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姚尧
坐观天下而拥抱时代,背靠历史以眺望未来。洞察本质,预测趋势。研究战略,把握机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掌上春城  ·  全红婵,拟被保送! ·  9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马斯克宣布Grok语音模式正式上线#】 ... ·  昨天  
36氪  ·  7万大定的智界R7,贴脸竞争特斯拉 ·  3 天前  
掌上春城  ·  多位iPhone用户遭遇新诈骗,客服建议→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姚尧

姚尧精读《声律启蒙》第10集

姚尧  · 公众号  ·  · 2019-12-04 15:05

正文

四支(上)


——文中加着重号的是入声字


该对添字还可对作:

——唐·刘禹锡《酬乐天闲卧见寄》


——唐·白居易《北亭招客》
醅:没有过滤的酒。

赋:中国古代文体的一种,讲究文采和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该对添字还可对作:

——唐·许浑《和宾客相国咏雪》
道蕴:即谢道韫,东晋时女诗人,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宰相谢安的侄女,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世说新语·言语》记:“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撤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意思是说:谢安在一个寒冷的雪天将家里人聚在一起,给儿女们讲解谈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又大又急,谢安欣然问道:“这白雪纷飞的样子像什么?”侄子谢胡儿道:“好比是把盐撒到空中一样。”侄女道:“还不如说是柳絮凭借风势在空中起舞。”谢安大笑,十分高兴。这位侄女就是谢安的大哥谢奕(字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这就是成语“咏絮之才”的由来,后常以此来形容女子极具才华。

相如:即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代表作有《子虚赋》,《上林赋》,被后人称作“辞宗”、“赋圣”。

——唐·白居易《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见寄二十四韵》
金谷诗:在金谷园所作的诗。金谷本是地名, 在今河南洛阳西北 ,西晋巨富石崇筑园于此,园林极其奢靡。西晋太康时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学创作上也迎来一个高峰,史称 “太康文学”。这些太康文学的代表人物,常聚集于石崇的金谷园中吟诗作赋,时人称之为“金谷二十四友”,其中又以潘岳、左思和陆机、陆云兄弟最为著名。石崇曾为一次宴会上宾客所作诗词的合集写过一篇序文 ,即《金谷诗序》,这在后世常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并称双璧。《世说新语 ·企羡》记:“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又以己敌石崇,甚有欣色。”意思是说:王羲之听说人们把《兰亭集序》和《金谷诗序》并列,又认为自己和石崇相当,神色非常欣喜。由是可知《金谷诗序》之分量。

芜城赋:南朝文学家鲍照的名篇。芜城:指广陵,在今江苏扬州。西汉时吴王刘濞在此建都 ,筑广陵城。 南朝宋元嘉二十年( 443 年),宋文帝封其第六子 刘诞为广陵王。 大明三年( 459 年) ,刘诞因受其兄宋孝武帝刘骏的猜忌而在广陵起兵造反,结果兵败身死,广陵城亦因此荒芜,故鲍照作《芜城赋》以讽之。后亦常以芜城来代指广陵(扬州),如唐·李商隐《隋宫》记:“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宋·苏轼《和陶饮酒 二十首 其十八 》记:“芜城阅兴废,雷塘几开塞。”

儿在普通话中读作ér,但在中古音系统中并无读作 ér 的韵母,“儿”字在平水韵中属上平四支韵,当读作 。“儿”在古代常为姓氏,亦读作 ,后改写作“倪”。旧时常有戏言,说中国道家思想的主流之一就是老子、儿子、孙子。老子,即道家创始人,《道德经》的作者。孙子,即兵圣孙武,《孙子兵法》的作者。儿子,即倪子,又称计然子,商圣范蠡的老师。

“燕子与莺儿”相对较常见,如:

——元·萨都剌《过孙虎臣园》

——清·吴兰畹《清明》


“燕子”还可对作:

——明·杨基《郡斋养疴呈醉樵内史二首 其一》


——宋·朱淑真《暮春三首 其一》

“莺儿”还可对作:

——明·董纪《立春日有感》


——明·李云龙《过黄居士山居 其二》
鹿女:佛经中所称的仙女,因脚似鹿而得名。唐·王维《游感化寺》记:“雁王衔果献,鹿女踏花行。”宋·梅尧臣《依韵和昭亭山广教院文鉴大士喜予往还》记:“捧膳溪童絜,衔花鹿女香。”


“栽花与种竹”相对较常见,如:

——宋·洪拟《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 其一》

——明·范景文《同辰叟集仲诏葆光堂得阳字》

伦次:条理次序。

“栽花”还可对作:

——宋·王十朋《郡圃栽花》
五柳:典出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谩:不要,徒然,空有。

——明·陈献章《南归寄乡旧 其三》

“种竹”还可对作:

——清·郑用锡《赠斯盛社同人》
三益:典出《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意思是,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阳奉阴违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七贤: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世说新语·任诞》记:“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明·区大相《馆中杂咏 其七》


落絮:落下的丝絮。常指飘落的柳絮,亦用来指雪花。

游丝:飘荡的细丝。常指蜘蛛丝,亦用来指缭绕的炉烟。

“落絮与游丝”相对较常见,如:

——宋·邵雍《闲适吟五首  其四》


——明·黄衷《嬉春曲和黄泰泉四首 其二》

“落絮”还可对作:

——宋·吴芾《湖上遣兴》


——宋·李易《剡溪幽居》

“游丝”还可对作:

——唐·卢照邻《 春晚山庄率题二首 其一

——唐·杜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

颉:即仓颉,传说是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发明者,有四只眼睛。《春秋元命苞》记:“(仓颉)龙颜侈哆,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栗,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夔:古代神话中的一种怪兽,《山海经·大荒经》记:“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另外,尧帝时期有乐官名叫夔。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说二》记: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古者有夔一足,其果信有一足乎?”孔子对曰:“不也,夔非一足也。夔者忿戾恶心,人多不说喜也。虽然,其所以得免于人害者,以其信也。人皆曰:‘独此一,足矣。 ' 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哀公曰:“审而是,固足矣。”一曰: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鲁哀公问孔子:“我听说古代有个名叫夔的东西是一只脚,它果真是只有一只脚吗?”孔子回答说:“不是的,夔不是一只脚。夔这种东西,凶狠残暴,人们大多都不喜欢它。虽说如此,可它之所以能避免被人伤害,是因为它守信用。人们都说:‘单是有这一点,就足够了。’夔不是仅有一只脚(足),而是有这么一点就足够了。”鲁哀公说:“如果确实如此,那当然足够了。”另一种说法是:鲁哀公问孔子:“我听说夔只有一只脚,真的是这样吗?”孔子说:“夔,是人,怎么会仅有一只脚呢?他与常人并无什么差别,只是精通声律。尧帝说‘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足够了。’于是派他担任音乐的官员。所以君子说:‘夔有一个就足够了。’并不是说夔只有一只脚(足)。”


鸲鹆:鸟名,俗称八哥。全身大体黑色,嘴短而尖,尾巴长,能模仿人说话。明 ·庄元臣《鸲鹆鸟》记:鸲鹆之鸟,出于南方。南人罗尔调其后,久之,能效人言;但能效声而止,终日所唱,惟数声也。蝉鸣于庭,鸟闻而笑之。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所言者,未尝言也。偈若我自鸣其意哉!”鸟俯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今文章家窃摹成风,皆鸲鹆之未惭者耳!

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 鸲鹆生长在南方,南方人将它捕捉来后,调教它说人话。时间长了,鸲鹆也能模仿人说话,但只能模仿几句就停下来,每天说来说去,也就那么几句而已。蝉在庭院里鸣叫,鸲鹆听见后讥笑于它。蝉对鸲鹆道:“你能像人一样说话 ,这确实很好。可是你所说的,没有一句是发自内心想说的话,又哪里比得上我按照自己的心意鸣叫呢! ”鸲鹆惭愧地低下头,终身不再模仿人说话。可今天写文章的人剽窃成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惭愧,连鸲鹆鸟都不如!
鹭鸶:鸟名,又称白鹭,浑身洁白,身材修长,因浑身皆生长毛如丝,故称“鹭鸶”。

该对或是出自宋·王存《子陵钓台》:


“鸲鹆”还可对作:

——唐·许浑《韶州韶阳楼夜宴》

——宋·贺铸《游滕县时氏园池》


“鹭鸶”还可对作:

——宋·陆游《开岁屡作雨不成正月二十六日夜乃得雨明日行家圃有赋》

——宋·邓深《宿长湖尾》



菡萏:荷花的别称,花瓣主要有红色、粉红色和白色。

荼蘼:又作“酴醾”,花白色,有香气。荼蘼在春末夏初开花,故其花开就意味春天的结束,诗人常就此意象发表感慨。如宋·苏轼《杜沂游武昌以酴醿花菩萨泉见饷二首 其一》记:“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宋·王淇《春暮游小园》记:“开到荼靡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宋•宋伯仁《晚春二首 其一》记:“春光未肯收心去,却在荼蘼细影中。”

“菡萏”还可对作:

——明·邵宝《盂城即事》
蒹葭:芦苇。《诗经·秦风·蒹葭》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唐·李商隐《如有》

“荼蘼”还可对作:

——元·吕诚《题美人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