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家庭用药杂志
《家庭用药》是一本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市药理学会主办的医药健康类科普杂志,创刊于2001年,以求医问药、防病治病、保健养生为主要内容,为读者提供丰富信息和权威指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重庆晨报  ·  知名巨头涉嫌逃税!或将面临天价罚款! ·  11 小时前  
重庆晨报  ·  知名巨头涉嫌逃税!或将面临天价罚款! ·  11 小时前  
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永和所多举措保障药品价格市场稳定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家庭用药杂志

冬日还有五秒到达战场,你做好准备了吗

家庭用药杂志  · 公众号  · 药品  · 2019-11-08 13:44

正文


立冬来了,寒冬即将到达战场。


你准备好出发迎敌了吗?


小棉袄二棉裤,秋裤毛裤暖宝宝,都备起来。


整体方针按照中医养生的“寒头暖足”来冬补。


周贻谋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


公历11月7日或8日为立冬。我国民间一直将立冬视为冬季的开始,立冬以后,天气不断转冷,北方气温很快降到0℃以下,南方也会随着寒潮入侵,气温不断降低。


人们在此时应注意防寒,同时也开始冬补,以适应冬季万物闭藏的规律。入冬以后,寒潮的频率明显增加,寒为冬季主气,寒邪又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寒头暖足,防病治病

严寒的冬季,人们比在其他季节更易生病。尤其是中老年人,每遇寒邪侵袭,最易患呼吸、消化、循环、神经和泌尿系统等疾病。故立冬后首先应注意提高人体抗寒耐寒的能力。怎样提高人体抗寒耐寒的能力呢?


我国古代早就提出了“寒头暖足”原则。


医学经典《内经》和《难经》认为,人体经脉气血上走于头面,特别是人体十二经脉中六条阳经都上升至头部,而人的五官也都集中在头面部位,故头为诸阳之会。头面部位聚集的阳气最为充足,最不怕冷。


所以,寒冬腊月身上要穿棉衣棉裤,而头面部位可裸露在外,连帽子也可以不戴。


中医便是遵循头部宜寒不宜热的原则来治病。比如在运用艾灸或温针灸法时,通常只用于肢体及关节等部位,而头面部位一般禁忌使用。


孙思邈还指出:“冬夜勿覆其头。”即在寒冬季节夜晚不要蒙被覆头睡卧,那样既妨碍正常呼吸,又会导致头部温度过高,反而有害。


根据“寒头”的原则,立冬以后坚持用冷水洗脸,有利于预防感冒等外感疾病。


足部阴气较重,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因为足部离心脏最远,供应热量本来就有所不足,足又直接与地面接触,散热也就最快,故应特别注意保暖。


经常按摩腿足,用艾灸熏灼足三里和涌泉等穴位,特别是晚上临睡前用热水泡足,都是驱寒保暖的重要手段。


冬天只要保证两足温暖,全身也就暖和舒适而无怕冷之感。这样既有利于防病,也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人参不可乱服

立冬以后,民间十分注重冬补。总的来说,冬补应遵循“秋冬养阴”“无忧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等原则来进行。


人参是一种常见补药,性温味甘、微苦,归脾、肺、心、肾经。可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


人参属补气药,主治各种气虚病症(如心衰气短,身倦乏力,精神萎靡,言语低微,动则汗出,喘逆不已等)。


凡阴虚火旺、实热及湿热证等患者,均不宜服用,否则有害无益。所以,服用人参这类补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凭个人的意愿随意服用。


此外,人参虽是王牌补药,但服用必须适量。急救时用量较大,应由医生掌握。若入冬以后用于补虚,每天用1~3克即可,最多不可超过3克。

十类人不宜服人参

1. 14岁以下的儿童;

2.孕妇;

3.正在患感冒等外感疾病的患者;

4.遗精或早泄者;

5.急性胃肠炎患者;

6.肝胆疾病患者;

7.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8.高血压患者;

9.有免疫系统疾病患者;

10.肺结核及支气管扩张、咯血等患者。



转发分享一次,小编工资涨八毛

关爱小编,人人有责


“退热贴”骗了多少中国父母!国内外指南从来没有承认过

很多家长对流感不以为然,其实孩子可能患多种严重并发症!

卖鱼老板自己都不吃的4种鱼,你还在吃吗?

商家永远不想让女人知道的抗糖骗局——糖化终产物会被代谢掉,根本无需特意去“对抗糖化”

什么? 跑步不会伤膝盖,反而保护膝盖? 以后没借口不跑步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