成差异化创新突破,才能获得领先时间窗口。假设vivo如果协同中国公司移动计算相关产业链做到更低成本、更大规模、更先进技术、更快普及的消费电子产品,则有可能通过多维度技术普及将品牌拉升到新高度。vivo完全可以找到很多苹果不敢干、不愿干的前沿技术应用;
第三步,只有围绕AI驱动人类能力增强和生产力变革,才可能成为下一代端智能设备新霸主。面对未来5-10年必然到来的AI加机器人世纪趋势,智能手机厂商转向机器人厂商的历史性决战注定比淘汰功能机惊心动魄。
假以时日,如果vivo借助中国强大产业链系统能力的研发领先一步,更加果断地在世界工厂和超大型市场获得产品应用,更具差异化地用能力增强的方式做科技普惠及行业解决方案拓展,则完全有机会获得本地化先机。具象而言,只有当vivo蓝科技进一步突破移动计算、突破AI或突破MR、突破机器人核心技术、突破行业解决方案,我们才能看到一家世界级的伟大科技公司比肩苹果。而这些假设的背后,vivo蓝科技必然需要承载起公司从消费电子公司向全球性产业科技生态型公司转型的历史使命。
当下vivo蓝科技的愿景和情怀已经拉满,留给了未来更多想象空间,一种说法提到蓝科技是天空、大海、溪流的“共色”,也是自由、开放、包容的“底色” 。翻译一下就是:未来的“vivo蓝科技”则需要拓展“深海蓝科技”的科技研发大底座,展现“天空蓝科技”的前沿创新能力,以及发挥“溪流蓝科技”服务用户、服务生活的传统本地化优势。乐观地看,vivo已经翻过了“做正确事”的险峻高山,前方就是“把事做正确”的广袤平原。
综上,在社会普遍存在悲观思绪的时刻,“蓝科技”挺身而出的心气儿着实打动了很多人。也启发了我们在对中国品牌挑战世界巨头的路径选择,或许“直面强手竞争”才是中国经济千金难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