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烯导读
常州市政府2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该市“十大产业链”升级版。
今后,常州市对石墨烯碳材料、航空装备等这类虽然还处于“幼稚期”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将从项目招引、资金、人才、市场拓展等方面予以重点培育和引导,加快“建链”。
常州市政府2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该市“十大产业链”升级版,剔除汽车及零部件、智能电网、农机和工程机械行业部分低端产品、医药中间体及部分低端化学药产品,推动该市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并将各个产业链分为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建链”、“补链”、“强链”的针对性思维精准施策。
“目前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行 业技术更替加快,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十大产业链是常州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必须紧跟形势变化调整升级。”常州市发改委副主任严德群介绍说。此次发布的升级版常州市“十大产业链”,由之前的“三车四新三智能”升级为“五新三高两智能”,新增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两个产业。
“五新”是指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产业、新医药及生物技术;“三高”是指高端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装备、节能环保;“两智”是指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电网。
今后,常州市对石墨烯碳材料、航空装备等这类虽然还处于“幼稚期”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将从项目招引、资金、人才、市场拓展等方面予以重点培育和引导,加快“建链”
;对于智能电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及生物技术、节能环保产业等在常州有一定基础且前景广阔的产业类别,将集中各类资源促进其加快发展,更快“补链”;对于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产业、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等发展已经较为充分的产业,将引导其加快提升“强链”。
常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吕卫明:常州在石墨烯领域创造了十项全球第一,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石墨烯产业集群和创新中心进军
常州以2011年成立江南石墨烯研究院为契机,在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大力发展石墨烯产业。目前已经集聚石墨烯相关企业95家,相关产业产值已超20亿元;形成了涵盖石墨烯设备研发、原料制备与应用研究、产品生产、下游应用等贯通石墨烯产业上下游的完整产业链,在石墨烯领域创造了十项全球第一,拥有国内首个关于石墨烯的研究与产业孵化机构——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国内最大的石墨烯专题园区——常州石墨烯科技产业园和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石墨烯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现在,青岛、深圳、无锡、宁波等地都纷纷布局石墨烯产业。常州作为国内较早起步的城市,集聚的石墨烯企业数量全国最多,技术水平全国领先,产业载体优势明显,基本形成了石墨烯研发、制备、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成功培育了二维碳素、第六元素、碳元科技、二维光电等一批龙头企业。目前,下游应用方面已有石墨烯产品近100件,在石墨烯触摸屏、传感器、加热散热、健康医疗、复合材料、储能等下游领域实现了初步应用及产业化,处于全国乃至全球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