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达叔天演论
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曲线猎手  ·  2025年融资融券的最低利率【最低3.0%】 ·  昨天  
壹股经  ·  调整中寻机会! ·  昨天  
壹股经  ·  调整中寻机会! ·  昨天  
银行家杂志  ·  中国外贸信托卫濛濛:提升信托服务质效 ... ·  4 天前  
淘股吧  ·  DeepSeek,大消息! ·  3 天前  
淘股吧  ·  牛市二波!又要吹爆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达叔天演论

娃哈哈宗馥莉拿起了《天道》的剧本。。

达叔天演论  · 公众号  ·  · 2024-07-21 21:41

正文

这是达叔的第1437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达叔。

一个想 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

昨晚文章,写在知识星球:《星球密语—达叔周报 + 第二曲线》。

今天,在和某医疗从业者聊天,聊起了娃哈哈的宗馥莉,在原来两篇文章:

娃哈哈大宗师没拔完的刺,扎到他女儿的手了。。

娃哈哈宗大小姐的内斗和结局,下一个健力宝?

又增加了一个视角。

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Part1 解法

阳光之下无新事

医疗说,

娃哈哈宗大小姐选择辞职,是拿起了《天道》影视剧的剧本。

天道的原版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中,就有一个相同类型,换位思考,以退为进的故事。

韩楚风,是某个大型商业集团的中高层,业务能力出众,深得前任总裁喜爱。

总裁临死前,向董事会提名韩楚风,做总裁候选人。

当时,没人反对,都不说话。

总裁死后,他的话就没人再听了,和其他历史上的其他大公司一样,各种势力都开始躁动。

两个副总裁,都比韩楚风资历更深厚,背后势力更庞大,他们二人参与总裁竞选,让韩楚风很被动。

董事会只重视利润,并不重视前总裁的推荐,所以也对相对年轻的韩楚风并不看重。

韩楚风该如何胜出?

论资历,比不上两位副总裁;

论支持者,内部派系关系输的更惨。

在三人的竞争中,韩楚风已然是最弱势的一个,但不争不抢,既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前总裁的信任。

怎么办?

找到主角丁元英了,这是一位懂得运用换位思维的高手。

丁元英跳出了韩楚风的思路,转换到董事会和两位副总裁的位置上,去看待问题。

你韩楚风实力如何,是一回事,能不能坐上去,是整个生态决定的。

根据这些新的视角,丁元英设计了一个反败为胜的招数——韩楚风主动退出竞争。

一段时间以后,董事会自然会任命韩楚风为总裁。

为什么?

答案,就在董事会和两位副总裁的视角里。

在董事会的视角里:

我们要找一个能为集团赚钱的人当总裁。

虽然韩楚风能力不错,得到了前总裁推荐,但是两位副总裁能力也很强,在能力上三人并没有明显高下之分。

两位副总裁的资源更多、资历更老,集团里支持他们的人也更多,可能还是他们更适合带领集团发展。

不过具体应该定他们中的哪一位,还得再看看,让他们竞争一下。

所有权是确定的,是可以继承的,经营权是可以随时拿来竞争的。

在两位副总裁的视角上:

韩楚风这种年轻人,居然与我们这种职场老人争夺总裁位置?

凭什么?

论能力和资历,他哪一点配跟我比?

要是另一位副总裁得了位置也就算了。

如果选了这种年轻人,简直是奇耻大辱。

一定要阻止这种可能。

但如果韩楚风,按照丁元英的建议,在竞争开始时就主动退出,那么两位副总裁的想法就发生了变化:

韩楚风退出是正常的,他的实力本来就弱。

现在我要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另一位副总裁身上,如何干掉他。

所以,韩楚风的退出会导致两位副总裁之间产生斗争,集团开始发生内耗。


Part2 内耗

内耗从来都是持久战

由于两位副总裁旗鼓相当,这个内耗会持续很长时间,导致集团利益大幅受损。

而这一切,都会被董事会看在眼里,董事会就会被迫重新选择:

还是应该让韩楚风来当总裁。

以退为进,不战而胜,这样巧妙的方法是怎样被想出来的?

这就是换位思维带来的结果。

韩楚风问,那万一他们两个不内耗呢?

丁元英,没有回答。

因为,压根就没有百分百的方案,只能博概率。

不内耗,只会出现在以下两种情况:

一,没上位的人,高风亮节,大局观满分,甘心辅佐上位者;

二,上位者有雷霆手段,可以快速收买或剿灭对手。

但在丁元英看来,在大组织里,概率都很小。

我们的文化属性,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

居上位者,并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集体利益,都是身不由己。

到了那个份上,不得不上,下面兄弟们都等着跟你吃肉喝汤,黄袍加身就是这种戏码。

摆平一个人容易,摆平一股势力,必然引起腥风血雨。

最终,事情的走向一如丁元英所料,韩楚风退出后,后面就是无尽的内斗,公司业绩一塌糊涂。

过了一段时间,韩楚风又被请回来, 晋升成功。

这种换位思考、生态位的5把椅子,在达叔的销售课里,其中一个章节,有专门讲到。

宗大小姐,在这个时间点,作为要改革的少壮派,在前总裁去世,钦点的情况下,被老派势力挑战,选择主动辞职、引爆舆论。

大概率,是想照着这个剧本往下演。

问题是,比 小说更加残忍 的现实世界,一个竞争 更激烈的消费品世界,会给宗馥莉同样的机会么?

未必。

如果未来一段时间,宗大小姐按照这个剧本,以退为进,成功稳住了自己的位子,那这个小说、这个桥段,这个课程,会再火一遍。

阳光之下,并无新事。

解题思路,是差不多的。

每个人拿到一个题,解题的思路,深度,就完全不一样。

《教父》说,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宗馥莉的事,哪种解读,才是真实的,才最接近真相?

不知道。

但你看到的角度越多,你就越不会被某一个具体的解释困住。

人类有一个问题,遇到一个事,总想知道答案,遇到了事件、问题,没有答案,就浑身难受。

所有,每次热点事件出来后,都有一堆的人解读。

看了别人的解读,看到了一种解释,就放心了,就安心了,这个事就可以翻篇了。

更厉害的人,会警惕这种现象,会不满足于一种解释,会想知道,有没有其他的答案,有没有其他的角度。

是为了对比,哪种答案、角度更正确?

不是。

就是单纯的,不想沦为某个特定答案的奴隶。

比如,同样看到了岳飞被杀的故事,最底层的人,接受了秦桧是奸臣的答案。

读了更多书的人,知道秦桧是赵构的白手套,秦桧只是做了赵老板想做的事。

年纪再长,认知再深一些,就看到了岳飞必须死的角度,是生态系统锁死的结果。

再比如,很多人看到岳飞的老妈,在他儿子的后背上,刺了四个大字:

反清复明。

不对。

精忠报国。

感动的稀里哗啦,觉得太彪悍了,但从来没想过,他妈为啥要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

刺在背上,他儿子压根就看不到啊。

平时穿衣服,别人也看不到。

为啥是刺背,为啥不是刺在胸口、手臂、大腿、肚皮上?

有答案,但很多人从来没从这个角度想。


Part3 本质

回到原点

医疗问,温州最近又出了一个杀医事件,你为啥不写一下?

达叔说,我觉得医流科技的小伙,写的挺好:

温州医生被砍

温州伤医事件,跟房地产

我很早以前写过伤医、杀医的文章,尺度控制不好,被撸掉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