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楼市气氛诡异。
自去年第四季度启动“史上最严”调控政策后,楼市开始越来越冷清。
根据媒体报道,两年前,陈先生以约4.6万/㎡的价格买下龙岗布吉商圈的花语馨一期楼盘。本想脱手赚取差价,现在该楼盘二期项目的新房价格只要约4万/㎡,
别说赚钱,还了两年房贷后,房子每平方米降了6000元。
Wind资讯数据显示,自从去年11月份以来,
深圳新房的成交量已经连续5个月下滑
,其中,
3月份月度成交量803套,创下2011年9月有数据以来的新低。
从去年10月开始,价格环比指数已经连续负增长5个月。
从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的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厦门、武汉、成都、南昌等13个重点城市新开盘定价来看:
2017年开年后,29.5%的项目价格与上次开盘持平,18.8%的项目较上次开盘下跌,
多个城市低价项目价格较周边同类楼盘价格跌幅普遍在7%左右
。
一位开发商称,为了拿到预售证,不少改善型住宅项目的审批价格相较预期报价打了8折!
3月以来,全国楼市不仅出台一系列“史上最严”的需求侧“限”字诀政策,如今,土地供给端也在逐渐发力。
4月6日,
住建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了调控房价的联合声明。
主要内容有:
1、
凡是库存6个月以下的,不仅要显著增加土地供应,还必须加快供地的节奏
;6-12个月的,必须增加供地;18-36个月的,减少供地;36个月以上的,直接停止供地。
2、
不管是区域性总价,还是土地单价,或是楼面价,一律不得出现新高
,属于严重扰乱市场预期。
3、
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建房不仅要开启快速审批通道
,对拖延上市,捂盘一定要严处。
4、
地级以上城市,包括百万人口以上的县,在2017年6月前,一定要向社会公布3年土地供应计划和5年供应计划
。并且实施情况每半年就要向中央汇报,数据弄虚作假,一律严办。
5、保障房方面,将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
2017年要确保完成600万套棚户区改造任务
。
6、对工作不力,未实现调控目标的地方,将对有关地方主管部门和责任人约谈问责。
曾经,地王屡禁不绝,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方政府想
让自己的日子过得宽裕点,刻意减少土地供应,好将手里的地卖贵点。
这个说法有数据支撑。
今年1-3月,全国300个城市的土地成交面积同比减少了3%,但土地出让金却同比增加了51%,成交楼面均价同比上涨了55%
。
而住建部和国土资源部此次出台的这份文件,最管用和最要害的一招,就是
中央将地方政府调节地价的权利直接没收了!
土地供应多了,自然就不那么金贵了,地价随之也将下降,然后传导到房价,也会下跌。
紧接着,北京第一时间做出表率!
4月7日,《北京市2017-2021年及2017年度住宅用地供应计划》和《北京市2017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同时发布,
明确未来五年全市计划供应住宅用地6000公顷、年均1200公顷
,以保障150万套住房建设需求,其中自住型商品房将供地1020公顷、拟建25万套房。
同时,
2017年北京的住宅供地计划也相应调增,比原先的计划接近翻一番,达到1200公顷
,以保障30万套住房建设需求。
无论如何,大哥已经率先表态,其它城市看着办!
说完土地供应端,再来说说市场上流动的钱。
4月7日,银监会发布《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要求,
严禁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严厉打击“首付贷”等行为,切实抑制热点城市房地产泡沫
。
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海南博鳌的演讲上就释放信号称:
货币政策宽松已到达周期的尾部!
从过去几个月的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可以看出,央行的确在踩刹车了。
另外,到上周五为止,
央行连续第10天暂停公开市场操作
。
而从全球来看,美联储明确表态,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启动缩表!缩表这事,也是美联储除加息外的另外一个核武器一般的大招,这意味着
美元进入双重紧缩状态。
虽然中国不会贸然加息,但货币政策逐渐收紧,相信已经是既定的方针
。
可以预见,一旦央行的银根收紧了,市场上钱就少了,而漂浮在河流之上的各类资产特别是房地产的价格,或许也将随之下降。
如果说“雄安三县”限购属于政策利好下的个案,那么句容、沧州、镇江、莆田、东莞、天水、常州等城市的调控加码,
甚至连国家级贫困县安徽临泉县紧急对房价进行了限制,
则显得出人意料。
热点区域周边的三四线城市加码,被认为是此轮调控的重要特征。
其不仅与一二线城市同步,布点也十分密集:3月19日,保定;3月20日,句容;3月21日,东莞、嘉兴、廊坊;3月22日,沧州;3月24日,佛山、镇江;3月25日,莆田;3月26日,中山;3月28日,常州、丽水;3月29日,东莞、南通、湛江;3月30日,闽侯……
与此同时,中西部的太原、长沙、成都、贵阳、天水,以及东北的长春,也都加入了此轮调控。
这种调控动向与楼市资金的流动方向十分吻合
。按照上海易居研究院的观点,在热点一二线城市加强调控之后,
楼市资金发生两个主要变化,一是从核心区域(环京、长三角、珠三角为主)流向周边;二是从东部流向中西部
。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明显提高,
同比名义增长8.9%,迎12个月来新高
,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6.2%。
据兴业证券统计,中国房地产资产的总市值接近三百万亿,而居民储蓄是五十万亿左右,储蓄并非正态分布。
阎常铭指出:杠杆在三四线城市的作用非常重要。据其透露,一二月份全国新房销售额在10800亿左右,一二月份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长10080亿左右。
纵向比较可发现,
过去几年杠杆率在50%-70%,今年到了80%
。也就是说,今年杠杆用得非常多。今年一二线城市成交面积同比增长了25%,但是统计的三十个核心城市成交面积负增长4%,所以杠杆跑到哪里去了?
到三四线城市去了。
阎常铭同时指出,
当前国内三四线城市的繁荣是逆市场化的表现。“三四线如果不去库存,房地产价格没有止跌的话,后果非常严重。”
据中信建投统计,自2016年至今,共有37座城市出台调控政策,
其中11个城市出台1轮调控政策,12个城市出台两轮政策,14个城市出台3轮以上政策。
除了增加限购区域、限制购买套数、提高首付比例、延长个税或社保缴纳时间等常规政策外,还
增加了新购房屋几年内禁止交易转让等等,比如珠海惠州新购房屋3年内禁止交易转让
。
业内人士指出,调控有三大方式:
限制购买、增加买房成本、增加交易成本
。现在调控用的主要还是第一招。今年主要经济形势不行,加上海外不稳定因素增多,不敢下重手,调控会缓缓加码。楼市大盘会横盘,但个股会分化,房企输血渠道逐步冻结,下半年小企业估计够呛。
国土部此次政策提到了土地供应的分类调控目标,这是最近土地政策的首创。
通过挂钩去库存周期、房价等指标,使得各城市供地的计划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接下来就看国土部是否就此制定相应的问责机制了。
中国80后90后已7成有房,全球最高!未来接盘的人在哪儿?
作者:暴哥 来源:暴财经(ID:icaijing123)
据
英国广播公司6日报道,
汇丰银行早前委托投资公司
对全球9个国家(
中国、加拿大、澳洲、法国、马来西亚、墨西哥、阿联酋、英国和美国)
约9000名“千禧一代”(即出生在1980年到2000年之间的人群)进行了一项关于住房问题相关调查。
调查显示结果如下:
结果一、根据汇丰银行的调查结果,在这9个国家中,千禧一代(80后、90后)的住房拥有率平均为40%。
其中中国80后90后的住房拥有率最高,达到70%
;而比中国富裕的国家中,法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沙特则依次为41%,35%,34%,31%,28%和26%;和中国发展情况类似的国家墨西哥、马来西亚则分别为46%、35%。
千禧一代住房拥有率(注:中国的样本来源85%为城市、14%郊县、1%为农村)
从结果一,我们惊奇的发现,中国的年轻人,未来十年之内的购房主力军,竟然已经又7成成为房主,拥有了自己的住房。这一结果不仅比和我们发展情况类似的国家多,更比发达国家普遍高出一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