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关哥说险
关哥,出身保险公司,成长于外资银行,现混迹香港金融圈。 智商略高情商堪忧,理性思考绝不偏激。 保险很有趣的,好处多,坑也多。 我就说说,你就听听,错不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幻世界SFW  ·  蛇年说蛇:人类文化中“神魔难辨”的蛇形象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关哥说险

随意更|我见过的亿万富翁

关哥说险  · 公众号  ·  · 2018-01-16 23:55

正文

周末去广州参加重要好友的婚礼。新娘说「因为身边这个人,我不害怕未来,不害怕婚姻」——这真是最棒的理由。


硬撑着去的,回来硬撑着上班,更新慢了,抱歉。


今天和同事聊天,大家都是从境内外资银行出来的,互相交换了一下彼此的心得。其中一条,就是资产体量的区别。

香港的投资体量确实比内地要大,不提那些香港富豪,就只看内地客户,全大陆的富豪们集中到香港这个弹丸之地,饶是香港银行多,也是足够喝一壶。毕竟一年光保费就刷掉 300 多个亿,美金。

而我的同事们,动辄下个一百万港币的基金,再挂个几十万美金的港股产品,眼都不眨一下。开年到现在,非美货币涨到飞起,上百万美金倒来倒去,一点都不稀奇。


有钱人真的多,多到超乎想象。

可能大家都想知道有钱人的特点,要么好奇,要么想借鉴。毕竟谁不想变有钱呢。


这么多年总结下来,其实有钱人士也差别很大,很难总结出统一的特点,毕竟资产来源就不一样。

非要归纳,那么除去那些运气 + 风口的部分,可以这么说, 凡是自己做出来的,无论什么性格,一定有自己非常突出的特质。

以前说「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

但现在我更相信「新木桶理论」,如果把木桶放置在一个斜面上的时候,木桶装水的多少就取决于最长的一块板子的长度。

图片 from 百度,侵删

说两个我印象深刻的亿万富翁吧。

W 总,特爽快热情一姐姐,20 年前到北京,白手起家,现在工厂开在南六环,一大片厂房,进门保安问我干嘛,我说找 W 姐,立马毕恭毕敬给我领进去。

办公室比我家大,住惯了香港的小房间我特别想铺个瑜伽垫就地来一组 Keep。开车拉我去市内吃饭,半路指着窗外让我看,一排四幢大高楼,灰色,崭新。

说,妹妹,你看,这四个楼,都是我的,买地盖的。

保单买了几千万了,都是留给两个儿子的。跟我说,妹妹,我现在真不知道再买点啥,我看来看去, 再买也就是房子和保险

过了几个月要转款,一问,美国买了两套大别墅,三百多万美金,全款。

雷厉风行,每次来香港都是当天来回,坐飞机上下班一样,关键两个儿子的三顿饭,接送上下学,亲力亲为。

除了佩服我也说不出别的。

————

另一个比较早,上市公司 CEO,名下八家企业,一票老部下忠心耿耿的跟了十几年,半退休状态。

本人生的就一付佛相,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面色红润双耳肥大。

超级能聊天,总共见了三回,除了最后一次,前两回坐聊四小时以上,声若洪钟,中气十足,我都要迷糊了,他老人家神采奕奕。

毫无架子,客气体贴,分寸感极好,让人如沐春风。

极富个人魅力,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下属们都忠心耿耿了。

除了仰望我也说不出别的。

都是特点鲜明的人物。

不过瘾?没事以后我会再讲。

而每天和亿万富翁们打交道,就有两个后遗症:

1. 会下意识分析这个人为什么会有钱,优势是什么,性格是怎样的,哪些我可以借鉴和学习。

2. 对资金量脱敏程度越来越高,影响自己的消费控制……

然而这辈子我并没什么希望成为亿万富翁啊。😭


不过,有钱真不是和幸福划等号,我写过那么多狗血的案例,还不是有钱才会惹的祸。 「没看过?往最前面几篇翻」

金钱,提供的是更多的选择,而怎么选,才决定着我们的幸福。

#关哥唠嗑儿#

1. 腰好一些了,谢谢大家的关心,收到了很多的慰问,甚是温暖。可惜本周末的马拉松没法跑了,浪费我几百块的报名费。

2. 仍然很忙,下班就要赶紧躺下。周末要赶工了。怎么办呢,又要上班,又要写号,你们帮我想想办法怎么兼顾。

3. 之前推荐过兰芳园,以奶茶闻名。最近发现居然出了量产的罐装奶茶,味道还原度可以说相当高了。这罐是在广州火车站的 7-11 买的。北京机场也有。喜欢港式奶茶的可以尝试下。


十万粉丝靠大家,求转发,求推荐,求安利~鞠躬🙇。


关哥的精华必看内容



分红险的前世今生

分红利用好,保单会长大哦

两款优秀的多次赔付重疾险

写在推荐产品之前

重疾,就要买多次赔付

重疾险和医疗险的区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