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放榜了!
截止发文,升本君一共统计到
183封牛津Offer
(去年为178),国内牛津第一的学校首次易主,上海光剑以18封牛津成为全国最强!其次是深国交8封!广碧以7封牛津排在第三名!
今年的牛津放榜可以说是非常精彩,不仅黑马校频出,而且出现了不少名校学霸落榜的现象(太卷了)。
自从12月牛津面邀发榜以来,就不断有详细申请者数据流出:
哈佛中国内地全军覆没后,连牛津都变得那么高不可攀了吗?下周二(当地时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上台,中国家庭转向英国留学的会不会愈来愈多?
■ UCAS10月数据(牛剑数据)显示,2025届申请人数达到10年峰值
根据全国牛剑录取第一,刚刚又收获了
77
封
(截止发文前)
牛
津录取通知书
的
唯寻国际教育
数据统计,这两年牛剑的
整体录取率从20%下降到了15%
。而且这两所英国最高学府纷纷提高了申请要求,
其中牛津所有专业要求雅思7.5分,剑桥所有专业IB成绩要求从40-42分提高至41-42分。
那么问题来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牛娃能够拿到牛津大学录取?
我们第一时间找到了5位来自上海
光剑&世外/英国温彻斯特&威雅/香港汉基
的新晋牛津学霸,恰巧这些也是中国学生拿到最多牛剑录取的生源学校。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学生案例分析的背后,
也特别能看出不同路径学生进入牛剑的秘诀和规划方法。
想了解更多牛剑申请相关内容及案例
👇可以扫码添加小助手具体咨询👇
回复
【申请】
即可领取下方
免费福利
包括牛剑数学/工程/生物等专业必备活动表
牛剑、G5、多国联申白皮书等
根据升本君最新数据统计,183封牛津录取
中有超过4成来自上海
,广东和北京均出现下滑,黑马校增多,另外今年来自香港和英高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那么,不同路径拿到牛津录取的学霸分别有哪些特质?他们的学术到底有多硬核?又是如何一步步规划出来的呢?让我们来一起看最新牛津学霸档案。
国内高中
不论北上深,成绩竞赛拉满
A Level 高数、物理、化学、数学、经济5门A*,AMC12晋级AIME、物理BPhO超级金奖、物理碗全国金奖,牛津IPQ(独立研究项目制课程)实考A*
在我的印象里,
上海国际教育家庭规划意识特别强,培养出来的牛剑牛娃往往是十项全能型选手。
小Z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符合上海国际高中学霸形象的学生:
成绩好,竞赛强,体育音乐全面发展,甚至连颜值都很高,是一位高个子的日系混血感帅哥
。
昨天晚上,这位
上海男生顺利拿下牛津工程系录取!
时间线拉回到3年前,刚刚进入高一
的
小
Z第一次找到唯寻的时候,他
对于未来的专业方向,目标院校仍然是非常迷茫和纠结的。
喜欢工程专业,因为他对赛车感兴趣,想要学商科,因为他非常有商业头脑,未来目标想要创业。
唯寻规划师将课题分离,给学生作具体对比,包括商科和工程专业的课程内容,未来的发展路径以及优劣势对比等,最终确定了机械工程作为申请专业。
此外,
小
Z的成绩也曾出现过短暂的下降,在一次统考中因为个人的原因有些“考砸了”。
好在,
小
Z是一个
自驱力超强、执行力超强
的学生。根据他的导师描述“基本上我们规划的事情,他都能够超出预期的完成。而且自身非常努力,可以随时随地做题,随地大小学。”
果然,在和家长学生深度沟通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后,他很快就调整过来了,成绩回到了自身的水平。
高一主要是巩固学科成绩,并在高一下学期开始小试牛刀尝试物理碗竞赛,并且拿下全国金奖;高二同时挑战BPhO和AMC12,超级金奖拿下!晋级AIME!与此同时,开始提前准备牛津IPQ(独立研究项目课程),所以到了申请季能够拿出实考A*的好成绩。
根据唯寻导师的描述,等到
小
Z高二升高三暑假准备笔试面试的时候,
已经展现出超级强的内核
,“努力去做,剩下的交给上天”成为了他的口头禅。
最后结果也超级优异——接近满分,剑桥和帝国理工的数学1是9分,物理9分,牛津面试也是发挥得特别稳,所有问题都是轻松应对——
最终以牛津录取作为完美的Ending,也是长线规划的胜利。
海外高中
相对佛系,英文能力更强,没有太卷竞赛
牛津录取Top校:伊顿、哈罗、温彻斯特
和往年相似,牛津录取的理工科学生更多,占到7成以上,人文社科里面海外高中的占比更高,其中英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GCSE7门A*,ALevel预估4A*,UKMT AMC金奖,雅思7.5分
小F已经在英国留学10年了,可以说很多方面都比较像是英国本土学生了。
比如说英文能力接近母语,还比如说相比于国内的学生略微有点佛系
,临场发挥也不太容易紧张,是一位特别从容的女孩。
但这并不代表她没有目标和冲劲儿。相反,小F是一位特别要强的孩子,对自己的规划很有想法,不论是自己要做的项目、竞赛,还是要选的专业和学校,目标感很强。有时候孩子和父母的想法会有冲突,那么
小F绝对会坚持自己选择的路线。
小F
非常喜欢数学,但是并不是能够研究纯数学学术的类型,此外整体竞赛也比较少,在唯寻导师的引导下往应用数学发展。她甚至已经想好了未来的职业规划,以后想往金融企业发展,想要从事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相关的工作。
这位英高女孩身上有着海外高中学生的
很大特点:
主动性强、时间管理能力强,换句话说“把自己安排得很明白”。在拿到牛津数学录取前,她也已经有了KCL的Offer保底,可以说是稳稳的幸福。
■ 精彩纷呈的唯寻
营地
嘉年华,真知真情真体验
而另一位从温彻斯特到牛津化学系的学生,则是太幸运了
“全家没有想申牛剑,结果试试就真的中了!牛津化学系顺利下车!”
这也是英高学生的优势之一,往往不用太卷竞赛科研,凭借着高中背景和相对不错的成绩就很有可能冲刺牛剑。
ALevel预估高数A*、数学
A
*物理
A
*化学
A
*
,UKCHO金奖,CCC金奖,水污染相关的科研项目
小C的牛津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一开始全家都没有想着申请牛剑,结果“考神附体”IGCSE成绩拉满了,直接7门A*,3门A。当时唯寻的规划师就建议他参加牛剑营锻炼一下,夏令营结束之后,他自己觉得可以申请牛剑化学试试,结果拿到了面邀!
全家都非常惊喜!
海外高中学生往往英语表达能力强,面试的过程也很顺利,牛津录取拿下!
万万没想到那年英高大考分数上涨,小C却没有考好
错过了梦校。
今年再次找到唯寻,
导师评估之后认为他还是有实力再次冲刺牛津,结果真的重新捧回牛津
Offer!
👇扫码添加小助手咨询👇
领取
牛剑、
G5、多国联申白皮书
👇
香港高中
港籍申请牛剑竟然并没有优势?
牛津录取Top校:汉基、哈罗、弘立书院
这两年香港真的太火了,除了申请“港三”,也有一大批家长提前布局香港中小学,希望能找到名校捷径。但令人意外的是,唯寻的导师们说了大实话:
港籍学生申牛剑并没有明显优势。
香港除了几所比较有名的高中,比如哈罗、弘立书院、汉基等之外,
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太多的学术意识
,这个学术意识并非校内成绩,而是课外的竞赛科研等学术「加餐」。包括A Level等学科标化成绩,有时候港籍学生也没有那么强。”
当然,香港学生整体的优势还是英文比较好,校内社团活动也比较多,学校家庭重视体育特长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因此
选择英美同申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
去年,唯寻帮助一位香港哈罗的学生
同时拿到剑桥和西北大学的数学专业
录取。
学生不仅成绩优秀,实考数学A*、化学A*、高数A*、物理A*,雅思8分,还从A Level阶段就开始准备比如BPhO、AMC12等高阶竞赛,并且拿到了非常硬核的成绩。
另一位
新晋牛津工程专业学生小B
来自香港汉基
,也是一位
IB预估45分(满分)的学霸(其中数学、物理和化学为HL,另外中文、英文和经济是SL,也可以看到这位学生是相对偏理科的)。一开始他也非常纠结专业选择,在物理和工程之间犹豫了很长时间,结合他平时做的活动,唯寻导师一眼看出这是妥妥的工程学生——做了很多机器人、大疆无人机相关的项目和社团。
而从
小B的履历中也可以看出,
对于香港申理工科的学生来说,依然需要卷竞赛——他拿到了
BPhO的超级金奖,国际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竞赛的最终入围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
小B也是一位英美双申的学生,并且在申请季把大量时间都投入在美国申请上,英国只考虑申请牛津,结果也是不负众望拿到了录取!
总结一下:整体而言申请牛津剑桥,
优势最大的是英高学生,然后是港籍和内地学生
。
原因还是海外高中的学生英语优势更强,比较好的英高背景会在申请时候加分。但是
海外学生在理工科上大部分是卷不过中国学生的
,这也是国内学生的突围秘诀,尤其是公办体制内学生,如果高中转轨申请牛剑理工科的话,优势还是非常大的。
71%牛津录取学生4A*以上
但光靠“完美”学科成绩远远不够
根据牛津最新录取报告显示,47%录取学生的A Level成绩是3A*及以上,接近一半。而作为斩获国内牛剑“半壁江山”的唯寻数据统计,录取牛剑的学生中,
71%提交4A*
,
另外还有21%达到5A*甚至更高
,可见中国学生申请牛剑是更卷的。
另外IBDP的平均分是43分,AP平均7门满分。
但,申请牛津剑桥,成绩和语言标化仅仅是敲门砖,
90%的牛剑录取学生参加竞赛和背景提升,85%有超过两个以上的竞赛。
光从今年新晋牛津新生的履历来看,也都个个是
“满级”大佬
👇👇:
申请成绩(实考):数学A* 预估:高数A*物理A*化学A*
竞赛科研:AIME8分、UKCHO金、BMO R1铜 、BPHO R2银、BMO R2-Merit、BPHO R1 超级金、Physics Bowl D2
竞赛科研:UKChO金,BBO银,布洛芬相关的课题科研项目
申请成绩:实考数学A*,预估高数A*、物理A*、计算机A*
竞赛科研:BPhO R1超级金奖、UKCHO银、物理碗金奖、AMC晋级AIME等,IPQ项目A*
这些学生是如何通过长线规划一步步变得更优秀的?让我们跟随上海世外M同学的故事,
来看看一位牛津学生是如何成长起来的。
和前面几位学生很不一样的是,小M是从体制内转轨国际体系的。
“这孩子不是顶尖聪明的那种,希望能够稳定上比较好的学校就行了。”这是妈妈对于小M的评价。事实证明妈妈太谦虚了,毕竟
小M首考唯寻杯就拿下了物理满分的成绩。
但也是有内在原因的。学生之前所在的体制内初中,同学都非常厉害,各个都以“清北复交”为目标,而他和这些同学一起参加国内CPHO(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补习来提升物理能力,相比之下就显得不那么亮眼。那时候的他总觉得学压力很大,觉得自己不够好,甚至有一些心态崩了。
但这段看似“失败”的经历却给他带来了宝贵的财富。
在学习国内物理竞赛的基础上去参加BPhO属于降维打击,世外IB课程学习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他并没有额外花很多的时间认真准备,只在考前刷了一些题目就考出超级金奖,也从侧面印证了体制内竞赛生的物理底子深厚。
唯寻学生一般是从
兴趣探索和专业选择开始
的,小M也是如此:在物理、数学和工程之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据统计,唯寻约9成牛剑学生会在A1开学前(11年级)就定好目标专业。
11年级暑假
,小M参加了唯寻牛剑营,和全国各地的准牛剑学霸共同冲刺,当时测试下来他的评级是双S,非常有机会拿到牛剑录取。
11年级(AS)是通过打高阶竞赛来提升关键学科能力的最佳时间。
但因为
小
M是转轨生碰到国际体系里最难的IB课程,学科压力已经很大了,而且申请的是纯理科专业,因此并没有浪费时间去参加七七八八各种竞赛,而是专注在物理竞赛,此外就只有参加了AMC12和AIME。
事实证明这个策略是很成功的,IB预估接近满分(44分,其中物理、化学、数学、经济学是HL的7分),还有时间考出托福117的分数,对于一个转轨生+理工生来说实属不易。
为什么冲刺牛剑的学生都在卷竞赛?在唯寻的老师们
看来,高阶竞赛并不仅仅是为了奖项,更是为了后期的笔试面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滑动看唯寻给不同年级学员的规划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